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三)
第九节
单选题
1洋地黄毒糖是()
A.6-去氧糖
B.2,6-二去氧糖
C.6-去氧糖甲醚
D.α-氨基糖
E.α-羟基糖
2紫花洋地黄苷A用温和酸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A.洋地黄毒苷元、2分子D-洋地黄毒糖和1分子洋地黄双糖
B.洋地黄毒苷元、2分子D-洋地黄毒糖和1分子D-葡萄糖
C.洋地黄毒苷元、3分子D-洋地黄毒糖和1分子D-葡萄糖
D.洋地黄毒苷元、5分子D-洋地黄毒糖和1分子D-葡萄糖
E.洋地黄毒苷元、1分子D-洋地黄毒糖和2分子洋地黄双糖
3区别甲型和乙型强心苷可用以下哪种反应()
A.乙酐-浓硫酸反应
B.三氯乙酸-氯胺T反应
C.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
D.Keller-Kiliani反应
E.三氯化锑反应
4.乙型强心苷苷元甾体母核中C-17位上的取代基是()
A.醛基
B.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C.糖链
D羧基
E.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5用3%-5%的HCl加热水解强心苷,产物可有()
A.苷元、单糖
B.次级苷、单糖
C.苷元、双糖
D.脱水苷元、单糖
E.脱水苷元、双糖
6结构中含有α-去氧糖的苷类化合物是()
A.环烯醚萜苷
B.蒽醌苷
C.二萜苷
D黄酮苷
E.强心苷
7、I型强心苷是()
A.苷元-(D-葡萄糖)y
B.苷元-(去氧糖甲醚)x-(D-葡萄糖)y
C.苷元-(2,6二去氧糖)x-(D-葡萄糖)y
D.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
E苷元-(D-葡萄德-糖)y-(2,6-二去氧糖)x
8、Ⅲ型强心苷是()
A.苷元-(D-葡萄糖)y
B.苷元-(去氧糖甲醚)x-(D-葡萄糖)y
C.苷元-(2,6二去氧糖)x-(D-葡萄糖)y
D.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
E苷元-(D-葡萄糖)y-(2,6-二去氧糖)x
9甲型和乙型强心苷结构主要区别点是()
A.不饱和内酯环不同
B.糖链连接位置不同
C.A/B环稠合方式不同内酯环的构型不同
D.内酯环的位置不同
E无差异
10在温和酸水解的条件下,可水解的糖苷键是()
A.强心苷元-α-去氧糖
B.α-羟基糖(1-4)-6-去氧糖
C.强心苷元-α-羟基糖
D.α-羟基糖(1-4)-α-羟基糖
E强心苷元-β-葡萄糖
11只对游离α-去氧糖呈阳性反应的是()
A.K-K反应
B.呫吨氢醇
C.过碘酸-对硝基苯胺反应
D.对硝基苯胺反应
E.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
12Kedde反应所用试剂、溶剂是()
A.苦味酸、KOH、醇
B.3,5-二硝基苯甲酸、K2CO3、醇
C.3,5-硝基苯甲酸、KOH、醇
D.苦味酸、K2CO3、水
E.3,5-二硝基苯甲酸、H2SO4、醇
配伍题
A.苷元(6-去氧糖)
B.苷元(6-去氧糖甲醚)x-(D-葡萄糖)y
C.苷元(2,6二去氧糖)x-(D-葡萄糖)y
D.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
E苷元-(葡萄糖)y-(2,6-二去氧糖)x
13.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呈阳性的是()
14.Ⅱ型强心苷的结构是()
15.K-K反应呈阳性的是()
[16-19]
A洋地黄毒苷(D-葡萄糖)
B.苷元(6-去氧糖甲醚)x-(D-葡萄糖)y
C苷元-(D-葡萄糖)y
D美丽毒毛旋花子苷-(D-葡萄糖)
E苷元-(D-葡萄糖)y-(2,6二去氧糖)x
16紫花洋地黄苷A是()
17真地吉他林是()
18温和酸水解可获得苷元的是()
19、β-糖苷酶水解可获得羟基洋地黄毒苷元-D-洋地黄糖的是()
[20-24]
A、强心甾烯
B、蟾蜍甾二烯(或海蒽甾二烯)
C、3α,14-二羟基强心甾烯
D、3β,14-二羟基强心甾烯
E、三萜
20、洋地黄毒苷元的结构为()
21、3-表洋地黄毒苷元的结构为()
22、紫花洋地黄苷苷元的结构为()
23、甲型强心苷元结构的基本母核为()
24、乙型强心苷元的结构的基本母核为()
[25-26]
A.麦冬
B甘草
C商陆
D罗布麻叶
E.合欢皮
25主要含甾体皂苷的中药是()
26.主要含强心苷的中药是()
分析题
香加皮亦称北五加皮,为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有毒,有祛风湿、强鈁骨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等。
27香加皮毒性成分结构类型属于()
A三帖皂苷
B甾体皂苷
C甲型强心苷
D乙型强心苷
E黄酮
28.香加皮用量过大可出现身体哪个部位的毒性反应()
A、心脏
B、肝脏
C、脾脏
D、肾脏
E、胃
29《中国药典》中,香加皮的质量控制成分是()
A杠柳毒苷
B杠柳次苷
C、4-甲氧基水杨醛
D、金丝桃苷
E、加拿大麻苷
多选题
30强心苷元的结构特点有()
A.有三萜母核
B.有甾体母核
C.17位有(△αβ-γ-)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的为甲型强心苷
D.17位有(△αβ-γδ)六元不饱和内酯环的为乙型强心苷
E.3位多为β-羟基,14位有β-羟基
31、强心苷中α,β-不饱和内酯环反应是()
A.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Legal反应),红色
B.间二硝基苯反应(Raymond反应),红色
C.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Kedde反应),红色
D.碱性苦味酸反应(Baljet反应),橙或橙红色
E.三氯化锑反应
32、强心苷类所连的去氧糖有()
A、D-葡萄糖
B、D-洋地黄毒糖
C、L-夹竹桃糖
D、L-木糖
E、D-加拿大麻糖
33.用氢氧化钠醇溶液于强心苷作用可发生()
A、内酯环开裂
B、苷键断裂
C、糖上的酰基水解
D、苷元上的酰基水解
E、脱水反应
34.有关强心苷的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水解去掉葡萄糖
B、可水解去掉所有糖
C、只能水解去掉α-去氧糖
D、糖上有乙酰基,酶解阻力增大
E、乙型强心苷较甲型强心苷难酶解
35.罗布麻的毒副反应表现有()
A、恶心、呕吐
B、动过缓
C、室性早博
D、心房颤动
E、房室传导阻滞
36乙型强心苷的性质是()
A.溶于水
B.乙酐-浓硫酸反应阳性
C.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阴性
D.三氯乙酸-氯胺T反应阴性
E.间二硝基苯反应阳性
第3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三)
第七八节答案
1.:D
:本题考查挥发油与油脂的鉴别,间接考挥发油的通性。挥发油:①颜色:挥发油大多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些挥发油含有薁类成分,或溶有色素,而显特殊颜色。②形态: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低温放置,挥发油所含主要成分可能结晶析出,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如薄荷脑、樟脑等。③气味:挥发油具有特殊的气味,大多数为香味。也有少数为挥发油具有异味,如鱼腥草挥发油具有不愉快的臭味。④挥发性:挥发油均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这是挥发油的重要性质,可以此区别脂肪油
:挥发油的性质
2.:C
:本题考查环烯醚萜苷的显色反应。环烯醚萜苷元遇氨基酸并加热,即产生深红色至蓝色,与皮肤接触,也能使皮肤染成蓝色
:环烯醚萜性质
3.:D
:本题考查常见倍半萜的化学结构特点及含萜常用中药的化学结构。青蒿素的化学结构是倍半萜。
:萜的分类
4.:B
:本题考查挥发油的气相色谱鉴定方法。气相色谱法是硏究挥发油組成成分的重要方法。
:挥发油的性质
5.:C
:本题考查紫杉醇的理化性质,紫杉醇分子中虽有含氮取代基,但氨原子处于酰胺状态,且邻近连有苯基.羟基.酯基等吸电子基,不显碱性,故紫杉醇为中性化合物。故答案选C
:含萜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6.:B
:本题考查挥发油的化学组成:1萜类化合物。2芳香族化合物:细辛醚、丁香酚、桂皮醛。3脂肪族化合物。4、其他类化合物:姜黄烯;芍药苷是一类单萜类糖苷化合物。故选B。
: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7.:C
:本题考查含环烯醚萜苷的中药与性质。地黄中含环烯醚萜苷,因为环烯醚萜苷易被水解生成化学性质活泼的苷元,苷元容易进一步发生氧化聚合反应使颜色变深,因此地黄在炮制过程中会变黑,故选C。
:含环烯醚萜苷的中药与性质
8:C
:本题考查蓂类化合物的性质,双环倍半萜中蓂类极性小,易溶于低极性溶剂,显蓝色,可与苦味酸生成结皛性衍生物,故选C
9:B
:本题考查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单萜是由2个异戊二烯组成含有10个碳原子,故选B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0.:B
:本题考查萜类化合物的特点与分类,在35~70℃(.22Pa)条件下能被蒸馏出来说明是单萜,挥发油中的高沸程的主要组分为倍半萜及其含氧化合物,故选B。
:萜类化合物的特点与分类
11.:D
:本题考查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环烯醚萜苷类的成分有龙胆苦苷、栀子苷、京尼平苷、鸡屎藤苷等。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12.:D
:本组题考查挥发油的化学常数。酯值是代表挥发油中酯类成分含量的指标。以水解1g挥发油中所含酯所需要的KOH毫克数表示。酸值是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成分含量的指标。以中和1g挥发油中游离酸性成分所消耗的KOH毫克数表示。皂化值是代表挥发油中所含游离羧酸、酚类成分和结合态酯总量的指标。以皂化1g挥发油所需KOH的毫克数表示。实际上皂化值是酸值和酯值之和。
:挥发油的化学常数
13.:A
:本组题考查挥发油的化学常数。酯值是代表挥发油中酯类成分含量的指标。以水解1g挥发油中所含酯所需要的KOH毫克数表示。酸值是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成分含量的指标。以中和1g挥发油中游离酸性成分所消耗的KOH毫克数表示。皂化值是代表挥发油中所含游离羧酸、酚类成分和结合态酯总量的指标。以皂化1g挥发油所需KOH的毫克数表示。实际上皂化值是酸值和酯值之和
:挥发油的化学常数
14.:D
:本题考查富含挥发油的树皮药材,八角茴香是果实,辛夷是未开放的花,川芎是根茎,厚朴是树皮,荆芥是全草,都含挥发油只需区别入药部位。故选D。
:含挥发油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15.:E
:本题考查富含挥发油的全草药材,八角茴香是果实,辛夷是未开放的花,川芎是根茎,厚朴是树皮,荆芥是全草,都含挥发油只需区别入药部位。故选E。
:含挥发油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16:C
:本题考查富含挥发油的根茎药材,八角茴香是果实,辛夷是未开放的花,川芎是根茎,厚朴是树皮,荆芥是全草,都含挥发油只需区别入药部位。故选C。
:含挥发油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17.:C
∵本题考查紫杉醇的药理作用,紫杉又称红豆杉,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近年来从短叶红豆杉、东北红豆等植物的树皮中分离出了抗肿瘤有效成分紫杉醇,故选C
:紫杉醇的药理作用
18.:B
:本题考查青蒿素的药理作用:青蒿素具有很好的抗疟的活性
:青蒿素的药理作用
19.:A
:本题考查穿心莲内酯的药理作用,穿心莲内酯为穿心莲抗炎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临床已用于治疗急性菌痢、胃肠炎、咽炎、感冒发热等。故选A。
:穿心莲内酯的药理作用
20.E
:本题考查京尼平苷的药理作用,存在于清热泻火中药栀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京尼平苷和京尼平苷酸等。故选E。
:京尼平苷的药理作用
21.:D
:本题考查龙胆苦苷的结构类型,裂环环烯醚萜苷在龙胆科、睡菜科、茜草科、忍冬科、木犀科等植物中分布较广,在龙胆科的龙胆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和苦味成分龙胆苦苷属于裂环环烯醚萜苷。故选D。
22.:A
:本题考查薄荷醇的结构类型,单环单萜的代表化合物薄荷醇。故选A。
:薄荷醇的结构类型
23.:B
:本题考查龙脑的结构类型,双环单萜龙脑即中药冰片,具有升华性,有清凉气味。故选B。
:龙脑的结构类型
24.:A
:本题考查丁香酚的性质,丁香酚含酚羟基,可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故选A
:丁香酚的性质
25.:E
:本题考查薁类成分的性质,薁类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可溶于强酸。故选E
26.:C
:本题考查龙胆苦苷的结构类型与性质,龙胆苦苷属于裂环烯醚萜苷,遇氨基酸并加热,即产生深红色至蓝色,最后生成蓝色沉淀。故选C
:龙胆苦苷的结构类型与性质
27:B
28:A
29:E
:本题考查常用中药的含量测定成分。含量测定成分属于三萜皂苷的中药有人参、三七、黄芪、甘草、合欢皮、商路、柴胡等。含量测定成分属于异黄酮的中药是葛根。含量测定成分属于香豆素的中药有秦皮、前胡、肿节风、补骨脂。知识点扩展:艾叶的含量测定成分属于挥发油;知母的含量测定成分属于甾体皂苷。
:常用中药的含量测定成分
30.:B
:本组题考查常用中药青蒿的化学成分结构。青蒿所含的萜类化合物有∶酮、异蒿酮、桉油精、樟脑、α、β-蒎烯等单萜;青蒿素、青蒿甲素、青蒿乙素、青蒿丙素、青蒿酸、青蒿醇等倍半萜。故答案选B,
:萜的化学结构
31.:C
:解答:本组题考查常用中药青蒿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青蒿素是青蒿抗疟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中囯发现的第一个被国际公认的天然药物。过氧基是青蒿素分子中的抗疟主要有效基团,如氢化消除此基团,则活性消失。故答案选C
32.:ABE
:本题考查挥发油质量的重要化学常数。酸值是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成分含量的指标。以中和1g挥发油中游离酸性成分所消耗的KOH毫克数表示。酯值是代表挥发油中酯类成分含量的指标。以水解1g挥发油中所含酯所需要的KOH毫克数表示。皂化值是代表挥发油中所含游离羧酸、酚类成分和结合态酯总量的指标。以皂化1g挥发油所需KOH的毫克数表示。实际上皂化值是酸值和酯值之和。
:挥发油的化学常数
33.:AB
:本题考查环烯醚萜结构特点。环烯醚萜类为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多具有环戊烷环的结构特点,其半缩C1-OH不稳定,故主要以糖苷的形式存在,根据其环戊烷环是否裂环,可分为环烯醚萜苷和裂环环烯醚萜苷
:萜的分类
34.:ACD
:本题考查挥发油的组成。组成挥发油的萜类成分主要是单帖、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35.:AC
:本题考查环烯醚萜苷的性质。环烯醚萜苷具旋光性,有苦味,对酸敏感,不溶于乙醚,易水解生成的苷元遇酸能变色,不易得到结晶性苷元
:环烯醚萜性质
36.:AB
:本题考查萜类化合物的举例,穿心莲内酯、紫杉醇两者皆为二萜含氧衍生物。苯丙酸,苯乙酸,苯甲酸仅为有机酸,故选AB。
:萜类化合物的举例
37.:BCD
:本题考查1环悕醚萜的鉴别反应,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有4种鉴别反应;酸水解反应;酶解反应;氨基酸反应;冰醋酸-铜离子反应,故选BCD
:环烯醚萜的鉴别反应
38.:ABCE
:本题考查萜类的特点,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并且萜类化合物还是沿用经验异戊二烯法则分类,碳原子数一般为5的倍数,氢原子的数量则与化合物的不饱和程度有关。故选ABCE。
39.:CDE
:本题考查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挥发油
的化学组成成分有:1萜类化合物: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2.芳香族化合物:小分子苯丙素类。3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4其他类化合物:挥发性水解物。故选CDE。
: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
40.:BE
:本题考查萜类化合物的类型及举例。萜类分为单萜、环烯醚萜类、倍半萜、二萜等,而属于环烯醚萜类的化合物
第八节
1.:C
:本题考查皂苷的结构类型。结构属于异环双烯类的为Ⅱ型柴胡皂苷,如柴胡皂苷b1、柴胡皂苷b2等
:皂苷的分类
2.:A
:本题考查点是甾体母核的结构,其螺原子是C22的手性碳原子
3.:D
∶考查重点是三萜皂苷的分类和代表物,齐墩果酸结构类型属于齐墩果烷型,又称β-香树脂烷型
4.:B
:考查重点是皂苷的溶血性,其溶血作用的有无取决于苷元,而溶血作用的强弱则与糖的部分有关。
5.:C
:本题考查皂苷的发泡性,皂苷水溶液经强烈振荡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沬,且不因加热而消失,这是皂苷降低水溶液表面张立的缘故,故选C
:皂苷的性状、溶解性、发泡性和溶血性
6.:C
:本题考查柴胡皂苷的结构类型,柴胡皂苷元为齐墩果烷衍生物
:皂苷的分类
7.:E
:本题考查异螺旋甾烷的结构特点,异螺旋晉烷与螺旋甾烷的区别是C-25位甲基的取向,螺旋甾烷的C-25为L型,异螺旋甾烷C-25为是D型,故选E。
:皂苷的分类
8.:B
:本题考查甘草皂苷和甘草次酸的药理作用,甘草皂苷和甘草次酸临床上常作为抗炎药使用,并用于治疗胃溃疡故选B。
:含三萜皂苷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9.:A
:本题考查三萜皂苷的酸碱性,三萜皂苷含有羧基,有的在皂苷苷元上有的在糖醛酸上,显酸性,故选A。
:皂苷的分类
10.:E
:本题考查皂苷的提取溶剂,皂苷的极性较大,易溶于水、热甲醇和乙醇中,难溶于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而在含水正丁醇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因此正丁醇常作为提取皂苷的溶剂。故选E
11.:C
:本题考查皂苷的溶血性,皂苷能与红细胞壁上的胆固醇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故能溶血,但不是所有的皂苷都有溶血现象如人参总皂苷,故选C
:皂苷的性状、溶解性、发泡性和溶血性
12.:E
:本题考查常用中药的质量控制成分。以人参皂苷Rb1为质量控制成分之一的中药有人参、三七。知识点扩展:(1)芦荟的质量控制成分是芦荟苷;(2)丹参的质量控制成分是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3)秦皮的质量控制成分是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
:常用中药的质量控制成分
13.:E
:本组题考查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区别。三萜皂苷为酸性皂苷,甾体皂苷为中性皂苷,因此可以用碱水萃取法将两者分离,答案为E。
:皂苷的性状、溶解性、发泡性和溶血性
14.:A
:本组题考查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区别。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显蓝绿色的为甾体皂苷,备选答案钟只有薯蓣皂苷为甾体皂苷,其与的都为三帖皂苷,因此选A。
15.:E
:本组题考查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区别。区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的反应有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和三氯乙酸反应,因此答案为E。
16.:C
:本组题考查人参中皂苷的结构类型及生物活性。人参皂苷属于三萜皂苷,大多数属于四环三萜达玛烷型,少数属于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故答案选C。
17.:A
:本组题考查人参中皂苷的结构类型及生物活性。人参皂苷Ro为齐墩果酸型(C型)皂苷,人参皂苷Rf、Rg1、Rh1为人参三醇型(B型)皂苷,人参皂苷Rh2为人参二醇型(A型)皂苷。故答案选A。
18.:A
:本组题考查人参中皂苷的结构类型及生物活性。人参皂苷属于三萜皂苷,大多数属于四环三萜达玛烷型,少数属于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其中人参二醇型(A型)皂苷具有抗溶血作用。故答案选A
19.:ABC
:甘草皂苷显酸性,故可用中性盐和碱性盐沉淀,不易被酸水解,且易溶于稀热乙醇,几乎不溶于无水乙醇或乙醚
20.:ABDE
:本题考查螺旋甾烷型皂苷的结构特征。螺旋甾烷型皂苷一般B/C和C/D环的稠合为反式,A/B环有反式也有顺式。C-20位的甲基都是α构型,C-25位的甲基则有2种构型(或β构型),α构型者称为异螺旋甾烷,β构型者称为螺旋甾烷。
21.:ABE
:本题考查人参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①人参皂苷二醇(A型)-达玛烷型;②人参皂苷三醇(B)型--达玛烷型;③齐墩果酸(C)型
22.:ADE
:本题考查皂苷类的化学结构特征。甾体皂苷是由甾体皂苷元和糖组成。甾体皂苷元分为螺旋甾烷醇类、异螺旋甾烷醇类、呋甾烷醇类和变形螺旋烷醇类等,它们的基本骨架均为螺旋甾烷及其异构体异螺旋甾烷。(1)分子中含有A、B、C、D、E、F六个环,A、B、C、D为甾体母核一环戊烷多氢菲,C22是E环和F环共有的碳原子,以螺缩酮的形式相联。(2)一般B/C和C/D环稠合为反式8β,9a,13β,14a),而A/B环有顺式或反式(5β或5a)。(3)分子中有含有多个羟基,大多在C3位有羟基取代。多数为β-型,少数为a-型。羰基和双键也是常见取代基
23.:ACDE
本题考查三萜皂苷的分类。羊毛甾烷型属于四环三萜,乌苏烷型、齐墩果炕型和羽扇豆烷型属于五环三萜。
24.:ABDE
:本题考查皂苷的理化性质。皂苷多具有苦而辛辣味,具吸湿性,多数三萜皂苷都呈酸性,大多皂苷极性大,易溶于水等极性大的溶剂,难溶于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具发泡性,溶血性。
:皂苷的性状
25.:BD
:本题考查知母中主要皂苷成分的生物活性。药理实验证明,知母皂苷及皂苷元可将注射甲状腺诱导产生Na+、K+-ATP酶而引起的耗氧量增高降至接近基础水平,说明知母有降低内热的功能。另外,知母皂苷还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26:ABCDE
:本题考查影响中药质昰的因素,影响药材质昰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种植、产地、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生长年龄、药用部位、采收、产地加工、包装、运输与储藏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可以引起药材外观性状的变化以及药效成分的生成、变化,使药材质量受到影响。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E。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
27.:AD
:本题考查皂苷的结构与分类。分为甾体皂苷与三萜皂苷两种
:皂苷的分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