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由来
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别名有白头草、奈何草、粉乳草、老姑草等。《唐本草》:“白头翁,其叶似芍药而大,抽一茎,茎头一花,紫色,似木堇花,实大者如鸡子,白毛寸余。正似白头老翁,故名焉。
来源产地
白头翁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地。《本草衍义》:“白头翁,生河南洛阳界及新安土山中。”春秋二季采挖,除去叶及残留的花茎和须根,保留根头白绒毛,晒干。切薄片,生用。
白头翁
神奇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位诚恳善良的小伙子,夏日的一天,突然腹痛、腹泻,请多位乡中郎中治疗,病情仍未好转。病情危重,昏沉中,梦中走来一位白发老人,告诉他,村边的山坡上有一种“头顶白毛”野草的根,煎水服用,可以治好他的病。小伙子醒来后,将梦中的情景告诉家人,家人急忙到村外山坡采来这种“头顶白毛”的植物,取其根,煎水服用,数日,小伙子恢复了健康。
原来,小伙子平日乐善好施,常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深受乡邻称赞。病危中,那位白发老人就是南极仙翁显圣,特来救治小伙子。为了感谢南极仙翁,人们把这种能治疗“腹泻”的植物称为“白头翁”。
药用功效
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与黄连、黄柏、秦皮同用,治疗热毒血痢,如白头翁汤;对产后血虚下痢,可再加甘草、阿胶,即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若为赤痢下血,日久不愈,腹内冷痛,可用白头翁与阿胶、干姜、赤石脂同用。可与蒲公英、连翘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药同用,以治疗痄腮、瘰疬、疮痈肿痛等证。与秦皮等配伍,煎汤外洗,可治疗阴痒。
白头翁(干燥)
用法与注意事项
白头翁可与其他中药配伍水煎服,每天9~15g,鲜品每天15~30g。外用适量。使用时需要注意,虚寒泻痢忌服。
美容皮肤科验方
白头翁、秦皮、黄柏各30g,水煎外洗,治疗外阴瘙痒等。
参考文献:《中药学》、百度百科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