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园林1班期末插花艺术作品集
园林是一门艺术,园林是一门美学,园林更是自然的再现,园林的灵感大多来自于自然和文化。好的设计离不开平时的细心观察和体会,我们园林专业的实训不仅仅局限于育苗、移栽、分株、扦插、草坪修剪等等还有值得一提的插花实训,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18园林1班的同学们迎来了关于中式插花的期末考试,今天小编带大家看看同学们眼中的中式插花。
竹石
作品名称:竹石
小组成员:杨雅琴、郭明丽、梁运校
成果展示:
设计说明:
花材主要由竹子、茶梅、松以及尤加利叶组成。竹子、茶梅、松都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的寓意。作品主题可由“突破、新生,萌发”这三个词来涵盖;通过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长特征的竹子赋予人们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下方白色的花较大,上方红色的花颜色较深,将上下两方从视觉上平衡。白色的花象征单纯洁白的青春,随着竹节逐渐增高的红花,象征经历风雨,吸收经验逐渐成熟的我们,寓意不畏险阻,坚强成长的少年,赋予我们成长的力量。
高低起伏的三朵茶梅花寓意也分别不同阶段的生命历程,在这个过程里,成长的力量,在于突破;以生命的顽强和执着,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勇敢追求,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
这个作品从中可以表现出我们现在应该要像竹石一样,不辜负自己,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莫错过流光,争取更多的美好和幸运。
淡月映荷香
作品名称:淡月映荷香
小组成员:杨熔艳、刘国欣、李鹏
成果展示:
寒潭照孤影,冷月映花魂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人林逋在其诗《山园小梅》中如是说道。本作品所用材料包括睡莲、莲叶、鸢尾叶共三种,其中睡莲为此次插花的主题,即“荷香”。月盈则亏,花盛则损,两朵莲花含苞待放,寓意完满,而三两莲叶与鸢尾叶交错修饰莲花,墨绿与浅绿的结合,圆叶与剑叶的对比,将紫红色的睡莲烘托得愈发娇美。盘中还设有圆形的鹅卵石,是“圆月”的意向,呼应作品中“淡月”这一主题
出淤不染濯清不妖
作品名称:出淤不染濯清不妖
小组成员:任达骞、袁义琴、杨凌冬
成果展示
解读:
“莲”花中君子,与世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的思想有着本质区别,也与“菊”身处“污世”而避世不出不同,“莲”虽处尘世也保一份高洁、清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意希望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下,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能这份独善其身的品质,坚定我们心中的目标,摒避这个社会的各种诱惑能不忘初心,不会为达到目的而抛弃了我们最初的模样,不会活成我们曾经最讨厌的样子,能够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临水照花,腐草生萤
作品名称:临水照花,腐草生萤
小组成员:杨晴菲、杨雕、丁延生
解
读
我们的作品名为《腐草为萤》,取自我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古时人们认为腐草能化作萤火虫,并衍生出成语“腐草为萤”),《礼记》、《格物论》、《古今注》等均有记载。作品主要是意象地展示夏夜里“临花照水,腐草生萤”之景,并借此表现生死轮回之意。以苔藓之形作腐草,取千里光之色为萤,拟“腐草生萤”之景。正面临水处置一朵山茶花,使其影映于水中,取“临花照水”之意。再于水中置石,配上花旁带叶的杨梅枝,更添意趣。如果说“临花照水,腐草生萤”是生机,那肆意伸展的枯枝,覆满地面的腐草,黑色的盆钵则象征死亡。萤生腐草,是死亡中破茧而出的生机,然萤火虫短暂的一生,也终究会以死亡而终结,是为向死而生。有临花照水,自然也会有镜花水月。花开是巅峰,但但盛极而衰是亘古不变的定理,终究也如镜花水月,触之即死。生与死是对立统一的,生是死的开始,如生于腐草的萤火虫,死亦为生的源头,就像死亡的腐草会化作萤火虫重生。生命就是一个轮回,如同圆圈,既是起点,也是终点,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往复,永不间断。人生亦是如此,虽不至似蜉蝣般朝生暮死,但与天地相比,不过沧海一粟,于此,也只能叹一句“吾生之须臾”。但“人生代代无穷已”,死亡只是一个形式,‘我’的死亡,只是一个个体的终结,而这个个体存在的一部分,将会继续延续。
花前月下
作品名称:花前月下
小组成员:唐书达、卢思亮、候道鸿
图1
图2
解读:
整个作品的形状就像是一个弯曲的月亮,从正面来看,花朵位于视线正前方,即“花前”;从侧面来看,花在前,叶与枝在后;所以从形式上来看,植物的布置很好的体现了主题,花前月下的常指环境美好,适于男女幽会。在我们组的作品中,运用粉红色、红色等暖色系花朵,营造一个温馨而又不失热情的场景。在场景中,每一朵花儿都是一位怀春的少女,每一片绿叶都是她们的追求者。你看啊,追随月季靠向月亮左端的黄杨,簇拥着大菊花的尤加利叶以及在美人蕉叶肩膀上娇小可爱的小菊。这是多么温馨的“花前月下”!
最后,我们组成员希望通过本次作品,能够让欣赏到我们作品的朋友们,也能感受到“花前月下”的美好意境,也祝福大家能够拥有更多“花前月下的生活”
大鹏展翅
作品名称:大鹏展翅
小组成员:韦正江,周九龙、孙乐
成果展示
寓意及象征:
大鹏展翅象征鹏程万里、名利双收,同时也象征一飞冲天、一呜惊人
古树
新花
作品名称:古树新花
小组成员:魏洁、杨正铭、田海涛
成果展示
作品名字来源:
古树春风入,阳和力太迟。莫言生意尽,更引万年枝。——崔道融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作品寓意:
春回大地,古树发芽。尽管一时还比不上那些正处在壮年时期的树木枝叶繁茂,但是也不要说它没有生机,假若它一旦萌出新枝嫩芽,也还能长成粗壮的树干呢!虽为咏古树,但有歌颂老当益壮的意味。而新花生长于古树之下,意指新一代青年在老一辈的引导下茁壮成长,焕发出无限的青春活力,朝气蓬勃地迎接着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山茶花开花于冬春之际,花语是谨慎和深沉,寓意一种沉淀下来的美德,并且也就有了一种高洁孤傲的品质。
宜家宜室
作品名称:宜家宜室
组成员:张小英梁敏陈青
成果展示
作品解读:
插花艺术是在生活越来越美好的前提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我们的作品的主要构成元素由睡莲、鸢尾叶、雏菊以及鹅卵石构成,睡莲是整幅作品的点睛之笔,既表现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品质,又表现出独具韵味的美;鸢尾叶用作背景来衬托睡莲,小雏菊作为点缀,整幅作品简单而又不显得单调。试着闭眼想象一下,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工作,回家听一首音乐、欣赏一下东方插花艺术的独特韵味。这一天,一定是充实的。
枯木逢春
作品名称:枯木逢春
小组成员:杜彩莲、田儒武、杨平
解读:
作品左下角一枯木与盛开的花相遇故名枯木逢春,而左上角长出的一根长枝条在枯败之后重新开出新叶代表着强大的生机与顽强的生命力,图中盛开的月季花则代表我们需要经常的自我反思,自我的心灵净化。
同时此名灵感也来于“枯木逢春,这一生关于你的风景”,正如歌词“这一路经历太多伤,把最初笑容都淡忘,时光让我们变得脆弱且坚强”,即使我们现在的生活,感情遇到了万般挫折,只要努力生活,最终会冲破乌云,见到灿烂的阳光。
整幅作品的寓意是在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艰难困苦和绝望时,我们不能失志丧气,也不能把希望寄于天意,而是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得失,通过学习不断地净化自己的心灵,坚强,充满信念的生活,相信风雨之后总会出现彩虹,生机就会婉如逢春树木生长之势不可阻挡。让我们深刻的明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平分秋色
作品名称:平分秋色
小组成员:刘跃奎冉巡杨昭张陈雷
成果展示
解读:
平分秋色体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没有高低之分。杨梅常绿植物代表着植物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而银杏虽然是落叶植物,但它在落叶之前给人们展现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叶子由绿色慢慢变成黄色,最终在冬季随风飘去。它凄美的一生就是在希望中酝酿着肃杀的秋,它这种坚韧的精神代表了永恒的沉着的爱。
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以后的生活中积极向上,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而不是羡慕别人的优点。
团结与勇气
作品名称:团结与勇气
小组成员:蒲磊陈小霜
成果展示
解读:
作品的每一个个体都很平凡,平凡的随处可见,但是它们组合在一起就能组成一个美丽的画面,作品的名字之所以叫做团结与勇气就是因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配合才体现出了每一个个体的长处,而本身平凡的个体去体现自己的价值,就需要勇气的面对自己的平凡,所以勇气与团结是平凡的个体走向成功的必要要素。
《鱼跃》
作品名称:《鱼跃》
小组成员:张祥东冉沫言欧秀杰
成果展示
花材:
杜鹃花山茶花龟甲冬青雏菊
赏析:
该作品为典型的东方式倾斜型插花。花材以山茶花为主体,配以白色的器皿做容器体现出了浓厚的中国味。
解读:
该作品从外形上看像一条鱼一样直奔大海,故取名为“鱼跃”谐音“愉悦”。隐喻我们大学生就像这条鱼一样,即将面临社会的大海洋接受社会的洗礼。故此希望同学们永怀愉悦的心情在社会中混得如鱼得水。而白色的山茶花则代表我们面临社会就像白色的山茶花一样纯洁。白色雏菊则代表我们初出茅庐,红色的山茶则代表美好的祝愿,希望大家在社会的大海洋中始终保持一颗火热的心,搏击风浪,终成为自己的一片天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谨以此作品祝大家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孤丛老翁》
作品名:《孤丛老翁》小组成员:盛成宇熊小英李雪霜
成果展示
01
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02
一院子的菊花都是金黄的,中间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独自屹立在黄菊丛中。就像今天的酒席上,有一位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趣味。
03
白菊虽是“孤丛”,好似“白头翁”,但是却与众黄菊——“少年”在一起玩乐,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着青春活力。 作品中的白菊,因其洁白无瑕的外在形象与凌风傲霜的内在品格,就成了高洁脱俗的象征。而白居易却将其刻画成一个活力四射的“老顽童”形象,角度新颖体现了晚年生活有着无穷的热情。所以我们的一生都要朝气蓬勃。
《相思》
作品名:《相思》
小组成员:施福德、覃毅涛、唐成坤
解读
撅为屋;两果之拥为人
三叶之竹为餐;四叶之枫为季
故选王维诗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之《相思》为作品名
取一屋两人三餐四季之意暗和主题相思。
开放与包容
作品名:开放与包容
小组成员:尹倩、彭曦、陈初迪
材料选择
主枝:莲花
侧枝:鸢尾
客枝:尤加利叶
散点花材:雏菊
装点叶材:金边黄杨
解读
植物都能与周围的植物一起生长,包容他物、包容缺陷、包容自然生命规律、包容一切不不可预知和不可改变的事,并在挫折、贫瘠、和四季更替中绽放各自的独特的美,报以春天(希望)芳华。
合照
图01
图01
图文:袁义琴
审核:杨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