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南阳大宗农产品产业经济弘扬唐河栀

青山如画,唐河潺潺,栀子飘香,村富民安。在国内栀子精深加工产业龙头企业南阳泰瑞生物的栀子提纯车间里,中科院过程研究所的专家正在指导工人使用高科技设备对栀子果萃取提纯;唐河县的栀子产业种植基地里,栀子花香沁人心脾;唐河县石柱山森林公司、千年古刹龙泉禅寺、“巴巴差差挨着天”的泗洲寺塔,游客能在古风古韵中感受到这里曾经的历史和辉煌……

唐河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阳市的东南部,人口约万,是南阳人口最多的县;唐河年GDP约亿元,在南阳市下辖的2个区、10个县中,位居南阳各县之首,仅次于南阳市区的卧龙区(不计邓州县级市)。唐河县属北亚热带季风区,粮食产量居河南第二,被称为“中原粮仓”。唐河县温暖湿润的气候非常适宜优质栀子的栽培和生长,是中国著名的栀子之乡。唐河出产的栀子也称为唐栀子,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唐河县上下非常重视发展南阳大宗农产品产业,早在年就制定了《唐栀子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唐栀子主要种植于唐河县东南部的丘陵山区,其中以马振抚镇种植面积最大,出产的栀子果最为优良,这里是唐栀子的主产区。

马振抚镇位于唐河县东南部,距城关镇26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幅员广阔,其中耕地面积约11.3万亩,山地面积约10.5万亩。马振抚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分山区、丘陵和平原三个部分。山区丘陵地带属桐柏山西部余脉,最高处海拔米,总面积80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51%,境内有多条自然河流和多个中小型水库,为该镇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的水利条件。

唐河县马振抚作为中国“栀子之乡”,有着悠久的栀子种植历史。汉刘向《名医别录》和李时珍《本草纲目》均载:“栀子生南阳东南川谷。”唐河东南部山区的湿润气候及粘石土、砂质壤土,非常适合栀子的种植和生长,所产栀子品质上乘、质地优良。至年,唐河县围绕山区发展栀子种植达15万亩,占全国种植量的半数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栀子之乡。唐河县相关领导多次深入栀子种植田间地头,指导栀子产业的发展,并对连片种植栀子亩以上的每亩补助元,新造林每亩补贴元。

北京中商投资余万元建起全国首家大型栀子色素提取中心,年加工栀子干果2万吨,提取食用天然色素吨,创产值2亿元,实现栀子就地转化升值。围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无污染绿色栀子基地10万余亩,有机基地3万亩,带动当地栀子种植0余户。现已初步形成了“栀子种植、精深加工、市场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在发展栀子产业的同时,唐河县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对千年古刹龙泉禅寺、普化寺、泗洲寺塔、文笔峰塔等历史文化景区进行修缮,提升石柱山森林公园、九龙湖、白玉山等旅游景区的服务水平,初步建成了集农业体验、观光旅游、餐饮养生等于一体的综合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周边游客远离城市喧嚣,到唐河来静心、养生、度假。

唐河县正在通过发展栀子等南阳大宗农产品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及时补充产业链缺失环节,全力增加全产业链竞争力,倾力打造唐河本地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创新升级,推动唐河乡村经济振兴。

石柱山森林公园位于唐河县城东35公里处马振抚境内,山体东西走向,长约40公里。山顶有两块大石屹立如柱,高约14米,故称“石柱擎天”,为唐河县八大景之一。柱有环痕,旧县志载,系大禹导淮治水系舟处。河蚌献瑞,鹰视苍穹,平湖醉春,金蟾祈福等景点,雄、险、秀、奇、幽兼备,是旅游的好去处。

泗洲寺塔位于唐河县新春路北段,是河南省现存最高、体量最大的古塔之一,有“泗洲寺塔离天一丈八”之称,是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河八景之一。泗洲寺塔又叫菩提寺塔,始建于宋朝,位于原菩提寺院内,现寺已不存了。泗洲寺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外形是八棱锥形,共11层,高约50米。每年5到7月,这里绿树成荫,山花烂漫,小桥流水,栀子花开,是豫南地区绝佳的田园观光和旅游目的地。

关键挑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ys/9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