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栀子花开啊开,象晶莹的浪花,盛开在我的心海……”一首《栀子花开》伴随着恬淡的曲调和浓郁的校园气息,让人在聆听时就能感受到空气中栀子花带来的阵阵清香。古代对栀子花的赞美不乏少数,如清·刘灏的《咏栀子花》:“素花偏可喜,的的牢临池。疑为霜里叶,复类雪封枝。”杜甫的《咏栀子》:“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合。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红波。”杨万里云:“孤姿研外净,幽馥暑中寒。如何山谷老,只为赋山矾。”
栀子花芳香素雅持久,其叶四季常绿,白花绿叶,格外清丽可爱。犹记得小时候家里院子种了几棵栀子花,每逢夏季来临,早晨一推开窗户,就能闻到栀子花散发出来的清香的味道,顿时神清气爽,开始迎接新的美好的一天。所以栀子花的话语是“喜悦”,即如生机盎然的夏天充满未知的希望和喜悦。有时候妈妈会摘下几朵栀子花,插在花瓶中摆放着,满屋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而且女孩子还会把栀子花戴在头发上,增添了几分美丽,就如同花之小精灵似的。栀子花清香鲜嫩爽口,作为饮食还具有清热健脾开胃的作用。如菜肴凉拌栀子花、栀子鸡蛋花和栀子鲜肉汤等;或将栀子花烘干后用热水冲泡,制成花茶饮用;还可用栀子花瓣加糖腌制食用。栀子花中含有乙酸苄酯、乙酸芳樟酯、乙酯苏合香酯等成分,可应用于化妆品和食品香料中。采用化学方法生产的栀子花油,可以配制花香型香水、香皂和化妆品香精,或用于食品如口香糖的香精。
作为一味中药,栀子则来源于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本品苦寒清降,能清泻三焦火邪。生栀子走气分而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焦栀子走血分而凉血止血。栀子为治疗热病心烦、烦躁不宁之要药,与淡豆豉同用,如栀子豉汤;配伍黄芩、黄连等药,用于热病火毒炽盛所致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如黄连解毒汤。本品有清利下焦湿热之效,与茵陈、大黄等药同用,治疗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如茵陈蒿汤;配伍木通、车前子等药,治疗血淋涩痛或热淋证,如八正散。还可与白茅根、侧柏叶等药同用,治疗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配伍大黄组成栀子汤,用于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治疗火毒疮疡、红肿热痛等症;或配伍白芷以助消肿,如缩毒散。《神农本草经》记载:“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疮齄鼻,白癫赤癞疮疡。”《本草正》:“栀子,若用佐使,治有不同:加茵陈除湿热黄疸,加豆豉除心火烦躁,加厚朴、枳实可除烦满,加生姜、陈皮可除呕哕,同元胡破热滞瘀血腹痛。”
栀子味苦、气寒,色赤入心,上焦泻心肺之火,解心中烦热而治虚烦不眠、吐血、衄血;中焦治肝胆湿热及胃脘嘈杂;下焦治血尿、热淋。故凡三焦之余火,属栀子为妙。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栀子中含有栀子甙、栀子酮甙、绿原酸、藏红花酸、藏红花素等成分,具有保肝、护肝、降血压、镇静、镇痛、抑制胃酸分泌等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球菌、钩端螺旋体、血吸虫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秦汉以前栀子还被用作黄色染料,因其果实中含有染黄的物质藏红花酸。《汉官仪》记载:“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古代用酸性来控制栀子染黄的深浅,欲得深黄色,则增加醋的用量。汉马王堆出土的染织品的黄色应用的就是栀子。但栀子染黄耐日晒的能力较差,故宋以后又被槐花部分取代。
栀子的果实不仅是一味良药,且栀子花从冬季开始孕育花苞,直至夏日方能绽放,花期清芬久远;栀子树的叶,经年在风霜雨雪中翠绿不凋。其平淡持久脱俗的外表下,蕴涵的是美丽坚韧醇厚的生命本质。
作者介绍:夏苓,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爱好者
◆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系来源于互联网,转载仅供传递信息或供个人学习、交流,并非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版权内容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以便及时更改或删除。中国药房杂志社对原创内容拥有版权,任何人或单位若需复制、转载、摘编,须完整注明出处及标明作者,否则本社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中国药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