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医院」可快速 白头翁别名胡王使者。性味:苦,寒;归胃、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热毒血痢,阴痒带下。
鸦胆子别名老鸦胆。性味: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功效:清热解毒,截疟,止痢;外用腐蚀赘疣。主治: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
白头翁和鸦胆子共性为:二药均能清热解毒,而长于凉血止痢,主治热毒血痢或湿热泻痢等。差异为:白头翁尤善于清胃肠湿热及血分热毒,为治热痢之要药;鸦胆子善清大肠蕴热,常用于热毒血痢,治冷积久痢,又能截疟,用治各种疟疾。
性状鉴别本品呈类圆柱形或圆锥形,稍扭曲,长6~20cm,直径0.5~2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规则纵皱纹或纵沟,皮部易脱落,露出黄色的木部,有的有网状裂纹或裂隙,近根头处常有朽状凹洞。根头部稍膨大,有白色绒毛,有的可见鞘状叶柄残基。质硬而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淡黄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使用禁忌虚寒泻痢忌服。
现代研究本品含原白头翁素、皂苷等。
药理作用煎剂及所含皂苷在体外及小鼠体内均能抑制阿米巴原虫。流浸膏在试管内可杀死滴虫。鲜汁及醇提液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煎剂对某些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原白头翁素具强烈刺激作用,在豚鼠试验中有抗组胺作用。
中药附方
1、治热痢下重: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金匮要赂》白头翁汤)
2、治温疟发作,昏迷如死:白头翁一两,柴胡、半夏、黄芩、槟榔各二钱,甘草七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3、治外痔肿痛:白头翁草以根捣涂之。(《卫生易简方》)
4、治瘰疬延生,身发寒热:白头翁二两,当归尾、牡丹皮、半夏各一两。炒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5、疗少小阴颓:生白头翁根,不问多少,捣之,随病处以敷之,一宿当作疮,二十日愈。(《小品方》)
每日猜一猜小提示:性味:辛、苦,凉;入肝、胃、大肠经。
往期精彩回顾1、最新政策
王国强:鼓励相关机构开展针灸培训和针灸教育,把针灸摆在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更为突出的位置
2、最新政策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有关事项的再次严正声明
3、《中医诊所基本标准》、《中医(综合)诊所基本标准》全文
4、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新政解读——暨“千乡万村”中医临床适宜技术大型学术交流会在河南濮阳举行!
5、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新政解读暨“千乡万村”中医临床适宜技术大型学术交流会在河南商丘举行!
河南国医研究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