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白头翁的功效及应用

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质硬而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涩,以条粗长,整齐,外表灰黄色,根头部有白色毛茸者为佳。

奈何草,粉乳草,粉草,白头草,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老和尚头,老冠花,老姑草,毫笔花,耗子尾巴花,猫爪子花,菊菊苗,老翁花,山棉花根。

苦,寒,归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

一般用5~15g。

1、热毒血痢:本药苦寒降泄,专入大肠经,能清热解毒,清泄湿热,散瘀化滞,凉血止

痢,尤善清胃肠湿热及血分热毒,对热毒血痢和湿热痢疾均有较好的疗效,为治痢之良药,热毒血痢,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可单用,或与黄连,黄柏,秦皮等配伍;治赤痢下血,日久不愈,腹内冷痛,常与阿胶,干姜,赤石脂等药配伍。

2、阴痒带下:性味苦寒,又具清热燥湿之效,可用治下焦湿热所致之阴痒,带下,常与苦参,白鲜皮,秦皮等配伍,煎汤外洗。

虚寒泻痢者忌服。

主要含三萜皂苷,白头翁皂苷B4,白头翁素,23-羟基白桦酸,胡萝卜素等。有抑制细菌及真菌,有显著的抗阿米巴原虫,杀灭阴道滴虫作用。

《伤寒论》白头翁汤:白头翁15,黄柏10,黄连10,秦皮10,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痢疾,下痢脓血,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nx/6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