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时代的瓯越乡愁十三记忆中的寓言故

全城瞩目的“世界温州人大会”将在中秋节拉开帷幕,为迎接世温会的到来,世界温州人大会组委会、中国银行温州分行特别推出——“述说E时代的瓯越乡愁”征集活动,与天下温州人共叙乡情、共话乡愁。

“述说E时代的瓯越乡愁”征集活动引发了温州人的“回忆潮”,越来越多的读者前来分享自己的乡愁记忆。读者阿齐留言说:“那些小时候听过的温州的寓言故事,陪伴着他十多年,怎么也不会忘。”

或许许多人不知道,温州,被称为中国著名的寓言创作之乡。无数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都出自温州人的笔下。寓言故事扎根在温州人的成长历程中,融于血脉,沉淀心底。

双目微阖,翻开记忆中的寓言故事书,通俗的语言、深刻的道理、个中的智慧……不知不觉影响了几代温州人。

▲晚饭后的故事大会

那年,还是小学生的阿齐,想逃书法课去文化宫滑冰,刚到门口,就被爷爷抓住了。爷爷没骂他,还抑扬顿挫地给他讲了个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鸟,想学点本领。

它看见喜鹊在大树上搭窝,决定跟喜鹊学搭窝,可是没过多久就厌倦了。它说:“天天衔树枝,太累了!”

它听见黄莺在唱歌,决定跟黄莺学唱歌,可是没过多久又厌倦了。它说:“学唱歌要天天练嗓子,我可受不了!”

它又跟大雁学飞行,跟老鹰学打猎,也都是有始无终。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直到头发全白了,它还是什么本领也没学到。

最后,它把一头白发传给子孙,让它们记住这个教训。人们叫它们“白头翁”。

▲白头翁学唱歌

当时,爷爷笑着说:“你不坚持住,就会变成白头翁哦!”

如今,爷爷去了“天堂”,阿齐也早已忘了书法的横竖撇捺。但温籍作家金江笔下这篇《白头翁的故事》,和爷爷说故事时慈爱的脸庞,却深深烙在阿齐的心里。

▲白头翁学筑巢

同样难忘的,还有瑞安寓言作家彭文席的《小马过河》。

第一次接触这个故事,是小学的课堂上。阿齐被老师点名读课文,朗读“老牛”这个角色的部分。他有点紧张,颤巍巍地站起来,听同学开始读旁白,演绎“小马”、“松鼠”……忐忑地等待着自己的部分。

▲《小马过河》插画

“小马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过去’。”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阿齐紧张地“手抖,脚软,心狂跳”。“记得朗读完毕后,老师给我们竖起了大拇指。我忽然如释重负,内心受到了激励。”阿齐说。

因为生性害羞,独自在异国他乡留学的阿齐,每次遇到挑战,总本能地想后退,但脑海中常会蹦出一匹勇敢的小马,跃跃欲试地鼓励他:“为什么不去试试?”“当我鼓足勇气迈开第一步,世界立刻开阔了。”阿齐说。

▲《小马过河》故事书封面

家乡的寓言故事就这样摇身一变,从生动活泼的故事,变成了指引方向的智慧哲理,熔铸在温州孩子的精神世界中。又或许,那匹勇敢的小马,就是温州人内心的勇气,一撅蹄子,一喷响鼻,助温州人赢得了“敢为天下先”的美名。

记忆中的寓言故事:

翻开记忆的画卷,还有许多温州寓言故事藏在角落,等待长大的我们一一重温。这些与童年交织在一起的故事,你还记得吗?(以下三篇寓言均为温州作家金江所著)

▲乌鸦兄弟

《乌鸦兄弟》:

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窝里。

有一天,窝破了一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一直到了寒冷的冬天,乌鸦兄弟蜷缩在破窝里叫着:“冷啊!冷啊!”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不住,它会去修了”;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了”,可是谁也没有动手。结果,窝被风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

▲老虎伤风的故事

《老虎伤风了》:

一天,老虎伤风了,连打喷嚏。它嗷嗷大叫:“都怪猴子吃桃子才让我伤风,我一定要狠狠惩罚猴子!”

有人问:“猴子吃桃子怎么会引起老虎伤风呢?”

老虎说:“猴子吃完了桃子,把桃胡砸到树下休息的野猪,吓得野猪四处乱跑踩坏了庄稼。农夫为了赶走野猪,点燃了荒草。荒草中的蚂蚁不得不成群地跑,到大堤上打洞,损坏了堤坝。堤坝跨了,洪水漫上了村庄,人们砍光了树林修补大堤。树林没有了,到处刮风沙,所以我才伤风!”

▲早年间的《小鹰试飞》故事书

《小鹰试飞》:

小鹰的羽毛渐渐丰满,第一次试飞,它非常高兴,也有些害怕。

老鹰冷冷地嘲笑它:“呸!你这样跌跌撞撞的,也能叫做飞吗?翅膀拍得无力,身体又不能保持平衡,成什么样子!真是失了鹰的传统精神!”小鹰被批评后,从此不敢大胆飞翔了。

这是一只健忘的老鹰,它把自己过去试飞的情形忘得干干净净;这也是一只愚蠢的老鹰,它不知道自己的批评已扼杀了鹰的传统精神。

▲记忆中听爷爷讲寓言故事

傍晚时分的榕树下,月光淋漓的庭院间,夜灯朦胧的枕头边,书声琅琅的课堂中……金江的《白头翁的故事》、《乌鸦兄弟》;彭文席的《小马过河》、《母鸡生蛋》;张鹤鸣的《刚长腿的小蝌蚪》……多少年来,温州寓言大师们创作的寓言故事始终相伴左右,滋润着温州孩子的心田,融进他们的血脉之中。

▲明代寓言故事《卖柑者言》

温州寓言故事,使我们拥有为人处世的智慧,奋力拼搏的勇气,从而不惮于前途艰险、风高浪急。同时,它联结着故土、往事、旧人,像一张老照片,连着当时的时光与感触。

它是逝去的人事物留下的一座小小的碑,藏着一点点念想和一缕躲在心底的乡愁。我们,怎么忘得了呢?

那些温籍寓言作家:

▲金江

金江(-),温籍著名寓言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著有《寓言百篇》、《金江寓言选》等作品。

▲彭文席

彭文席(-),《小马过河》作者、瑞安乡村作家。寓言《小马过河》从年入选小学语文课本至今,承载了人们半个多世纪的记忆。

▲张鹤鸣

张鹤鸣,浙江乐清大荆人,著有《刚长腿的小蝌蚪》、《醉井》、《喉蛙公主》、《海国公主》、《角马公主》等寓言故事。

你对温州寓言故事有哪些记忆?

你又有哪些瓯越记忆与我们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活动详情

精选留言和精品分享将获得元奖品

快留言告诉我们!

◆世界温州人大会等您来!相约中秋,不见不散

林中牧

撰写

郑夏忆

编辑

来自网络

图片

END

▏精彩回顾

E时代的瓯越乡愁(十二)

将楠溪江和雁荡山合而为一,这些山水画里遍是故土情怀

E时代的瓯越乡愁(十一)

一起吃过九山冰淇淋的夏天,才是温州人的夏天

E时代的瓯越乡愁(十)

温州五马街,任时光飞逝她亦如当年

E时代的瓯越乡愁(九)

温州馄饨担,“笃笃笃”敲梆声中的故乡情

E时代的瓯越乡愁(八)

温州解放街,沉淀在岁月中的老街悠长

E时代的瓯越乡愁(七)

台风过境,回望属于温州人的风雨记忆

E时代的瓯越乡愁(六)

坊间歌谣、吆喝叫卖,老温州人的市井记忆

E时代的瓯越乡愁(五)

“温州模式”叫响温州经济30年

E时代的瓯越乡愁(四)

几度流连丽水街,温州人的水乡情怀

E时代的瓯越乡愁(三)

去乡怀食,温州人对糯米饭的味蕾记忆

E时代的瓯越乡愁(二)

“中国诗之岛”江心屿,承载着温州人的诗和远方

E时代的瓯越乡愁(一)

勾起温州人旧时回忆的人民广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jx/73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