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肿瘤免疫提问:吴老师,您好!取从-80度甘油保存的菌种小摇14h后,转大摇(14h),收细胞提质粒时,菌体量比较多,但是提取出来的质粒的量非常少,想问您是什么原因引起?难道细菌经-80度冻存后质粒丢失了么?
我的个人经验:
1、摇的细菌越多,未必最终能提到更多的质粒。相反,当超出了试剂盒可以handle的量后,质粒的浓度质量是会下降的。因此,假如试剂盒说明书写着可以抽ml的量,那摇菌就绝对不要超过ml。
2、质粒的拷贝数是个关键。不是所有质粒都是高拷贝的,这一般取决于ori元件。但是,当质粒的超过一定大小,即使是高拷贝的ori,也会导致实际的拷贝数下降。我试过一个中拷贝ori的质粒,但是最终大小超过15kb,最后实际上看其实更像低拷贝。
3、有些大肠杆菌的菌株是endA+基因型。这个基因编码非特异dsDNA核酸内切酶,因此在用过柱抽提的时候,一定要加入试剂盒中推荐的额外试剂的洗涤步骤,否则会降低质粒得率。平时那个地方,是写optional的,但是,对于stbl3、HB、JM、NM、TG-1这些endA+的菌株,就不能省略。
此外,质粒丢失的菌,会因为失去抗性而死掉或者无法生长,过夜摇菌可以保证把其他含质粒的细菌给筛选出来,所以质粒丢失并不是主要因素。
Logro—基础医学—外泌体提问:老师您好,最近我们想从转基因小鼠身上分离自发瘤细胞株用于体外实验,细胞建系,和皮下注射构建移植瘤模型。其中体外实验主要看药物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有几个问题想请问一下老师:
我们是需要先建立细胞系,还是可以直接用分离的原代培养细胞进行体外实验?
我们查到的转基因小鼠细胞建系的文献和protocol很少,没有看到建系的明确标准,也没有明确的传代代数要求,请问这种建系方式要怎样找建系的标准呢?
是的,这方面确实非常缺行业标准。而所谓的标准,就是能搞出来就算成了。
实际上,不同组织来源的样品,处理起来可以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消化组织这一步,不同组织来源的,所用的酶是可以差很远的,而目前并没有什么通用所有任何组织的酶。常用的酶有,typsin,trypLE,papain,各型collagenase,elastase等等。具体应该选择哪一种,就真的得去看你的组织类型,以及有没有相关的报道。如果没有,那就只能自己去试。
当消化完组织后,接下来要看的是,到底选择传统的贴壁型培养,还是养成organoid。我们从ATCC等公司买到的细胞系,绝大多数都是用贴壁长成单细胞层的方式,给建立起来的。现在越来越多人是走3D培养即organoid路线,据说能最大程度保留原始肿瘤的遗传特性。当然我并不是说,传统的贴壁单层培养就是不好的,毕竟简单成本又低。
而至于是否建系,那就看你的实验目的了。比如在临床做组织培养测试药敏,那是肯定不建系的,否则得花多长时间啊。但要是想永久保留一个模型,那就得建系了。因为原代肿瘤,在培养过程中,是会逐渐死掉一些细胞的,只有那些适应体外培养环境的,才存活并增殖开来。
霍子天提问:老师您好。请问一下,如果一个研究只是找到新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然后能找到下游信号通路,然后能找到调控的核内转录因子。但是始终看不到明显的生物学功能怎么办。。。这种研究能发表么。。。
所谓的看不到明显生物学功能,应该是你没有找对模型。并不是所有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都可以在任何一种细胞类型上产生明显的生物学功能的。
如果我来做这个研究,我会先去查,这个受体和配体的基因,在哪些组织细胞上表达量最高,然后我会去找相应的细胞系来测试。
其次,如果看不见一些很浅显的表观改变,比如增殖速度、细胞形态,这些都没有变化的话,应该只是还没找到正确的测量指标而已。如果我坚信,在之前选定的细胞模型中,肯定会产生什么功能的话,我会去做个RNA-seq,看看在受体配体相互作用下,会导致哪些基因发生差异表达,会聚类到什么molecularsignature上面,然后再去推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的功能,再设计实验验证。
一一马普-单细胞测序提问:请问,人肿瘤细胞系,被支原体污染了,用药物处理治疗去除支原体后,再用来做实验,影响大吗?谢谢!
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用全新的无污染的细胞来做。我给你讲3个故事:
1、我自己的。我以前也曾经头痛过支原体的问题,也用过抗支原体药,包括MP、invivogen等公司的。有的细胞,效果就很好,处理完了就不复发了。但有的就是不行,养几代就复发了。估计是和感染的支原体类型有关。实验反反复复的,还不如用新的细胞。
2、我知道有个小组,在研究exosome里面的DNA、RNA。之前用纯化的exosome去作用于细胞,做了一大堆表型实验,可high了。到最后他们决定去把exosome里面的东西测个序。结果最后mapping出来,全是支原体的东西。以前的那些表型实验,都白做了。
3、有另外一个组,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一株细胞里面,有个小群体特别耐药。但是实验结果老不稳定,有的批次能做出来,有的批次就做不出来。后来发现,原来是感染了支原体,导致一些细胞膜上的药物泵表达量升高。所以之前的那些耐药,都是假象。
所以,支原体到底会不会影响你的实验,没有人可以给你打包票的。最好就是,换掉。
苒书-Intended生物本科提问:求问:为什么DNA用Thymine而非Uracil?不知道我询问后答案对吗;是否还有其他的答案。一,T的methylgroup可以防止DNA被识别并被nucleases切去(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可以防止)。二,这个methylgroup会有hydrophobicinteraction从而防止和其他的错误的base结合。三,methylgroup可以和aminoacid结合,所以可能会被polymerase和transcriptionfactors等更好的结合。四,cytosine可能会变成uracil,如果用uracil的话,比较难修复。(资料来自mbotc.tumb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