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玫花坨第六次行走

白癜风规范治疗 https://m-mip.39.net/pf/mipso_6185586.html

日期:-04-07

行程:石古岩—道须—刺玫花坨—小狗之家—圈门,14.13公里,升高米,10小时,重装微距拍摄。

01

带相机、三脚架等摄影装备,超多的苹果、桔子、饮料、饮水、面包、咸鸭蛋、干果,除了备用电源,还有微型音箱。

带这些是上山度假吗?

这是第六次行走刺玫花坨,全程未见一人,狗都没见到,好清静。

太喜欢这条山径,喜欢到啥不得往前走。我用了太多时间去拍摄,在刺玫花坨山顶跟鸟玩,还在半山柔软草地上,打了个盹。

道须村的那几条狗恶名远扬,每次我经过时,都大老远的被它们发现,然后冲过来得瑟,冲我嚎叫。道须村今天出奇地安静,静得不真实。

以往,狗的嚎叫让我心烦发狂,没了狗的迎送,反让我心虚。我紧握登山杖,像个小偷一样,悄悄地溜进村,偷偷地拐到通往刺玫花坨的山径,消失在灌丛中,然后长长地噓了口气。

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吗?

02

山脊上,有只鹰划个弧,无声地飞过。

突然想到,鹰飞的样子,那么孤独,它有伙伴吗?

我们总把野生动物,跟人拉上什么关系,好像离开了人,它们就不能存活。

实际上正是人无休止地侵占动物的生存空间,让它们一退再退,已经到了无法生存的境地。

我无法像胡冬林那样熟悉鸟类,能随口叫上名字,能学着鸟语跟鸟戏耍聊天,但有一点我们一样,我们同样热爱大山和森林,我们都是热爱自然的人。

03

我错过了刺玫花坨的盛花季。

满山是颓废开败了的花。

在山径上,碰到花树,花瓣就纷纷跌落,被风卷着,漫天飞舞,飘向远方。

有意思的是,近三次走刺玫花陀山径,每次都有故事。

第一次,刚好前一天大雪,雪花压弯了灌丛,把山径堵死了,我不得不边走边敲打,让伏在路上的树枝抖掉身上的大雪,重新站起来,给我让路;

第二次,正好前一天刮沙尘暴。浓密的灌丛上铺满了厚厚的尘土。一碰树枝,就会带起一股浓重的黄烟,围绕着我不散,让我吃了一路的土,把衣服、装备和肺都染黄;

这次来,恰好赶上落花季节,那树一碰就哗啦啦的往下掉花瓣儿,好像是不安好心,故意赖上了我似的。

刺玫花坨的鸟比较多,可惜我还没有对观鸟发生兴趣。

路上听到最多的是野鸡扯着破嗓子那尴尬的叫声。每次听到野鸡叫,我都会吞咽口水,这个动作并不友好。

有一种老是格叽格叽叫的鸟,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数量最多,每次来都能听到。

有不知名的鸟儿委婉鸣唱,像是饭后聊天,又像是两个好朋友的无聊争论,重复着自己的车轱辘话,没完没了。

我能听懂鸟儿鸣叫的情绪,感触它的心情。

04

在那个熟悉的半山平台,打开救生毯,躺在草地上打盹。春光无限好,暖哄哄的,让我发困不愿前行。大老远的过来走这条山径,就是为了睡个午觉是吗。

草地柔软干爽,面朝蓝天,有野蜂嘤嘤飞过,行色匆匆,似乎抱怨花期已过,还似提醒珍惜时光。

初春的阳光带着暖意,轻柔抚着我的脸颊。风儿穿过灌丛,发出呼呼声响。我知道,风吹不同的树,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我闻声分辨周围的树木。躺在草地上,眼前的几朵白头翁在灿烂地盛开,像是咧着嘴巴笑我。天空碧蓝无云,这是我在刺玫花陀遇到最洁净的天空。

我这样喜欢这条山脊,舍不得睡,闭着眼享受美好的时光。

05

山径旁的白头翁极多,整齐地排列在小径旁,像是高速路的里程路桩,让过往的路人读出自己走过的人生。

没有想到,蚂蚱腿子竟然是灌木。

只有刺玫花坨的蚂蚱腿子是一丛,一簇,一片的花海烂漫

让我恍惚回到湿热的马来西亚,回到非洲,让我心生怅然,带回我热带酷暑般的记忆。

前面两只野鸡在吵架,两人急匆匆的,扯着破嗓子比着高声叫,声音气急败坏。

以前常见到喜鹊打架,用撕心裂肺的呼喊和癫狂的撕咬。

野鸡似乎比较文明,只是吵闹而已。

06

终于来到了刺玫花坨山顶。

夕阳斜下,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

有风吹过,所到之处,带着残鲜花飞舞荡漾。

高山望远,近处山峦叠翠,远处群峰依次渐淡,像展开的水彩画。

时光静止不前。

一群不知名字的小鸟,在山顶的灌丛里边,嬉戏游乐吵闹,自由自在的幸福。

我静立一旁,当局外人观看,它们便不躲我,在我身边跑来跑去。时间美好。

一对鸟儿,头顶和肚子红色,后背黑,翅膀上却有一段白,身材稍胖。它们在防火道觅食,然后飞到树枝上等我来。

我走近时,就再往前飞一段等我,显然感觉到我没有威胁。这么着,孩子一样的陪我走了好长一段。我总感觉鸟是自由的,不像人那么安静,鸟闲不住。

这场游戏,它们比我更快乐。

附:六只脚轨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vx/8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