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 http://www.hyfdcw.com/news/57431.html编者按:栀子花花语是“永恒的等待”。我眼里的栀子花,有时候,我觉得它不是一朵花,而是山间精灵,是天真无邪、清雅恬静的少女;有时候,又觉得它应该是白衣胜雪、温文尔雅的男子。读作者的栀子花,我才发现, 有味是清欢!——尘埃
白栀子花,*栀子果
小时候,粜米洲乌江河对岸的状元山,是我们的四季乐园。早春,山花开始绽放山头的时候,我们在山上采蕨菜;再迟一点,小笋子从地底下钻出,扯回来,就是春天的美味。初夏,栀子花开了,似一个个穿着白裙子的小仙女飘落枝头。清早起来,我们掏空书包,爬上状元山,在灌木丛中寻觅,把带着露珠的栀子花采回来,一朵一朵摘去金*色的花蕊,放在盆子里用开水烫焯一番,捞出来,再用冷水泡着。炒菜的时候,沥干水份,加一把菜园里刚割回来的韭菜、几只干红辣椒一起用猪油炒了。初夏的菜园,正是青*不接的时候,栀子花恰巧在这时丰富了我们的餐桌。饭桌上,滑嫩的栀子花便在我们的齿颊间留香。秋天,栀子果*了,到状元山上去摘*栀子,晒干卖给药店,赚一点零用钱,心里便喜滋滋的。栀子果留在家里,有大大小小的用途。那时候,每家每户的木窗台前、碗柜顶上总存放着一把*栀子果,小孩子口舌生疮,把干栀子果扳开,用开水泡好,喝几次就好了。我们家请木匠师傅做好的几把靠背椅,都是父亲用*栀子“漆”好的。父亲把新鲜的*栀子果捣碎,加适量的水,再一起舂捣,用纱布过滤,就成了一碗金*色的颜料。父亲用刷子把这些颜料均匀地涂刷在靠背椅的每一根木方、每一块木板上,放在太阳底下晒干,面上再刷一层桐油,靠背椅就“漆”好了。用*栀子颜料和桐油涂刷过的靠背椅,美观大方、经久耐用,一把能用 十年。这些年,状元山上的树木越长越高、越长越密,栀子树、映山红这些低矮的灌木受不到阳光雨露的恩泽,山上越来越少见了。我们粜米洲的村民,买来栀子树,栽在菜园边,栽在道路旁,初夏在房子周围就能收获栀子花。我上次回家,邻居就送来了一碗栀子花。但我常常怀想在状元山上摘栀子花的情景。这个初夏,雨多晴少。那是久雨后难得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一众文友来到喻家坳乡喻家坳村的旭达栀子产业基地。这里刚举办完第二届栀子花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山下游人如织,大大小小的车辆挤满了停车场。一群群来自长沙的游客乘着一辆辆大巴,来到这个山村,他们在栀子花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搭好的舞台上,唱着歌、跳着舞,挥动着一面面小红旗……在栀子花的芳香里,文化旅游节的气氛愈发浓烈。我们爬上山坡,远远望去,初夏的阳光中,种满栀子树的山丘连绵不绝。这些山丘,从山脚到山顶,似一层层梯田,掩映在远处的青山绿水之中,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一排排栀子树开满了洁白的栀子花,一朵朵、一簇簇,映衬在郁郁葱葱的绿叶之中,金*色的花蕊将点点花粉扑打在花瓣上,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气息。置身于此,让人不禁驻足静立、闭目、深呼吸,享受着这里的宁静与花香。花香引来了一群蜜蜂,它们在花丛中采蜜,酿造着甜蜜。我们开始摘栀子花了,我们采撷最鲜艳的花朵,一朵一朵从枝头摘下放在袋子里。栀子花从枝头扯落时的声音,摘了栀子花手上留有的余香,依然是那样的熟悉。我们摘栀子花的时候,旁边有许多当地的村民,他们是专业的采摘队伍,有一位九十多岁身形矍铄的老爷爷,提着一只大袋子也在采摘。老人家告诉我们,他一天能摘四五十斤栀子花,按照产业基地的工价,每天可以挣一百块钱呢。同行的喻家坳乡曹乡长告诉我们,今年宁乡栀子成功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在上周的栀子花文化旅游节上,举行了正式的授牌仪式,这是继去年年底栀子花被评定为宁乡市市花后带给喻家坳人民的又一大喜讯。作为主产区的喻家坳乡,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为栀子花、栀子果提供了优渥的生长环境,现在全乡栀子种植面积近一万亩,村民房前、屋后、村道旁种植的桅子树达一百万株,栀子小镇“村村有基地、处处有示范、户户有花香”。喻家坳乡连续两年举办的栀子花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二十多万人次,栀子花系列产品销售额近千万元。而喻家坳的栀子果中栀子苷含量高出国家标准的三倍以上,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们走下山坡,来到产业基地的仓库,只见栀子花在地板上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工人们正对栀子花进行挑选、加工。“百花仙子下瑶台,飞落 朵朵开,万绿丛中铺白玉,寻芳请到喻家来”。洁白的栀子花,金*的栀子果,是一朵朵幸福的花儿,一粒粒致富的金果,它开在喻家坳的大地上,结满了乡村振兴的硕果。作者简介
朱顺平,宁乡坝塘人,长沙市作协会员、宁乡市作协理事、宁乡市*协文史调研员。用心观察世界,用笔记录生活。作品多次获市内征文奖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