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中国有十二生肖,但是十二生肖它们家的叫法都不一样。兼聊聊关于十二生肖的人事物。一、子鼠老鼠的家叫洞。有句老话叫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所以老鼠的家叫做洞。早在三千年前左右的《诗经》中就有通过描写硕鼠而抨击横征暴敛的贪官。秦代李斯的老鼠哲学也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他通过对比厕鼠和仓鼠得出了一个道理,人有没有出息,是由他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后来他向儒学大师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又成为吕不韦的门客,吕不韦组织文人学者编写了我国文化史上一部很重要的典籍《吕氏春秋》,这部书还是很有地位的,李斯经过吕不韦的举荐,得到了秦始皇的认可。在我国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面也有以鼠冠名的人物,他们是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这个白玉堂和展昭还交过手,因为展昭被封为御猫,然后白玉堂不服,所以他俩就交手了,是一段流传很广的故事。在包青天电视剧里面就有很多白玉堂的戏份。小朋友们最喜闻乐见的应该就是米老鼠啦!老鼠的象征意义是灵性,而且还特别机灵,老鼠的繁殖能力强,所以老鼠也象征着生命力强。唐代的柳宗元写过一篇《永某氏之鼠》的寓言,以此来比喻依仗权势的小人虽然能得志一时,但是终不能长久。与鼠有关的中药有五灵脂,其属于活血止痛药,其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的功效,也就是说它既可以活血化瘀,又可以止血,还可以止痛,它是治疗瘀血阻滞疼痛的要药。常和蒲黄相须为用,也就是五灵脂、蒲黄组成了个方子,叫做失笑散,治疗瘀血阻滞的疼痛。五灵脂煎服的时候,宜包煎。十二生肖还都是姓,姓鼠的属于稀有姓氏,分布在贵州,云南等地。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大家应该很感兴趣的古代名人的属相,这些人物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随便一位的影响力可谓深矣。古代属鼠的名人有新朝的建立者王莽。唐朝的政治家魏征,有《谏太宗十思疏》,经常给唐太宗提意见,是一位负责任,有担当的良相。三国时期的政治家鲁肃。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他的律诗成就很高,代表作有《三吏》《三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唐代的著名诗人白居易,他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学生都知道。北宋的著名书法家蔡襄,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其女性的细腻写出来的词更加动人心弦。明成祖朱棣。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这些都是属鼠的名人。我们再来摘录与每个生肖相关的一首诗,先来看有关于鼠的诗,最有名的就是上面说的诗经中的《硕鼠》《巍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爱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二、丑牛牛的家叫棚。所以养牛的地方叫做牛棚。近代文学家季羡林写过一本书叫做《牛棚杂忆》,记录了一些经历,有兴趣的大家可以看看。古代幅画叫做《五牛图》十分有名,是我国十大名画之一。牛是勤劳的象征,古代的耕牛老百姓是看的很重要的。说起牛,最先想起来的就是老子骑牛过函谷关的故事,也给我们写下了《道德经》这部经典之作。还有一个就是隋末唐初李密牛角挂书的典故,放牛的时候,还在牛角上挂着书,后世以此来比喻读书勤奋。与牛有关的中药有牛黄,牛黄属于息风止痉药,其有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的功效,因为它既可以清热解毒,又可以化痰开窍,所以可以治疗痰火闭,它也是清热解毒的良药,我们熟知的安宫牛黄丸,这里面就有牛黄,属于凉开三宝之一。属牛的就比较多了,是一个常见姓氏,比如我们上除熟知的相声演员牛群,影视演员牛莉。古代属牛的名人有西汉时期的名将霍去病,其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句子,对国家一片拳拳之心,值得我们学习。三国时期蜀国开国皇帝刘备,桃园三结义、青梅煮酒论英雄、三英战吕布的故事依旧流传。三国时期的军事家邓艾。东晋时代田园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是现代快节奏的调和剂。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天马行空,浪漫飘逸,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他的一首江雪诗广为传诵,其诗为:天山鸟飞雪,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宋代宰相范仲淹,范仲淹不仅军事、政治方面能力出色,在文学方面依然突出,他的《岳阳楼记》是一篇精妙的散文,其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句子,体现了他身为一名良相的情怀,他的《渔家傲》《苏幕遮》入选了初中课本,他的《江上渔者》这首诗也是入选了小学课本。宋代大文豪苏轼,苏轼更是给我们留下了很文学财富,是豪放派的代表,他的诗词名句随便说出几句都是千古流传,比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十年生死两茫茫”。“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等太多太多了,还有我们学习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都是文学名篇,还给我们留下了东坡肉这道美食。以及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就是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那一位,还有清代的孝庄皇后。这些都是属牛的名人。与牛相关的诗:《病牛》宋?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这首诗写出了牛的奉献精神,且无怨无悔。三、寅虎虎的家叫穴。有句话叫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到了老虎的家,才能得到老虎的孩子。所以老虎的家叫做穴。说到虎,大家最熟的应该就是《水浒传》里面的武松打虎了。虎属于西方之神兽,或者叫做西方白虎,这是我国传统的一些文化概念。三国里面曹操的部下许褚,乃是一位猛将,容貌雄毅,勇力绝人,称之为“虎候”。虎自古以来就是威严、威猛的象征,清末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面就有“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句子,可见虎的勇猛威严。有时候话分两边说,小孩子可爱,一般用虎头虎脑来形容。《孟子》有一句话叫做“苛政猛于虎”,也就是说治理天下要以仁义为本,不要适应苛政,这样才能长治久安。与虎有关的中药有虎杖、虎骨。先来说虎杖,虎杖属于利湿退黄药,它的功效非常多,可以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解热通便。再来说虎骨,虎骨有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的功效,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但是现在一般不入药,属于珍稀动物。还有一个方剂叫做虎潜丸,出自《丹溪心法》,有滋阴降火,强壮筋骨的功效,治疗肝肾阴虚,证见腰膝酸软,筋骨痿软,舌红少苔脉细弱等症状。属虎的这个姓也不是很多,在云贵川还有这个姓。古代属虎的名人有秦始皇嬴政,被誉为千古一帝,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还给我们留下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秦始皇陵现在还没有发掘,如果发掘将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世界奇迹。东汉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张衡。东汉末年,被誉为“医圣”的张仲景,其代表作《伤寒论》《金匮要略》,如今依然指导着临床,效果非常好。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阮籍。唐代诗人,开元时期的宰相张九龄,他的《望月怀远》这首诗中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著名诗句。明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于谦,他有一首《石灰吟》,表明了他的心骨,其诗曰:千磨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民间流传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其著作《本草纲目》在世界上都很有名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清代学者魏源。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这些都是属虎的名人。与虎相关的诗:《相和歌辞·猛虎行》唐代:张籍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山不相逐。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四、卯兔兔子家叫做窟。有个成语叫做狡兔三窟。字面意思就是狡猾的兔子有三个家,这是以备后患。兔子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定是嫦娥仙子的玉兔了。再有就是守株待兔的故事,讽刺了不知变通的心态。还有就是兔死狗烹的典故,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复国,范蠡和文种建立了很大的功劳,后来范蠡功成身退,所以他劝文种,给他写了信,上面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是文种不信越王会加害他,后来果然如范蠡所说,后悔没听范蠡的劝告。北京地区最出名的当属兔爷了,传说有消灾避难保平安的法力。与兔有关的中药有兔丘、望月砂、兔儿肠。兔丘就是菟丝子,菟丝子属于补阳药,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的功效,它是平补阴阳之品,药性比较平和。补肾的药方左归丸、五子衍宗丸里面都有菟丝子。望月砂有去翳明目,解毒杀虫的功效,用于治疗目翳目暗,疳积,痔瘘。兔儿肠叫做巴戟天,巴戟天也属于补阳药,有补肾助阳,祛风除湿的功效,对于脾阳虚而兼有风湿者,特别合适用巴戟天来治疗。我们人体还有一个穴位叫做伏兔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可以治疗腰腿痛,下肢麻木等。姓兔的就更加少见了,历史上从古到今提到姓兔的真是少之又少,但是是有这个姓的。古代属兔的名人有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三国时期的周瑜,其文武双全,精通音律。唐代李端有首《听筝》诗,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欲使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意思就是想要得到周郎的青睐,因此故意拨错了琴弦。从这个描写也反映了周瑜对音律是十分精通的。三国时期,魏国开国皇帝曹丕,他的典论非常有名,是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三国时期的文学家,音乐家嵇康,竹林七贤之一,他有名曲《广陵散》。唐代著名军事家李靖。武则天时期的名相狄仁杰。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米芾。元朝天文学家、水利工程专家、数学家郭守敬,制定出了《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最长寿的皇帝,八十九岁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其爱好书法与诗词,他的题词有很多,写诗五万多首,让纪晓岚等组织编纂《四库全书》,被称为十全老人。太平天国时期的军事家石开达。这些都是属兔的名人。与兔相关的诗:《永叔白兔》宋代·梅尧臣可笑常娥不了事,走却玉兔来人间。分寸不落猎犬口,滁州野叟获以还。霜毛蘴茸目睛殷,红绦金练相系擐。驰献旧守作异玩,况乃已在蓬莱山。月中辛勤莫捣药,桂旁杵臼今应闲。我欲拔毛为白笔,研朱写诗破公颜。五、辰龙龙的家叫做潭。有个词叫做龙潭虎穴。所以龙的家就叫做潭,老虎的家就叫做穴。龙是我国的图腾。传统文化五行学说属于东方,叫做东方青龙。传说龙能显能隐,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龙是我们汉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文化非常丰富,也是十二生肖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生肖,在目前现实生活中是虚无的,但是背后的寓意是深刻的,如果有兴趣的,大家可以好好了解一下龙文化。说起龙第一个想起的成语是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出自汉代书籍《新序》,有一个人叫做叶公,他非常喜欢龙,被天上的龙知道以后,便从天上到叶公家里,叶公看到了真龙,吓得转身就跑,这也就是说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后世用来比喻口头上说爱好的某项事物,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喜好。与龙相关的成语,再有一个就是探骊得珠,这个典故是出自《庄子?列御寇》,骊就是黑龙的意思,字面意思就是在骊龙的颌下取得的宝珠,后来用于比喻文章紧扣主题。与龙有关的中药有龙胆草,龙胆草属于清热燥湿药,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是治疗肝经湿热以及实火的要药,龙胆泻肝汤里面就有龙胆草,龙胆泻肝汤也是治疗肝胆湿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的方子。有关于龙的方剂有小青龙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属于解表剂,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功效,治疗外有风寒,里有痰饮。大青龙汤也属于解表剂,有发汗解表,兼清郁热的功效,治疗外感风寒,兼有郁热证,也就是外面有风寒外感的症状,里面有烦躁口渴,烦躁口渴就是里有热的表现。姓隆的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南,贵州等地。古代属龙的名人有东汉名将外交家,军事家班超,他投笔从戎的故事激励着多少男儿。他的兄长班固,妹妹班昭都是著名的史学家,《前四史》之一的《汉书》就是他的弟弟班固写的。三国时期蜀国大将马超。东晋杰出的政治家谢安。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明代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其著作《传习录》,我们当认真研读,其“知行合一”的体悟,我们一当认真实践。清代大学士,一代才子纪晓岚,《四库全书》的主编,他的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并称。这都是属龙的名人。与龙相关的诗:《咏龙》唐·萧旷亦知清戒守仙规,燕血尘埃岂嗜宜。自许身躯脱梭木,淹从螭蛟困拳池。为虚化实是何日,弃甲成林会有时。已笑痴儿执凡铁,驱云驾雾奈何之。六、巳蛇蛇的家叫做巢。蛇是冷血动物,常和蝎子联系在一起,所以有个词叫做“蛇蝎心肠”,以此来形容内心的冷酷。治疗毒蛇咬伤,我们国家有李德胜蛇药非常有名,从清代康熙年间就已经有了,并且流传至今,是季德胜先生在继承季家六代祖传秘方,再结合自身的经验研制而成的蛇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关于蛇的故事,一个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也拍成了很多电影、电视剧,可谓流传甚广。还有一个就是农夫与蛇的故事,警醒我们要分清善恶,辨别是非。与蛇相关的中药有蕲蛇、乌梢蛇、蛇胆、白花蛇舌草。我们先来看蕲蛇,蕲蛇属于祛风寒湿药,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既可以祛外风,也可以息内风,是截风的要药,尤善于治疗病深日久之顽痹。然后是乌梢蛇,乌梢蛇也属于祛风寒湿药,他和蕲蛇的功效相同,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但是它的力道轻一些。蛇胆也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化痰镇痉的功效,可以用于小儿肺炎,痰喘咳嗽,肺热惊厥等等。白花蛇舌草,是一种植物,当然也可以入药,属于清热解毒药,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可以用于疮痈肿毒,还有各种癌症,都可以用其治疗。姓蛇的也属于稀有姓氏,河北上海,江西,湖南等地都有磁性古代属蛇的名人有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其部下萧何、张良、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都是在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秦末的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中国历史上的勇猛之人,推翻了秦朝的统治。他的乌骓马是中国古代的名马,他的爱人虞姬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广为流传。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创立了麻沸散以及五禽戏。南朝时期,著名科学家,数学家祖冲之,他把圆周率计算在3.到3.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南朝文学家萧统,主持编纂了中国现在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他的诗作流传甚广,尤其是《无题》诗,让人浮想联翩。名句有很多,比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等等很多,他是晚唐诗人,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五代后周皇帝,政治家、军事家柴荣。南宋名将韩世忠,在抗金的道路上,付出了心血,与岳家军齐名。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词流传下来的有很多,达到九千三百多首,名句也有很多,比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等,他和唐婉的爱情故事,还彼此写了《钗头凤》词,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典故。清末时期,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迹,依然值得我们敬佩。这都是属蛇的名人。与蛇相关的诗:《虫豸诗·巴蛇》其一唐·元慎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掉舌翻红焰,盘身蹙白花。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欲学叔敖瘗,其如多似麻。七、午马马的家叫做厩。所以养马的地方叫做马厩。宝马赠英雄,古代的名马,如吕布的赤兔马,刘备的的卢马,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词中有“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句子,写的就是的卢马。项羽的乌骓马,项羽的《垓下歌》里面有“骓不逝兮可奈何”的句子。在隋唐演义中,秦叔宝的坐骑就是黄骠马。历史上很有名的还有唐太宗李世明在征战中的六匹马,在他的陵墓中还雕刻了这六匹马,叫做“昭陵六骏”,分别是青骓、飒露紫、白蹄乌、特勒骠、什伐赤、拳毛纏。马是古代的战略性“物资”,尤其是品质好的战马,骑兵绝对是军事实力的象征,机动性强,作战能力强。在我国古代,农民重视耕牛,名将则重视宝马良驹。一个是与粮食有关,因为民以食为天;一个是与国之存亡有关,因为有国才有家。所以牛和马,古代甚宝之。与马相关的典故,有一个伯乐相马的故事,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做伯乐,在人间把精于鉴马优劣的人也叫做伯乐。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是春秋时代的人,名字叫做孙阳,由于他对马特别有研究,所以人们忘了他的本来的名字,就把它叫做伯乐。后世用来指带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马说》里面有这样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就是说千里马是有的,但是能发现千里马的人却难以寻得。与马相关的中药有马齿苋、马勃、马鞭草、马钱子。当然了这些都与马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占了一个马字。先来看马齿苋,马齿苋属于清热解毒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的功效。是治疗痢疾的常用药,痢疾一般以便赤白脓血,里急后重为表现,马齿苋可以在湿热痢疾或者热毒痢疾中加入,以提高疗效,比如治疗湿热痢疾的芍药汤,治疗热毒痢疾的白头翁汤,都可以加入马齿苋。再来看马勃,马勃也属于清热解毒药,有清热解毒,利咽止血的功效,是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因为其有止血的功效,所以对于喉痹出血和溃烂者最为合适。还有马鞭草,马鞭草属于活血调经药,有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用来治疗症瘕积聚,闭经,痛经,热淋等等。最后是马钱子,马钱子有大毒,有散结消肿,通络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跌打损伤,痈疽疮毒,风湿顽痹等等。这味药不要轻易使用,毒性非常大。马姓非常多,属于比较常见的姓氏,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比如有三国时期的名将马超,元代的曲作家马致远,现在的腾讯创始人马化腾,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等等。古代属马的名人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东晋时期,著名画家顾恺之,其作品《洛神赋图》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军事家成吉思汗,曾经横扫亚欧大陆。元代著名散曲家,大儒张养浩。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清代的康熙皇,爱新觉罗?玄烨,是中国在位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共在位61年,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驱除沙俄,下令编写《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是很有作为的一位皇帝。清代的雍正皇帝。这都是属马的名人。与马相关的诗:《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八、未羊羊的家叫做圈。我们经常听说羊圈。羊属于六畜之一。说起羊,最有名的就是汉代苏武牧羊,西汉时期,匈奴总是侵犯汉朝边界,汉武帝派大臣苏武等出使西域,同当时的匈奴修好。苏武为使,张盛为副使,但是因为张盛副使参加了反匈奴的叛乱,所以匈奴的单于大怒,扣押了苏武等人,劝他投降,但是苏武宁死不屈,就是不投降,所以就被匈奴放到草原上去放羊。期间匈奴还劝他投降,并答应给他高官厚禄,但是苏武并不为之所动,于是匈奴就把他关在露天的地窖里,受了很多苦,渴的时候就吃血,饿的时候就嚼羊皮大衣,受尽了磨难。十九年之后他才得以回到汉朝。这体现了苏武忠于祖国之心毫不动摇。《三字经》有“羊初生,知跪乳”的句子,也就是羊羔知道要跪着吃奶。我们以此来形容感恩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当然用科学解释羊羔跪乳,其实这是由于先天性的行为,生来就会。有些时候什么东西用科学一解释就显得苍白而无趣。我们只是以此现象来做比喻,让我们由此得到更多启迪与感悟,这才是最重要的。与羊有关的中药有羊踟蹰,淫羊藿。我们先来看羊踟蹰,羊踟蹰有剧毒,不要轻易使用,其有祛风,除湿,消肿的功效,还可以用来治疗麻醉剂,镇痛剂。我们再来看淫羊藿,淫羊藿也叫做仙灵脾,仙灵脾属于补阳药,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的功效。它还有个名字叫做弃杖草,说明他对于肾阳虚兼有风湿骨病有很好的疗效,吃了它就可以把拐杖去掉,所以叫做弃杖草,这也体现了其治疗肾阳虚以及祛风湿的良好作用。姓羊的也有,但是不多,这个姓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古代属羊的名人有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其名句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壮士暮年,烈心不已”。等等,注解《孙子兵法》,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时期司马懿,也是一代谋士,他的孙子司马炎建立了西晋。唐代皇帝李世民,广开言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一大盛世,对外政策“一视同仁”,被称为“天可汗”,为一代明君。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造诣非常高,其名句有:“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他的《秋声赋》这篇文章也非常有名,入选了初中课本。北宋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沈括,著有《梦溪笔谈》。南宋军事家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其母再其背上刺“精忠报国”的事迹,依然令人动容。后金建立者努尔哈赤,也是清代的第一个皇帝。晚清名臣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里面有很多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好方法,有时间我们一定要多学习。这都是属羊的名人。与羊相关的诗《羊》唐·李峤绝饮惩浇俗,行驱梦逸材。仙人拥石去,童子驭车来。夜玉含星动,晨毡映雪开。莫言鸿渐力,长牧上林隈。九、申猴猴子的家叫做山。候在方言的口语中指的是机灵淘气的意思,在生肖中啊候是很受青睐的,传统民俗以猴子作为吉祥、显贵、驱邪纳福的象征,比如猴子骑在马背上,有马上封侯的寓意。还有九猴攀松,松代表的是永久,所以有长年长寿的意思。说起猴,最先想到的一首诗就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其诗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明快之意,跃然纸上。与猴有关的中药有猴枣,食物有猴头菇。猴枣是弥猴等的肠胃结石,有清热镇惊,豁痰定喘,解毒消肿的功效。可以治疗痰热咳喘,惊痫,痰核瘰疬等等。猴头菇可以养胃,对胃比较好,还可以安神、抗癌。属于食用菌里面的珍品,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菜肴。有“山珍猴头,海味鱼翅”之称。广告里面的猴头菇饼干,味道还是很好的,就是稍微有点贵。猴姓也是一个稀有姓氏,山西,甘肃,河南,湖北,山东等都有猴姓。古代属猴的名人有三国时期的曹植,曹植才高八斗,最著名的当属于七步成诗的故事,“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他写过一名非常有名的赋,叫做《洛神赋》,翩若惊鸿,蛟若游龙,文采斐然。三国时期的后期著名将领姜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以文为诗,其著作有《原道》《师说》等,尤其是《师说》中有一句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历来被人们所引用。北宋名将狄青,战功卓著,为北宋第一名将。宋代爱国主义词人,豪放派人物辛弃疾,文武双全,最有名的一句词,当属那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宋爱国宰相文天祥,有《正气歌》激励后世。写了《过零丁洋》这首诗,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酣畅淋漓的展示了他的一身正气。南宋爱国主义将领陆秀夫,就是背着皇帝跳海的那一位。明代开国时期军事家徐达。这些都是属猴的名人。与猴相关的诗:《猿》唐·徐夤宿有乔林饮有溪,生来踪迹远尘泥。不知心更愁何事,每向深山夜夜啼。十、酉鸡鸡的家叫做舍。我们也经常听说鸡舍。《韩诗外传》里面记载鸡有五德,也就是五种好的品德:文、武、勇、仁、信。是这么说的∶“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时不失者,信也。”《三字经》里面有“鸡司晨,犬守夜”的句子,也就是雄鸡报晓。与鸡有关的成语,最先想到的就是闻鸡起舞,这说的是东晋时期,祖逖和刘琨同为司州主簿,他们两位相互勉励,在听到鸡叫声的时候就起来舞剑。后世用闻鸡起舞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也是勤奋的代称。与鸡有关的中药有鸡内金、鸡冠花、鸡血藤。我们先来看鸡内金,鸡内金属于消食药,有消食健胃,涩精止遗的功效,是消食运脾之要药,有化坚消食之功。它消食健胃,可以治疗饮食积滞。涩精止遗,男科泌尿科都可以用,可以治疗遗精。也可以消结石,胆结石、肾结石、尿路结石都可以配合使用。就是鸡冠花,鸡冠花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来治疗痔漏下血、咳血、吐血、血淋、赤白带下等等。最后是鸡血藤,鸡血藤属于活血调经药,有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的功效,是治疗经脉不畅,络脉不和的常用药,他是既然能行血,又能补血,可以治疗各种骨关节疼痛,也可以治疗失眠,更可以行血补血调经,亦可以加入补气血的方中,以增强补血行血之功。鸡姓原来姓奚,后来在后面加了个鸟,简化字之后就成了鸡。古代属鸡的名人有汉武帝刘彻,刘彻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君之一,在他当政时期,当时的历史人物到现在依然为人们所了解,比如东方朔、卫子夫、卫青、霍去病、司马迁等等。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足智多谋,鞠躬尽瘁,发明了木牛流马,写了《出师表》以及《戒子书》,《诫子书》有一句话非常有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他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话。诸葛亮的故事特别多,尤其是《三国演义》里面,比如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火烧博望坡、空城计、舌战群儒等等。他的《隆中对》非常有名,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隋朝的创立者杨坚,杨坚是一代明君,但是他的儿子杨广篡位,造成了隋朝只成立了38年,便短暂而亡。我们熟知的《隋唐演义》就是写的这段历史,比如我们熟知的秦叔宝、单雄信、罗成、程咬金、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等等,都是这个里面的人物。唐明皇李隆基,他在位的前期,唐代国力达到鼎盛,史称开元盛世。当然,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还是他与杨贵妃的故事,清代剧作家洪昇还把他俩的故事写成了《长生殿》,安史之乱时杨贵妃也香消马嵬坡,这也是唐代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现代歌曲《新贵妃醉酒》也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写的。唐代诗人元慎有一首《行宫》诗,写得很有沧桑感,其诗为:聊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大家细心体会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个个字,平平无奇,但这其中的意境让人回味深刻。唐朝杰出名将郭子仪,他平定了安史之乱,是中兴唐朝的第一功臣,他的儿子叫做郭暧,娶了公主,后来两口子吵架,他打了公主,这就是京剧《醉打金枝》的故事,也是特别有名,戏迷票友没有不熟悉这出戏的。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他的楷书现在都是书法者的必学之路,他也是唐朝的名臣,参与了平定安史之乱。他的书法和柳公权齐名,并称为“颜筋柳骨”,这在书法圈是大名鼎鼎的存在。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最著名的词人,他的文学造诣很高,但是政治能力不足,如果他不是生在帝王家,一定是一个很有才学的文人。他的名句也有很多,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等等。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爱国宰相寇准,寇准在民间的知名度也是很高的。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功夫也很高,他有一首《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入选了小学课本,还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等,可见其诗作还是流传甚广的。与鸡相关的诗(诗词不分家,词为诗余):《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十一、戌狗狗的家叫做窝。形容一个人的家比较乱,就叫做狗窝。其实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还能看家护院,所以也叫作“守门使”。《礼论》里面说,狗属于“至阳之畜”,可以使阳气勃发,也可以祛邪免灾,所以狗可以看见一些我们看不见之物。影视中也有用黑狗的血来驱除那些我们看不见之物。说起与狗有关的典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说的是汉朝淮南王刘安在修炼成仙之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所以后来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来比喻一个人得势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得到好处。与狗相关的中药有狗脊、狗尾草。我们先来看狗脊,狗脊属于祛风湿强筋骨药,有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的功效,对于肝肾不足兼有风寒湿邪所致的腰痛脊强,不能俯仰最为合适。再来看狗尾草,狗尾草有清热利湿,祛风明目,解毒杀虫的功效,可以治疗风热感冒、黄疸、疳积、小便涩痛、目赤肿痛等等。姓狗的在河南有,他们是一个族,他们原来姓敬,因为他们反对石敬瑭,这个石敬瑭是五代时期的一个皇帝,他们惹怒了石敬瑭,就被石敬瑭赐做狗姓。古代属狗的名人有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孙权。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苻坚。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占卜大师李淳风,他与袁天罡一起写了《推背图》。宋代的皇帝赵佶,他的书法、绘画造诣极高,还创立了瘦金体,别具一格。南宋的理学大师朱熹。明朝的海瑞,他为官清廉,深得民心,可称为青天者,有包公、海瑞。清代的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这些都是属狗的名人。与狗相关的诗:《春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十二、亥猪猪的家叫做栏。当猪长成的时候,我们听说过一个词叫做出栏。古代叫做豕,猪是口比较语化的。猪是六畜之一。说起猪,最深刻的还是夕阳芳草见游猪的故事,在年的时候,新月社举办了一次聚会,参加这次聚会的有梁启超、闻一多、胡适、徐志摩、王梦白等等。大家在吃饭的时候,胡适说中国古代的诗有很多,诗人一般也都吃肉,但是没有写过与猪有关的诗。这时候梁启超就说,有啊,大清皇帝乾隆就写过一句诗“夕阳芳草见游猪”,后来同为聚会的王梦白还以这句诗为题材现场画了一幅画。从中就能体现出梁启超的博览群书。与猪相关的中药有猪苓、猪牙皂、猪肤。我们先来看猪苓,猪苓属于利水消肿药,有利水渗湿的功效,《伤寒论》里面的五苓散、猪苓汤都有猪苓。我们再来看猪牙皂,猪牙皂上可以治疗痰涎多,下可以治疗二便不通,是上下的关窍都可以开,尤善于化胶粘之痰。这个药药性比较猛,还是要慎用。最后是猪肤,猪肤也就是猪皮,猪皮也可以入药,《伤寒论》中有:“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这里面的主药就是猪肤,然后再加入米粉和白蜜。制作方法就是把猪皮用文火炖成浓汁,然后再下米粉、白蜜一块熬成膏。猪这个姓起源于三国时代。我们看家这个字,上面是一个宝盖头,下面是一个豕,豕就是猪的意思,所以叫做无事不成家。所以姓朱也是取有朱成家的吉祥寓意。古代属猪的名人有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陆逊。东晋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其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这都是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北宋著名政治家包拯,他也是我国清官的代名词,称为包青天。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明代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功臣之一刘伯温。明代航海家郑和,其七下西洋,增强了我国与外界的交流,那时候我们的国力在世界上属于前列。清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记》,对我国丹霞地貌的发现、命名做的极大贡献,其中还记载了岩溶地貌类型,数量非常多,这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也是属于一流的。这都是属猪的名人。与猪相关的诗:《木兰辞》节选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因为古代关于猪的诗确实很少,这里就选择了《木兰辞》中的一小段文字。在《诗经·小雅·渐渐之石》里有“有豕白蹢,烝涉波矣”咏猪的诗句,上面说豕就是猪的意思。在《诗经·大雅·公刘》里也有“执豕于牢,酌之用匏”的句子。从《诗经》之后,在古诗词里就很少见到有咏猪的诗作了。如果不过瘾的话,再给大家摘录一首把十二生肖融入一首诗中的诗,有点绕口哈。《十二生肖属诗》南北朝·沈炯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阴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怀。狗其怀屋外,猪蠡窗悠哉。这是中国最早的十二生肖诗,每句把生肖写在句子前面,一句诗写一个生肖,突出了每个生肖的习性和特点。这就给大家写的十二生肖以及与十二生肖相关的文章,我们平常根本不会注意这些,现在总结一下,还是挺有意思的,在这里写出来,供大家了解。.6.30写于北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