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养殖风险
呵护动物健康
1、临床症状
40日龄羽青年鸡,28日龄大群发现弱鸡,零星死亡,从病初每日增加20—30只,病鸡主要表现逐渐消瘦,不食,羽毛错乱,卧地不起。排黄白色水样粪便。使用多种抗病毒及抗菌药物无效。
2、剖检症状
气囊浑浊、增厚;胸囊炎,肝脏肿大呈青铜绿色,脾脏肿大;肾脏肿大;肠鼓气、黏膜充血、出血。
实验室诊断
1病原检测
无菌采集龙骨区域黄色干酪样物质,将其进行研磨进行分子生物学PCR方法检测,检测滑液囊支原体核酸,结果显示为阳性,如图1。
2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
无菌采取肝脏、脾脏进行细菌分离如下图2。
形态学鉴定,在营养琼脂、SS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为为铜绿假单胞菌,在麦康凯中生长的菌落为大肠杆菌,如图3。
表1药敏实验结果
诊断结果分析及建议
诊断结果
根据临床表现、剖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确诊此病例为滑液囊支原体,并且同时存在有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剖检怀疑存在沙门氏菌感染,经过细菌学检测无检出,可能与发病时间等有关)。
建议
1.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应激反应,对严重病弱鸡只进行淘汰处理。
2.发病鸡群使用敏感药物进行症状缓解,做好鸡舍环境控制工作,鸡舍消毒每天可进行1—2次。
3.养殖场引进雏鸡前应对滑液囊支原体、沙门氏菌等进行实验室监测筛查,对阴性鸡群可使用敏感药物进行预防,然后经1—2周进行检测,反复进行2次,一般可收到较好效果。
4.对于污染严重区域,可使用商品疫苗进行早期免疫,在野毒感染之前建立良好的免疫力。避免野毒在鸡群中进行传播(发病后进行免疫效果不理想)。
温馨提示
没有一种抗生素可使鸡群中的病原彻底清除掉,而只能控制鸡群的带菌感染率,把发病程度降到最低。所以要做到早预防、早控制。
嘉云健康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