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聊城也就能看到麻雀,燕子和喜鹊。这些年,随着环境的改变,越来越多的鸟类回来了。据报道,全市鸟类种群由上世纪80年代的15目36科77种增加到目前记录的18目55科种,据聊城市摄影协会统计,过境记录各种鸟类达种。
尽管出没于聊城的鸟类很多,但是多数鸟类并不常见,常见的鸟类也就20多种,不妨从中选出最常见的十种鸟来。(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第一名:麻雀(常见指数★★★★★)
麻雀(雀形目,雀科,雀属,又叫树麻雀(英文名:TreeSparrow),俗名霍雀、瓦雀、琉雀、家雀、老家贼、只只、嘉宾、照夜、麻谷、南麻雀、禾雀、宾雀,北国鸟,户巴拉)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第二名:喜鹊(常见指数★★★★★)
喜鹊(雀形目,鸦科,鹊属,又名鹊、客鹊、飞驳鸟、干鹊、神女)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喜鹊比较凶悍,不畏惧猛禽,常常驱赶进入其领地的鸟类包括猛禽,集群围攻欺负其他鸟儿。
(喜鹊在驱赶猫头鹰)
喜鹊智商很高,是目前唯一通过了镜子测试(弄明白镜子里的那个像就是自己)的非哺乳动物。
喜鹊多生活在人类聚居地区,喜食谷物、昆虫。喜鹊的喜,主要还是因为喜鹊能与人和谐相处,对人类有益无害。
喜鹊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关于它有很多优美的神话传说。传说喜鹊能报喜。在传说中,只有每年七月初七这一天,喜鹊才不见踪影,都飞上天河搭桥去了,让牛郎织女相会。
画鹊兆喜的风俗在中国民间大为流行,品种也有多样:
两只鹊儿面对面叫“喜相逢”;
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
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上树下对望叫“欢天喜地”。
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
第三名:灰喜鹊(常见指数★★★★★)
灰喜鹊(雀形目,鸦科,灰喜鹊属,又名山喜鹊、蓝鹊、蓝膀香鹊、长尾鹊、鸢喜鹊、长尾巴郎。)
灰喜鹊在中国分布较广泛,是常见的鸦类,体型比喜鹊小,性吵嚷,结群栖于开阔松林及阔叶林、公园甚至城镇。飞行时振翼快,作长距离的无声滑翔。
灰喜鹊是安徽省的省鸟。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灰喜鹊主食动物性食物,尤其是雏鸟,亲鸟几乎完全以昆虫及幼虫喂养。另外也吃一些植物果实、水果等植物性食物。
灰喜鹊喜食松毛虫、避债蛾、黄刺蛾、地老虎等数十种农林害虫。
据统计,一只灰喜鹊一年可消灭松毛虫条右,可以保护一亩松林免受为害。
灰喜鹊能在果园、人工林内捕食种类害虫,在我国一些经济林较集中的地方,引进灰喜鹊用来保护经济林成功的例子是很多的。
第四名:白头鹎(常见指数★★★★★)
白头鹎(雀形目,鹎科,鹎属,俗名白头翁、白头婆)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体长约19厘米,头顶黑色,眉和枕羽呈白色,双翼橄榄绿色。老鸟的枕羽更洁白,所以又叫“白头翁”,幼鸟头橄榄色。数量丰富。性活泼、不甚畏人。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以果树的浆果和种子为主食,并时常飞入果园偷吃果实。
关于白头翁的寓言故事,大家都听说过。
从前有一只美丽的小鸟,很想学一套不平凡的本领。一天,他看见喜鹊在大树上造房子,觉得造房子很有意思,就跟着喜鹊学。开始学得很认真,但是,没过多久就厌烦了。他认为天天衔树枝,太枯燥了,就不再学造房子了。
一天,他听见黄鹂唱歌。心想:这样好听的歌声,多不平凡啊!就跟黄鹂鸟学唱歌。但是没过多久,他又说:“学唱歌太辛苦了,得天天吊嗓子,我可受不了。”又不学了。
后来,他又跟大雁学飞行,跟老鹰学打猎,也都是有头无尾。直到头发白了,什么也没学成。到了老年,他很后悔,为了让后代永远记住这个教训,他就把满头白发传给了子孙。所以他的子子孙孙都长着一头白发,人们叫他们白头翁。
第五名:家燕(常见指数★★★★)
家燕(雀形目,燕科,燕属,俗名观音燕、燕子、拙燕)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家燕是我国人民最熟知和最常见的一种夏候鸟,分布广,数量大,也深受人们喜爱,自古以来就有保护家燕的习俗和传统。
家燕的常见不亚于喜鹊和白头鹎,但是家燕是候鸟,季节性强,比不得前第四种留鸟。
第六名:环颈斑鸠(常见指数★★★★)
珠颈斑鸠(鸽形目,鸽鸠科,珠颈斑鸠属,又名鸪雕、鸪鸟、中斑、花斑鸠、花脖斑鸠、珍珠鸠、斑颈鸠、珠颈鸽、斑甲。)
比鸽子略小,颈部有黑白色的珠花图案,脚红色,体长约30cm。单独或成对出现,它们是温驯的鸟类。斑鸠是常见留鸟,叫声为轻柔悦耳的“咕咕咕”,清晨、黄昏、白天都可以听到珠颈斑鸠的反复鸣叫。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珠颈斑鸠常常被叫成“野鸽子”,是聊城地界上非常常见的鸟类了。
聊城南边不远就有一个“斑鸠店镇”,属于东平县,再早属于梁山县。斑鸠店是程咬金的故乡。
第七名:小鸊鷉(常见指数★★★★)
小鸊鷉(鸊鷉目,鸊鷉科,小鸊鷉属,俗名水葫芦、油葫芦、油鸭)
小鸊鷉是身形较小(体长27厘米)的鸊鷉。尾短(尾羽退化,长仅23毫米,看起来几乎没有尾巴)、翅短,腿短(长在身体的后部,近尾端),使得它的体形近乎椭圆,加上它的羽毛全为绒羽,松软如丝,整个感觉就像一个毛茸茸的葫芦,有的人叫它为水葫芦、油葫芦、油鸭,还有人叫它王八鸭子、小艄板儿。
小??是中国最常见的水鸟之一。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聊城水面上到处都是,常被叫成野鸭子。
第八名:戴胜(常见指数★★★)
戴胜(犀鸟目,戴胜科,戴胜属,又名胡哱哱、花蒲扇、山和尚、鸡冠鸟、臭姑鸪、咕咕翅)
戴胜是以色列的国鸟。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头顶花冠似折扇,嘴极为细长、向下弯曲,常被误认为是啄木鸟,实际上啄木鸟嘴粗短。戴胜在地面找到虫子后,猛地甩头将虫子抛起,并张开嘴吞入。
这么漂亮的鸟,却是外表光鲜,家里臭乱!
由于雏鸟的粪便亲鸟不处理,加之雌鸟在孵卵期间又从尾部腺体中排出一种黑棕色的油状液体,弄得巢很脏很臭,故戴胜又有‘臭姑鸪’的俗名。
戴胜这名字由来已久,在字面上往往让人感到不知所云。其实,“戴”是戴上之意;“胜”在此处和胜利沾不上边,而是古代女性的一种华丽头饰—“华胜”。当古人看到这种头上长有羽冠的鸟时,感觉跟女子头戴华胜的样子很像,便称呼此鸟为“戴胜”。在动物名称中,很少有这种动宾结构的组合方式,而且名字中根本看不出它属于哪一类鸟。
第九名:小白鹭(常见指数★★★)
小白鹭(鹈形目,鹭科,白鹭属,又叫做白鹭、白鹭鸶、白翎鸶)
小白鹭是中型涉禽。与其它白鹭的区别在于体小,嘴黑色,腿脚黑色但趾黄色。栖息于沼泽、稻田、湖泊或滩涂地。寻食时不结群,而以分散形式或单独在河滩、湖边窥视食物。以各种小鱼、黄鳝、泥鳅、蛙、虾、水蛭、蜻蜓幼虫、蝼蛄、蟋蟀、蚂蚁、蛴螬、鞘翅目及鳞翅目幼虫、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谷物等植物性食物。
小白鹭,中白鹭和大白鹭不大好区别,我们一般也不加区分,都叫白鹭。只要不是冬季,在徒骇河河畔必然会看到白鹭。
第十名:白鹡鸰(常见指数★★)
白鹡鸰(雀形目,鹡鸰科,鹡鸰属,中文俗名:白颤儿、白面鸟、白颊鹡鸰、眼纹鹡鸰)。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常见的鸟类,喜滨水活动,多在河溪边、湖沼、水渠等处,在离水较近的耕地附近、草地、荒坡、路边等处也可见到。飞行时并非直线飞行,而是一上一下地呈波浪式地飞行,行走的尾巴会不断上下摆动。以昆虫及种子为食。
白鹡鸰很漂亮,也很可爱,像个小精灵,在聊城很常见了。虽然数目可能比不得没有上榜的鸟,比如东方大苇莺等,但是白鹡鸰特别惹眼,只要你见过就会有印象。而东方大苇莺,就算见过,它们也没有多少存在感。
郭宗林号旅行专线
郭宗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