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路感染有什么表现哪些孩子容易得

尿路感染也称泌尿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在发热婴幼儿中约7%患泌尿道感染。

按患病部位分,泌尿道感染可分为上泌尿道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和下泌尿道感染(如:膀胱炎)。

上泌尿道的肾脏感染是泌尿道感染中最严重的一种,如果不及时治疗,这种感染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永久性损害。少数情况下,对肾脏的损害可能会导致以后的高血压和肾衰竭。一项研究发现,儿童首次泌尿道感染后,其中15.5%的儿童出现肾脏瘢痕。所以早期识别、及时诊疗对预防后遗症十分重要。

什么是泌尿道和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是人体产生、储存、排除尿液的系统,如下图,包括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将尿液从肾脏运至膀胱),膀胱(储存尿液),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细菌通常不生活在这些区域,当细菌进入膀胱或肾脏时,可能就会发生感染,那这些部位感染被称为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有哪些类型?

可以按发病部位、发作次数、有无症状表现、有无泌尿道结构异常等依据分类:

上泌尿道感染又称肾盂肾炎,下泌尿道感染包括膀胱炎和尿道炎。

泌尿道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泌尿道感染症状与发病部位、儿童的年龄和说话能力有关。

2岁以下/无法说话的儿童可以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表现:

1.发热-可能是唯一的症状。

2.哭闹或排尿时加重,严重时可能会嗜睡。

3.排尿有尿痛(有哭闹或痛苦表情)、尿频、尿急、尿失禁、血尿等。

4.喂养不良,体重不增,生长落后,黄疸,呕吐,腹泻等。

2岁以上且能说话的儿童表现:

1.排尿时有疼痛或灼烧感

2.需要频繁的排尿

3.下腹痛或背部两侧痛(图2)

4.发热(体温超过38℃)

哪些儿童更容易患泌尿道感染?

大多数泌尿道感染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这种细菌通常在粪便中发现。这些细菌可以从肛门移动到尿道,进入膀胱(有时进入肾脏),导致感染。

1.年龄小——1岁以下的男孩和4岁以下的女孩是高危人群。

婴幼儿泌尿道黏膜的屏障防御功能没有发育完善,抵抗细菌侵袭的能力弱。

女孩或因尿道路径段或因黏膜容易被细菌附着生长。

2.包皮过长——未包皮环切的男孩患尿路感染的风险高出4至10倍。

男孩如果包茎或包皮过长,不容易做清洁,细菌会在过长的包皮下大量生长繁殖。

3.长期使用导尿管。

4.泌尿道先天发育异常。

5.膀胱不能正常储存和排尿或便秘(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

排尿时尿液的冲洗能减少细菌在泌尿道的附着生长,发挥部分的防御功能。

对长期便秘儿童的干预治疗可显著减少泌尿道感染的复发。

6.有泌尿道感染病史。

初次感染后约30%的患儿6-12个月会复发。

泌尿道感染怎么护理?

照顾患儿适量多饮水,应每隔1.5-2.0小时排尿1次,在排尿时,应鼓励患儿尽量完全排空尿液,避免憋尿。加强患儿会阴部卫生,大小便后保持清洁和适度干燥。

了解了什么是儿童泌尿道感染,哪些儿童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对于泌尿道感染的儿童如何治疗呢?多次复发又怎么办呢?咱们下期再聊。

(由“问药师”团队张海礁药师供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jx/98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