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51548.html
(1)中药现代化困境
现代医学对于药物的标准是“安全,有效,可控和稳定(一致性)”。关于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虽然已经有千百年人类的实践经验,但是仍然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临床研究,包括双盲试验和药代动力学数据的支持。在这方面,许多业内同仁已经开始积极呼吁并作了相关的努力。表面看来,只要临床试验的程序规范化之后,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明应该是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但是问题的实质要复杂得多。这是因为科学地评介临床疗效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病人所用的药物在化学成分上是高度一致的。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缺乏质量上的可控性和一致性的药物,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就变得无从谈起。而由于中药来源的天然性和中医复方理论所要求的药物的混合性,其化学成分的高度一致性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因此,中药走向西方现代主流医学的真正障碍是其化学成分的高度复杂性所导致的质量缺乏可控性和稳定性。
现代医学上的一致性是指在化合物分子水平上的一致,不幸的是,由于中药是以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为基础的,是许许多多化合物的混合。由于自然环境和条件的不可控制性,无论中药的生产制作工艺如何改良,不同批号的同一味中药之间只能做到动植物种系上的一致而根本不可能达到所有化学成分的定量的一致。采用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AgriculturePractice,GAP)的方式对药材种植的管理也仅仅能够降低不同批次药材之间的差异性,而不能根本解决可控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对药材或中药的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测定虽然可以进一步对各批药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一致性作出评估,但是由于含量高的成分不一定是真正的活性成分,在不了解众多的化合物中哪几种化合物是药理学上真正起作用的成分之前,指纹图谱对于评价该药物的临床药效仅具参考价值。而且,即使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指纹图谱可以对药物的所有的化学组分进行监控,也无法使同一药物各批号之间所有的化学成分都完全地一致起来。就现代医药而言,一个药物中所有的化合物必须与该药物的整体药理作用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才能使该药物临床疗效的稳定性得到保障。但是由于中药里的化合物太多,要对每个化合物的药理作用以及与之共存的其他化合物之间的药理关系建立一一的对应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认为,目前这种以种系为基础的中药系统由于其对天然环境的依赖性所致的先天性缺陷,无论在技术上作何种改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是难以被现代主流医学所接受的。目前国内外试图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主要是用化学分析的手段对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然后对各个单体化合物进行药理学验证,试图找出中药的有效单体化合物。其目的是用精制提取的高纯度单体化合物来代替复杂的中药成分,从而解决化学成分的不可控制和同一性问题。
但是这一研究方向具有以下几个根本性的缺陷:
(1)分离得到的单个化合物虽然可能有生物学活性,并可以开发成药物,但是从根本上丧失了中药多化合物药效学上组合互补的精髓,因而这其实只是中药的西药化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的现代化。
(2)由于中药里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通常不止一个化合物具有药理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分离纯化几百个化合物并逐个搞清楚每个化合物的药理机制。因此这一方法在大部分情况下只能挑选相对含量较高的组分进行分析,其结果难免挂一漏万,尤其对中药复方药物的研究几乎是不可行的。
(3)由于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决定了何种组分能够对机体产生作用,中药里用化学方法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即使在体外的药理试验中证实有生物活性,但在体内常常根本没有活性或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作用,反之亦然。近年来,国内外的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例如王力倩等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发现苦参煎剂及含苦参血清均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且后者对肿瘤细胞生长
抑制率还高于前者,说明苦参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具有更强的抗癌活性。而仙鹤草却相反,虽然其煎剂在体外有抗癌作用,但其含药血清却无效。目前中药现代化的思路与研究方向虽然对于使中药为世界主流科学领域所了解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上述的弊病,如果把它作为专一的主流方向是很危险的。笔者的实验室在过去的几年里,对人参的药物作用进行了一些研究,从而引致对中药现代化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并产生了一些想法。
笔者认为现代化的中药应该是以药物的体内代谢作为基础,以有限多个化合物的组合作为前提的,为此提出吸收与代谢后寡单体复合药物(postabsorption/metabolismmul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