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BaitouwengPASQUEFLOWER别名与来源
别名: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猫爪子花。
来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野生。
图片来源教材
产地主产于河北、辽宁、安徽、内蒙、山西、河南、陕西、吉林等省。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较长柔毛。主根圆锥形,外皮黄棕色,基生叶丛生有长柄。叶片三山,小叶2~3分裂。花茎由叶丛中抽出,1~3枚,高10~40厘米。花单一顶生,花被6片呈两轮排列,花兰紫色。瘦果多数密集成头状。每一瘦果的顶端,有羽毛状宿存花柱,长达6厘米,蓬松如白发,故名白头翁。
性状鉴别呈圆锥形扭曲不直,有的呈扁片状有多数裂隙,形态不一。尖端往往已被折断长约5~20厘米,直径约0.5~1.5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粗糙形如枯朽之木柴。表皮税落处显网状花纹。根头部有叶基残留,层层包裹,内部叶基外壁及芽痕生有丝绒样白色柔毛。质坚实而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以根条均匀,质地坚实者为佳。
性味归经苦、寒。入胃、大肠经。
炮制切片,生用。
功效凉血、清热、止痢解毒,现已证实其作用为:
1、抗阿米巴原虫草。白头翁煎剂能抑制阿米巴原虫草生长,有效成分为皂甙。委陵菜对阿米巴滋养体有杀灭作用。
2、抗滴虫。粉剂在试管内能杀灭阴道滴虫。
此外,还有抗真菌和抗细菌(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主治病症热毒血痢,温疟,血衄,痔疮出血等症。治阿米巴痢疾有特效。
处方举例白头翁汤(《伤寒论》):白头翁9g,黄连6g,黄柏3g,秦皮6g,水煎服。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即湿热毒痢,大便有脓血或纯血,腹痛,肛门灼热,里急后生,兼有发热。治细菌性痢疾也有效。可单用,更常是配秦皮、黄连、黄柏同用,方如白头翁汤。对产后血虚下痢,可再加甘草、阿胶,即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使用注意白头翁虽然对急性,慢性阿米巴痢疾者都有良好效果,但如下痢已久,元气已衰,脾胃欠佳者不要用白头翁,必需用时也要在白头翁汤基础上,再加党参、白术。
故事有个年轻人闹肚子,一阵一阵地疼得直冒汗。他忍着痛,捧着肚子去找医生,恰巧医生被别人请去了。年轻人只得回家。不料,他走在半路上又疼上了劲,疼得他肠如刀绞、行动不得,只好躺在地上。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拄着拐杖走来,他问年轻人:“你怎么睡在这几呀?小伙子!”年轻人答道:“我正在闹肚子疼坏啦!”
“怎么不去看医生?”
“医生不在家呀。”“那就找点药吃啊!”“让我哪里找去?”“嘿,你身边不就有治闹肚子的药吗?”“在哪儿?年轻人急问。”老爷爷用拐杖指着路边一颗果实上长着白毛的草,说:“这东西的根就是药。你挖回去煎汤,只要连吃三剂就好。”“真的吗?”“你看,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能说瞎话吗?告诉你吧,这是我家独传的秘方,就借你的嘴传给世人吧。”老爷爷说完,转身走了。年轻人还是半信半疑。过了一会,他觉得肚子好受了一点,就挖了几棵果实上长着白毛的野草回家了。到了家,他并没有煎汤吃。可是到了下半夜,肚子又疼起来,泻肚子的次数也增多了。年轻人实在受不住了,只好试试老人的办法。他把那些野草的根子洗干净,又切了片、煎成汤。这天晚上,他喝了一剂;第二天早晨,又喝了一剂……到第三天,肚子竟不疼了,也不泄了。年轻人十分高兴。后来,邻居中有许多人得了痢疾。那个年轻人就扛上铁锹,到村外荒地里去挖这种药草。他挖了一篮子回来,送给病人。病人吃过都好了。人们问年轻人:“你什么时候学会医道啦?”年轻人便对大家讲述了老爷爷传授单方的故事。人们又问:“哪儿的老爷爷?”“我忘问啦。”“这叫什么药草呢?”“老爷爷没说。”年轻人十分后悔。过了几天,他来到上次碰见老人的地方,想找到老人,当面致谢。可是,问来问去,怎么也打听不出那位老人的来历和下落。大伙都说:“没有见过这么一位老先生啊!”年轻人很失望。他坐在与老人相遇的道边上发愣。这时,他看见土梗上有一颗长满白毛的药草,正随风轻轻摇动。那长着白毛的药草,多像一位白发老头啊!年轻人惊叫道:“哎呀,那位老爷爷怕是南极仙翁显圣,亲传秘方来了吧!对,不能让后辈忘记那位传药的老爷爷,这种草,就叫‘白头翁’吧。白头翁有毒,自己不要随意用。
朝翔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