白头翁及易混品鉴别大全

先说明一点,本文所述正品,是指中国药典所收载的品种。上篇已经说过了,白头翁是一个十分混乱的品种,正品白头翁不多见,有的地区或者人们,大多将根头部有白色绒毛的药材误认为为“白头翁”,比如漏芦、委陵菜的根、翻白草的根、野(山)棉花根、大火草根等。在中药材专业市场上,这个品种也很混乱,即使做了多年的中药业务,对白头翁这个品种或是错误的认识,或者是含糊或迷茫。还常有以委陵菜做翻白草,大火草根做漏芦的等。白头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新修本草》曰:“其叶似芍药而大,抽一茎,茎头一花,紫色,似木槿花,实大如鸡子,白毛寸余,皆披下,似囊头,形似白头老翁,故名焉。”可见,《新修本草》的描述与今《中国药典》所载的毛茛科白头翁相符。但参阅其它古本草文献记载,白头翁来源并非只此一种,尚有用其它科属的植物作为白头翁使用。说明自古白头翁就存在着同名异物、使用混乱的情况,特别是形似上。为了搞清楚这个品种,笔者到此品种的主产地,从原植物开始,先对照原植物特征,然后自己采挖,切片,干燥,折断及切片。同时又采(收)集了可能混淆的类似的委陵菜、漏芦、翻白草、大火草、野棉花等资料信息,汇集于下,以作鉴别对比。药典品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Bge.)Rege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长柔毛。主根较肥大。叶根出,丛生,花期时较小,果期后增大;叶柄长,基部较宽或成鞘状;三出复叶,小叶再分裂,裂片倒卵形或矩圆形,先端有1~3个不规则浅裂,上面绿色,疏被白色柔毛,下面淡绿色,密被白色长柔毛。花先叶开放,单一,顶生;花茎根出,高10余厘米;总苞由3小苞叶组成,苞叶通常3深裂,基部愈合抱茎;花直径3~4厘米,花被6,排列为内外2轮,紫色,瓣状,卵状长圆形或圆形,长3~3.5厘米,宽约1.2~1.5厘米,外被白色柔毛;雄蕊多数,长约为花被的1/2,花药基着,黄色;雌蕊多数,花柱丝状,密被白色长毛。瘦果多数,密集成头状,花柱宿存,长羽毛状。花期3~5月。果期5~6月。

生于山野、荒坡及田野间。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山西、陕西、江苏等地。主产内蒙古、辽宁、河北。此外,河南、山东、吉林、江苏、安徽、陕西、山西、黑龙江等地亦产。

:奈何草(《吴普本草》),粉乳草、粉草、白头草(《履巉岩本草》),老和尚头、老冠花、老姑草、毫笔花、耗子尾巴花、猫爪子花、菊菊苗、老翁花、山棉花根。:干燥的根呈圆柱形至圆锥形,稍扭曲,或有破皮处,长6~15厘米,直径0.5~1.7厘米。外皮黄棕色或灰棕色,多已脱落,残留者亦易剥落,不带外皮者呈灰黄色或淡黄褐色,具纵皱及斑状的支根痕,皮破处有网状裂纹或裂隙。根头顶端丛生白色毛茸及除去茎叶的痕迹。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外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心淡黄色。气微,味苦涩。以条粗长、整齐、外表灰黄色、根头部有白色毛茸者为佳。↓白头翁原植物

↓白头翁原植物(挖掘时的根部)

↓白头翁原植物(挖后整体观)

↓白头翁花(徐伟超提供)

↓白头翁原植物花后(徐伟超提供)

(实物观察):根多扭曲,表面色浅,整体黄棕色,个体相对较小,直径0.4-1.2cm,药材商品极少有大于1.5cm的;中上部多有腐朽状的孔洞,有孔洞处呈扁平状,芦头短或几无芦头;极易折断,其横断面的皮部与木部有裂隙及孔洞,木部与皮部色差不明显;表面常具腐朽的栓皮,且易脱落,断面略显角质,无纤维,多裂隙孔洞,以皮与木部间居多,部分呈网孔状;横切面维管束多扇形或偏心,有的不规则或者难以看到,切面占比较小;残留叶基呈白色毛茸丛生于顶端。↓白头翁药材↓白头翁折断面↓白头翁横切面(1整根)↓白头翁横切面(多根)其它的混淆品:一、委陵菜::蔷薇科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chinensisSer.的根或带有地上部分的根(参见“委陵菜”条),使用于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贵州、安徽、江苏等地;:多年生草本,高30~60cm。主根发达,圆柱形。茎直立或斜生,密生白色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基生叶有15~31小叶,茎生叶有3~13小叶;小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1~6cm,宽6~15mm,边极缺刻状,羽状深裂,裂片三角形,常反卷,上面被短柔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聚伞花序顶生;副萼及萼片各5,宿存,均密生绢毛;花瓣5,黄色,倒卵状圆形;雄蕊多数;雌蕊多数。瘦果有毛,多数,聚生于被有绵毛的花托上,花萼宿存。花期5~8月,果期8~10月。↓委陵菜植物:翻白菜(《救荒本草》),根头菜,野鸩旁花(《植物名汇》),黄州白头翁(《中国药植志》),龙牙草(《南京民间药草》),天青地白、小毛药、虎爪菜(《贵州民间方药集》),蛤蟆草(《东北药植志》),老鸦翎、老鸦瓜(《山东中药》),地区草(呼和浩特市《医药卫生》(3):42,)。毛鸡腿子、野鸡膀子、蛤蟆草、山萝卜、翻白草[山东]、白头翁[湖北]:本品根呈圆柱形或类圆锥形,略扭曲,有的有分枝,长5~17cm,直径0.5~1cm;表面暗棕色或暗紫红色,有纵纹,粗皮易成片状剥落;根头部稍膨大;质硬,易折断,断面皮部薄,暗棕色,常与木部分离,射线呈放射状排列。叶基生,单数羽状复叶,有柄;小叶狭长椭圆形,边缘羽状深裂,下表面及叶柄均密被灰白色柔毛。气微,味涩、微苦。(实物观察):根表面色深,整体暗棕色至黑褐色,根体稍大而顺直,直径0.5-1.4cm;中上部多有腐朽的叶柄残基,易剥离;上部多头,部分单头,芦头相对较长;较易折断,其横断面的皮部与木部常有裂隙,木部与皮部色差明显,木部呈放射状排列;断面显木质;残留叶基呈白色毛茸丛生于顶端。↓委陵菜药材

↓委陵菜根横切面

二、翻白草::本品为蓄薇科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discolorBge.的干燥全草(有的地区用根)。夏、秋二季开花前采挖,除去泥沙和杂质,干燥。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根多分枝,下端肥厚成纺锤状。茎上升向外倾斜,多分枝,表面具白色卷绒毛。基生叶丛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9:茎生叶小,为三出复叶,顶端叶近无柄,小叶长椭圆形或狭长椭圆形,长2~6厘米,宽0.7~2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上面稍有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绵毛;托叶披针形或卵形,亦被白绵毛。花黄色,聚伞状排列;萼绿色,宿存,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副萼线形,内面光滑,外面被白色绵毛;花瓣5,倒心形,凹头;雄蕊和雌蕊多数,子房卵形而扁,花柱侧生,乳白色,柱头小,淡紫色。瘦果卵形,淡黄色,光滑,脐部稍有薄翅突起。花期5~8月。果期8~10月。↓翻白草植物,以下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jx/62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