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摘的毛骨朵花居然是大名鼎鼎的白

东北的天气总归是要冷一些的,阴历三月,山坡上的小草才稀稀拉拉的抬起头,嫩绿色的草芽和枯黄的草混杂着铺满了整个山坡,小草再长大一点的时候就是毛骨朵花开花的时候了,紫色的毛茸茸的毛骨朵花一簇簇,笑嘻嘻娇怯怯地在山坡上开放。再暖和一点的时候,娇滴滴的紫色小花会突然摇身一变成满头白发慈祥的老爷爷。

小时候在农村玩具少得可怜,爬山下河自然不在话下,所以我和小伙伴总是第一时间知道毛骨朵花开了的,摘上一大把放到瓶子养起来,然后见证它如如何变成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紫色的毛茸茸的小精灵一样的毛骨朵花早就成了我童年的一位好的玩伴,可是我却是今天才知道,这位“老朋友”居然是大名鼎鼎的中药“白头翁”。所以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老朋友——白头翁。

白头翁(拉丁学名:Pulsatillachinensis(Bunge)Regel),毛茛科,银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长有根状茎,叶片呈卵形,花萼蓝紫色。别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等等。

白头翁出自《神农本草经》;《别录》:“白头翁生高山山谷及田野。四月采。”《唐本草》:“白头翁,其叶似芍药而大,抽一茎,茎头一花,紫色,似木堇花,实大者如鸡子,白毛寸余。正似白头老翁,故名焉。

白头翁药用价值高,从上述历代本草专著看出多有记述。中医认为,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明目、消赘的功效,有诗曰:“苦温味性白头翁,主入心经与肾经,温症发狂为主治,并消积聚瘕和症。瘿瘤瘰疬皆能散,鼻衄金疮亦可平。阴疝痊兮偏肿愈,秃疮膻腥治亦能。腹痛骨病牙痛止,红痢能将毒性清。肠垢搜刮堪竭净,佐之以酒效尤灵。”

常用配方

1、治热痢下重: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金匮要赂》白头翁汤)

2、治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内冷痛:白头翁一两,黄丹二两(并白头翁入铁瓶内烧令通赤),干姜一两(炮裂,锉),莨菪子半升(以水淘去浮者,煮令芽出,曝干,炒令黄黑色),白矾二两(烧令汁尽)。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饮下十丸。(《圣惠方》白头翁丸)

3、治冷劳泄痢及妇人产后带下:白头翁(去芦头)半两,艾叶二两(微炒)上二味为末,用米醋一升,入药一半,先熬成煎,入余药末,和丸梧桐子丸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圣济总录》白头翁丸)

4、治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甘草、阿胶各二两,秦皮、黄连、柏皮各三两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内胶令消尽。分温三服。(《金匮要略》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5、治小儿热毒下痢如鱼脑:白头翁半两,黄连二两半(去须,微炒),酸石榴皮一两(微炙,锉)。上件药,捣租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侯,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白头翁散)

6、治温疟发作,昏迷如死:白头翁一两,柴胡、半夏、黄芩、槟榔各二钱,甘草七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7、治外痔肿痛:白头翁草以根捣涂之。(《卫生易简方》)

8、治瘰疬延生,身发寒热:白头翁二两,当归尾、牡丹皮、半夏各一两。炒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9、疗少小阴颓:生白头翁根,不问多少,捣之,随病处以敷之,一宿当做疮,二十日愈。(《小品方》)

10、治阿米巴痢疾:单用较大剂量,即有效果。常用成方白头翁汤,即以该品为主药,配合黄连、黄柏、秦皮而成,既可用治阿米巴痢疾,也可用治菌痢。

11、治外痔:用白头翁草(一名野丈人)以根捣红贴之逐血止痛.(《卫生易简方》)

12、治男子疝气或偏坠:用白头翁、荔枝核各二两.俱酒浸炒为末每早服三钱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13、治阴癫:白头翁根生者不限多少捣之.随伤肿处以敷之一宿当作疮二十日愈.(《外台》)

药用禁忌

1、虚寒泻痢忌服。

2、《药性论》:豚实力使。

3、《日华子本草》:得酒良。

4、《本草经疏》:滞下胃虚不思食,及下利完谷不化,泄泻由于虚寒寒湿,而不由于湿毒者忌之。

5、《本草从新》:血分无热者忌。

6、毛艮科白头翁的茎叶与根作用不同,具有强心作用,有一定毒性,使用时必须注意。

今天大家记住白头翁这味中药了吗?春天要到了,有没有小伙伴要约上一起去山里看看咱们的老朋友“毛骨朵花”呢?

本文为华捷医学平台原创,转载请标明作者和出处。

文中专业知识来源于百度百科

商鹤

赞赏

长按







































十一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李从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nx/2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