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北耧斗(学名:AquilegiayabeanaKitag.)毛茛科,耧斗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明天就是端午节,就先从艾(2)写起。度娘说:艾,菊科。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的“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1]艾晒干粉碎成艾蒿粉,还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2]
著名的青团也是用的艾。
6月下旬,还能采摘到鲜嫩的艾叶,也只能是我们这高海拔的亚寒带地区吧。
将艾叶用放了小苏打的沸水焯两分钟。
立刻沥干投进冰水中,这个目的是能有效锁住翠绿的汁水。
用破壁机将艾叶破成绿色汁水,与糯米粉和澄粉混合。糯米粉和澄粉的比例为10:1。
倒油(我用的椰子油,也有菜谱说用大油或植物油的)揉成团儿。
包自己喜欢的餡,上锅蒸20分钟。
魅力在艾叶的暖香,其他都次要了。
端午挂艾有讲究,要在节前或端午一早。对称的挂在门两侧。
野韭菜(3)。崇礼的野韭菜长在海拔米左右的原始森林里,岩石缝里,和一种极易混淆的草相互掩护着生长。我们同样的地方去了三次才终于算是知道它的真容。
香气强势,且吃完没有韭菜余味,这是野韭菜区别于种植韭菜的不同。还有一个区别,野韭菜干!不是经验中得鲜嫩多汁。
因为是一根根采摘,野韭菜显得极为珍贵啊!洗过澡后得穿着浴巾进冰箱冷藏。
将它与喜油不亲水的江西米粉同炒,堪称绝配。
还发配了金钩海米和瑶柱。
如果用来炒鸡蛋,只能切碎摊鸡蛋,切段儿的会比较训练咬合力。
包饺子当然也是不衰的经典。
但餡要偏肥些。
要炒鸡蛋,苜蓿炒鸡蛋一点不输野韭菜。
崇礼最亲民的就是苜蓿(4)。让人不禁联想古时候这里曾是屯兵驿站。
苜蓿焯水,攥团挤干。
进密实袋冷冻保鲜。
苜蓿森林塔窝头。
苜蓿小馒头。
好了,吃先告一段落。我们来认识一下崇礼常见的野生植物。
花荵(5)拉丁学名Polemoniumcoeruleum
开得婀娜劲儿,让谁都忍不住要多看几眼。
有斑百合(6)(学名:LiliumconcolorSalisb.var.pulchellum(Fisch.)Regel)是百合科百合属渥丹的变种。
唐松草(7)(拉丁学名:Thalictrumaquilegifolium)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山坡或山沟林下阴湿处。根入药,有解毒消肿、明目、止泻等作用。
珠芽蓼(8)(学名:PolygonumviviparumL.)是蓼科蓼属植物。
缬草(9)(拉丁学名:ValerianaofficinalisL.)是败酱科。现场看就是满天星。
还是缬草。
如意草(10),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ViolahamiltonianaD.Don[V.arcua-taBl.;V.alataBurgersd]的全草。分布于台湾、广东、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疮疡肿毒,乳痈,跌打损伤,开放性骨折,外伤出血,蛇伤。
蓝花棘豆(11)(学名:Oxytropiscaerulea(Pall.)DC.)是豆科。
金莲花(12),别名:旱荷、旱莲花寒荷、陆地莲、旱地莲、金梅草、金疙瘩;学名:TrolliuschinensisBunge毛茛科金莲花属的植物
卷耳(13)
菥蓂(14)(学名:ThlaspiarvenseL.)是十字花科。有一种承载童年的手工风铃玩法,有机会我亲自示范哈。
山芥(15),十字花科。
地榆(16)(拉丁学名:SanguisorbaofficinalisL.)是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黄爪香”、“玉札”、“玉豉”或“酸赭”等。也是中草药。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
野豌豆(17)(学名:Viciasepium)为豆科野豌豆属的植物。
白桦(18)
华北耧斗菜(同1),每次都开得跟跳《天鹅湖》似的。
蒲公英(19)最好认。崇礼人也很爱吃它。
萱草(20)(学名:Hemerocallisfulva),是百合科萱草属的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萱草别名众多,有“金针”、“忘忧草”、“宜男草”、“疗愁”、“鹿箭”等名,英文中称萱草为“虎百合”(TigerLily,这也是卷丹的英文名)。当食用时,多被称为“金针”(goldenneedle)。
胭脂花(21)(学名:PrimulamaximowicziiRegel.)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无粉。
虞美人(22)(学名:PapaverrhoeasL.)原产欧洲,中国各地常见栽培,为观赏植物。花和全株入药,含多种生物碱,有镇咳、止泻、镇痛、镇静等功效;种子含油40%以上。
高乌头(23)(学名:AconitumsinomontanumNakai)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根药用,治心悸、胃气痛、跌打损伤等症。
稠李(24)(学名:Padusracemosa(Linn.)Gilib.),是蔷薇目蔷薇科稠李属植物,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
花旗杆(25)别名米蒿(牙山)、苦葶苈(栖霞)。花旗竿属(是十字花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植物。
天山报春(26)(学名:PrimulanutansGeorgi):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无粉。
展毛银莲花(27)(学名:AnemonedemissaHook.f.Thomson)毛茛科,银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美蔷薇(28)(学名:RosabellaRehd.etWils):是蔷薇科,蔷薇属的一种直立灌木,高1-3米;小枝有细而较直立的皮刺。
半钟铁线莲(29)(学名:Clematisochotensis(Pall.)Poir.)是毛茛科,铁线莲属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
溪木贼(30)(Equisetumfluviatile),又名水问荆或水木贼,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沿淡水岸边或浅水中茂密的生长。
唐松草(同7)(拉丁学名:Thalictrumaquilegifolium)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山坡或山沟林下阴湿处。根入药,有解毒消肿、明目、止泻等作用。
柳叶椒草(31)(Peperomiaferreyrae)是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别名刀叶椒草,欢乐豆,幸福豆。
乳浆大戟(32)(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猫眼草,烂疤眼(俗称),华北大戟(秦岭植物志),新疆大戟(中国沙漠植物志),太鲁阁大戟(台湾植物志),岷县大戟(云南植物研究),东北大戟,松叶乳汁大戟,宽叶乳浆大戟(东北草本植物志),乳浆草(北京植物志)[
落叶松(33)(学名:Larixgmelinii(Rupr.)Kuzen.)是松科,落叶松属乔木,高达可达35米
漏芦(34)(学名:Stemmacanthauniflora(L.)Dittrich),别名:野兰、鬼油麻,狼头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短毛独活(35)(学名:HeracleummoellendorffiiHance)是伞形科独活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圆锥形、粗大,多分歧,灰棕色。茎直立。叶有柄,长10-30厘米;叶片轮廓广卵形;茎上部叶有显著宽展的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花序梗长4-15厘米。分生果圆状倒卵形,顶端凹陷,背部扁平;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棒形。胚乳腹面平直。花期7月,果期8-10月。
根可入药,治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腰腿酸痛[2]。基生嫩叶可食用,是色、香、味俱佳的山野菜。
独活,名字太绝了。
草玉梅(36)(学名:AnemonerivularisBuch.-Ham.)毛茛科,银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根状茎,叶基生,有长柄,掌状分裂,花葶直立;聚伞花序,有花;萼片蓝色或紫色,偶尔白色,苞片形成总苞,与基生叶相似,花瓣不存在。
高山蓍(37)株高30-80厘米。根状茎短。茎直立,密生白色长柔毛。叶无柄,中部叶线状披针形,篦齿状羽状浅裂至深裂,基部裂片抱茎;裂片边缘有不等大的锯齿或浅裂。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伞房状,果宽倒披针形,长约3毫米,具翅,无冠毛。
绿花茶藨子(38),为双子叶植物纲、茶藨子科、茶藨子属植物,落叶灌木,高1-3米。
金露梅(39)(学名:PotentillafruticosaL.)是蔷薇科,委陵菜属灌木植物,高可达2米,树皮纵向剥落。该种枝叶茂密,黄花鲜艳,适宜作庭园观赏灌木,或作矮篱也很美观。叶与果含鞣质,可提制栲胶。嫩叶可代茶叶饮用。花、叶入药,有健脾,化湿、清暑、调经之效。在内蒙古山区为中等饲用植物,骆驼最爱吃。藏民广泛用作建筑材料,填充在屋檐下或门窗上下。
蓝刺头(40)(学名:EchinopssphaerocephalusL.)是菊科,蓝刺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厘米。蓝刺头是优良蜜源植物。
红花草,又名飞廉(41),紫云英,是中国广泛利用的高产、早熟稻田冬季绿肥。红花草属于豆科绿肥,鲜草含有机质12%《~15%,含氮0.3%~0.6%,富含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各种氨基酸及铁、铜、锌、锰等各种微量元素,红花草的翻压相当于给土壤施了肥。
桂竹香(42)(学名:CheiranthuscheiriL.)是十字花科桂竹香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桂竹香花色有黄、橙、橙红等,是春季常见的草本盆花。适合摆放花坛、花境和庭园景点。高秆、大花品种也可用于切花观赏。花可入药,有泻下、通经之效。
麻花头(43),(SerratulachinensisS.Moore)
早熟禾(44)(学名:PoaannuaL.)是禾本科,生长在海拔-米的平原和丘陵的路旁草地、田野水沟或阴蔽荒坡湿地。早熟禾具有降血糖、作用特点与胰岛素相似。
杞柳(45)(拉丁学名:Salixintegra)为杨柳科、柳属灌木。
花苜蓿(46)(学名:Medicagoruthenica(L.)Trautv.),是一种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主根深入土中,根系发达。花序伞形,总花梗腋生,苞片刺毛状,花冠黄褐色,中央深红色至紫色条纹。荚果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扁平。其饲用价值高、营养丰富,是各种畜禽及鱼类喜食的饲草。此外,花苜蓿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止血的功效,因此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苇状看麦娘(47)(学名:AlopecurusarundinaceusPoir.)是禾本科、看麦娘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苇状看麦娘具发达的根茎,无性繁殖力强,叶量丰富,苇状看麦娘春季返青后,嫩叶和幼枝为各类家畜所喜食。抽穗开花期,牛,马等大家畜更喜食,绵羊喜吃叶片和花序。
沙棘(48)(拉丁学名:HippophaerhamnoidesLinn.),是一种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中国西北部大量种植沙棘,用于沙漠绿化。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鱼业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
龙芽草(49)(学名:AgrimoniapilosaLdb.)是蔷薇科、龙芽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该种嫩茎叶可食,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强的抗癌功效,实为野味之佳品。[1]龙芽草全草、根及冬芽入药。性味:苦涩、干。入肺、肝、脾经。有收敛止血、消炎、止痢、解毒、杀虫、益气强心的功能。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痢疾、胃肠炎、阴道滴虫、劳伤无力、闪挫腰痛,外用治痈疗疗疮。
牻牛儿苗(50)(ErodiumstephanianumWilld.),多年生草本。
紫斑风铃草(51)(学名:CampanulapunctataLam.):全体被刚毛,具细长而横走的根状茎。茎直立,粗壮。基生叶心状卵形;茎生叶三角状卵形至披针形。
毛茛(52)(学名:RanunculusjaponicusThunb.)毛茛科,毛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多数簇生。该种全草含原白头翁素,有毒,为发泡剂和杀菌剂,捣碎外敷,可截疟、消肿及治疮癣
头状穗莎草(53)为草本植物。有须根,叶红棕色,果实为长圆形和三稜形。儿时玩的天气预报草就是它。
费菜(54)(SedumaizoonL.),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粗茎高可达50厘米,直立。叶互生,叶坚实,近革质。费菜含有生物碱、齐敦果酸、谷甾醇、黄酮类、景天庚糖、果糖及维生素等药物成分。这些药物成分通过防止血管硬化、降血脂、扩张脑血管,改善冠状动脉循环等途径,达到降血压、防中风、防心脏病(如冠心病、阵发性心跳过速、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等)的效果。注意景天三七(费菜)并不具备菊三七的特异性肝毒性,景天三七基本无毒,不应被网络及某些文献中的失实报道误导。
藜(55),拉丁学名ChenopodiumalbumL.别称:落藜、胭脂菜、灰藜、灰蓼头草、灰藜、灰菜、灰条
紫云英(56)(学名:AstragalussinicusL.)是豆科,黄耆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匍匐多分枝。该种常作为重要的蜜源植物、绿肥、牧草栽培;种子可入药,有补气固精、益肝明目、清热利尿之效。
倒提壶(57)
白头翁(58)(拉丁学名:Pulsatillachinensis(Bunge)Regel),毛茛科,白头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长有根状茎,叶片呈卵形,花萼蓝紫色。别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等等。
绢茸火绒草(59)(学名:Leontopodiumsmithianum)是菊科火绒草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多年生草本。
蹄叶橐吾(60)(学名:Ligulariafischeri(Ledeb.)Turcz.)是菊科,橐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图文作者雨林:职业作家、山地生活家、贫穷艺术家、独处经济创始人。
蒋霖仙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