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I吴金黛大自然音乐的飨宴

在地心力的自然摄影夏令营里,孩子们一起欣赏《森林狂想曲》,每个人都喜欢上了这首曲子和里面鲜活的生命。

这首曲子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为什么我们要在夏令营里让孩子听这首呢?今天就请这首曲子的作者--吴金黛跟大家分享吧!

吴金黛,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

原就读观光学系,后赴美国杨百翰大学专攻录音技术,返台后进入风潮唱片。

曾制作《森林狂想曲》、《我的海洋》、《最近的天堂》等多张知名大自然系列专辑,引领了「聆听大自然声音」的潮流。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我是台湾来的,大家不认识我,可是可能很多人认识这首歌,比认识我多,所以就用这首歌来开场自我介绍。

那我想跟大家分享我是怎么样开始进入大自然的世界,我在年代在国外念完书,回到台湾工作,进到风潮唱片,那个时候的风潮唱片主要做的音乐内容就是中国民乐、宗教音乐,还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还有台湾原住民音乐。

所以那个时候我收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我的老板告诉我说,那你要跟着一位民族音乐学者到原住民的部落,去采集原住民的即将失传的这些古调,我跟的是吴荣顺老师。

那个时候原住民大部分都是住在山林里面,所以老板说那你反正都要到山上去了,你不如顺便录一些大自然的音乐。你知道我们华人的老板通常交付给员工一项任务,希望他顺便做另外一百件,所以我也就欣然地接受了,因为路上你可能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那次我跟着吴荣顺老师上了阿里山乡,去录邹族的声音。那个时候吴荣顺老师研究到,在这个邹族部落里面还有一首对唱的歌,只剩下一个百岁的人瑞会唱。所以我们就上山下海的去把这位百岁人瑞找出来,然后要录他唱歌。这个百岁人瑞不是这一位,是后面这一位。

我们去录他唱歌的时候他非常的开心,因为他已经很久没有唱歌了。他一直唱,一直唱,唱个不停,唱了大概有七八分钟将近十分钟吧,就是不停。这个时候他那个也上了年纪的他的儿子,他就出来说,够了够了够了。他怕他爸爸唱岔了气,毕竟年纪那么大了。

可是呢,他就是不想停,一直唱一直唱,因为他太开心了,太久没有唱这个歌了。因为第一,他真的年纪很大,可以跟他一起对唱这首歌的人都故世了;第二,已经没有任何人想要听他唱这样的歌了。

我想在座的各位年轻人,如果有这样的一首音乐在线卖,你要付费买吗?要的请举手。好,那些没有举手的你们都是正常人。谢谢哦,谢谢你,等一下可以跟我联络一下。我们就觉得老人家真的唱够了,我们就叫他,好,休息一下,够了够了够了。

在当下我开始了解到,为什么我们堂堂一个有声商业出版公司老板,他愿意花那么多的钱,花那么多的时间,来制作这种不卖钱的音乐。因为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再隔两年来,这位老人家过世了,他身上的功夫就没有人会了。所以他用同样的心情,希望我可以去录大自然的声音。

那录完这个老人家以后呢,我就在想顺便录大自然的声音,怎么办呢?所以我就请教这一位邹族的青年,他当时是一个国小老师,他也是协同制作人。我说,我可以在这边哪里录到大自然的声音呢?他就想一想,问题很笼统,但是他还是很好。他说这样好了,晚上我们吃过饭我带你去山里面找找看。

所以当天晚上我们用过餐以后,他开着车子,带我在山里面绕了大概一个小时吧,然后车停下来,我们就进到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在那个地方我们等了几分钟之后,我就听到了这个声音,知道这是什么吗?我当时猜大概是青蛙吧?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我们就说这大概是青蛙吧。是什么青蛙呢?不知道。

到了一两年之后,我才从另外一个生态老师的资料里面,我知道原来这叫做「莫式树蛙」,那它长什么样子呢?也不知道。大概又一两年之后,我在野外听到这个声音,听声辩位把这个动物找出来,才知道,哦,原来它长的是这个样子的,多可爱,才那么小,三公分左右,可以发出那么大的声响,为了爱,追女朋友。

当时因为我自己其实并没有很充足的知识储备,我毕竟是个音乐人,我真的没有什么生态知识,所以在野外录音虽然听起来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可是我执行得非常失败。不过在江湖上混久了,你也会认识一些同道中人,我认识了很多生态人,所以我就邀请他们跟我一起来做这个生态录音。

过了四五年之后我们开始,收集了很多很多的,算是足够的一些声音可以来做出版了,有鸟类,有蛙类,有昆虫,有哺乳类。那然后呢,怎么出版?我们毕竟是一个商业公司,我们还是希望可以有效益地出版。

所以我就想,怎么出版呢?有效益地,让这些动物排排站吗?像这样,红嘴黑鹎、五色鸟、麻雀、青蛙,是不是觉得有点无聊了?还不到一分钟哎,怎么办?怎么可以这样出版呢?不行哦。所以,行不通没办法这样做,那怎么办呢?

我想毕竟我是个音乐人嘛,那我就把这些声音跟音乐结合好了。那怎么结合啊?想了一下,想不出来。有一个加班的夜晚,我跟同事加班嘛,你知道很累,我们就想下班以后,我们到近郊去走走、舒压,所以我们就到我们台北附近的一个温泉区,叫「乌来」的野溪温泉去泡脚。

在这个非常天然的场域里面,那是一个山谷,在那个场域里面,我们就听到当下有很多的小动物在叫。比如说有日本树蛙,日本人爱泡温泉,日本的树蛙也很爱泡温泉,有没有听到这个日本树蛙的叫声,它有一个天然的「音程」。

知道「音程」是什么吗?就是音跟音之间的距离。比如说现在我听到一个小三度的音程,接下来你可能还会听到其他的动物,现在又有一个蟋蟀进来唱歌了,所以它们之间就有一些很天然的音程存在。我把这些音程组织起来,写了一个旋律。

然后呢,我就找了这只白腹秧鸡,有没有听到「呱呱呱呱」,有没有?白腹秧鸡的节奏变成这个曲子的拍子。还有,有没有「呼…呼…」,有没有听到那个「呼」,那只叫做「褐鹰鴞」,我用它的叫声来定调。

所以这个曲子呢,是一个D小调的曲子,这是一个怪怪的调,大部分的人不会用D小调,但是因为我们要配合这个褐鹰鴞,那就写了这样的一个曲子。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完整地介绍这个曲子背后的来源,谢谢。接下来,我请了很多的很像狗叫的,再来一次,哎,就是这只贡德氏赤蛙,我请了很多的青蛙来当我的打击乐手,就不太像很多其他,只是把动物拿来当作装饰。

这只就是腹斑蛙,刚刚那个「嘚呐呐呐」对不对?所以我希望这些动物是跟我们一起参与在这个音乐里面,而不是一个普通的装饰。

那待会儿呢,我在山里面的第一次那只莫氏树蛙也要出现了,听到了吗?莫氏树蛙,它也来帮我伴奏,就来了。

那待会儿呢,我在山里面的第一次那只莫氏树蛙也要出现了,听到了吗?莫氏树蛙,它也来帮我伴奏,就来了。

接下来山羌要出现了,不是狗,是山羌哦。所以这是我开始用这样子的方式,去把这些动物的声音跟音乐结合。

做完这张专辑之后我觉得很开心,可以要发行了。我开始很认真地把这些动物歌手都写在我的工作人员名单:山羌、飞鼠、螽蟴、骚蟴、小翼鸫、黄胸青鶲……

我在讲这些名字的时候你们觉得怎么样?没有连结的对不对。所以我觉得这样怪怪的,不太对。虽然我写得很开心,但是根本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所以我就跟老板讲说,哎可不可以再给我一点钱,我还要再做一张CD。老板听到员工要钱他就,呃,花了这么多钱了!我就说服他说,是这样子的,因为我们已经有这那么多的动物了,那我们希望大家可以认识这些动物,所以我要把这些动物一一地介绍出来。

我就把这些动物的声音一个一个剪开,然后再做了另外这张声音图鉴,所以每一个动物都有一张照片,一个简单的生态说明,好搭配介绍。这样子一个套装,发行了。那这张专辑在年,很久了咯,年的9月底发行。

大家知不知道在年9月底的时候台湾发生了什么事情,9?21大地震。在地震之前我们已经规划这张专辑发行,是在9月22还是23号发行,然后地震了,然后,啊怎么办?到底要不要发行啊?嗨!咬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发行了。

这张专辑居然在震灾后的一个月,那一个月是交通中断、经济中断,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中断的一个状态里面,在一个月内,它销售了一万多张,在那么小的一个市场里面。所以那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鼓舞。或许是在震灾之后,人们更需要这样子的一个心灵的慰藉。

那这张专辑制作完了以后,我跟很多很多,更多地跟生态学者合作,做动物的生态跟音乐专辑。我很喜欢把这些动物的声音,拿来作为旋律的动机来发展,目的是希望大家可以比较容易地认得这些声音。

我举个例来讲好了,比如说这只鸟叫做「黄腹琉璃」,很明显知道为什么它叫「黄腹琉璃」哦,太容易了,它叫声是这样,有没有感觉它叫声就像音乐?下行的音阶,嘀啦啦哒哒嘀嘚,有没有?你可以唱出歌来了。

好,我再跟你介绍另外一只鸟,黄山雀。那它的旋律是怎么样呢?上行的,嗒啦哩嗒啦哩嗒啦哩哒,有没有?这一只,长笛已经开始学它唱歌了有没有?

所以就从一个这么简单的旋律轮廓,慢慢地发展、延伸,变成一个完整的旋律。你听一下,有没有?黄腹琉璃的声音出来了。这两只鸟,在台湾都是中高海拔常见的鸟,这是它们共同的特色;那还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它们两个都姓黄;第三个共同特色就是,它们唱的都是G大调,所以我可以把它们放在一个曲子里面,发展成这样子的一首曲子。

那当然它里面还有一些配唱的鸟,比如像这只黄胸薮眉,不过它的场已经过去了,我们就把它遗忘了吧。那其实像这样子大自然的声音,我们不一定要到山林野外才可以去享受、去接触得到。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有这样子的声音。

我来给大家复习一下好不好?听听看这个声音,有印象吗?是什么?蟋蟀。哎,你们很厉害。这很容易对不对?

再来一个,是什么?麻雀。哎你们真的很厉害啊!

再来,这个有点难,我不确定上海有没有这种鸟,它叫「绿绣眼」有吗?没有。

好好好,再来一个,白头翁,这个上海有是吧?

好再来一个哦,听过吧?听过哦,朱颈斑鸠,之前知道它的名字吗?不知道,所以现在我们知道了。

我很喜欢用这种方式介绍大家认识我们身边的这些小邻居、小动物。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只有我们透过这些,这是我入门的方式。说实在的,其实也是这些小动物带领我,开启了我有关于生命教育跟环境教育的一个觉知,所以我就很喜欢跟大家用这种声音的方式,跟大家分享。

那唯有我们好好地认识我们身边的这些小动物,当你认识它了以后,你的生命可能跟它有一点点小小的连结,透过这样的连结,或许你开始会有一点点关心它的生活状况,它的生活环境,也许我们会想要去保护它们的栖地。

比如说在农作的时候我们少用一点药,或者是要开发这个环境的时候,我们可以更谨慎地评估。这样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土地更健康、更永续。当我们的土地健康永续了,我们作为人的生活质量事实上也是可以提升的,这是一个双赢的状态。

很多人他会很好奇我在野外录音是一个怎么样的状态,我想请问各位,当大家到野外去踏青的时候,你们通常是结伴还是独行,结伴的多哦,我们华人就是喜欢热闹,非常不甘寂寞。但是我呢,在野外录音因为需要极度的安静,所以我通常都是独行,一个人在外面工作,野外、没伴,怎么办呢?我就是只能非常非常专注地聆听、寻找、观察。

一个人的时候,你才可以真正的自我对话,放空的时候,你会开始脑子里面有很多很多的想法,你会开始想到你人生当中的是是非非、起起落落。然后你会学到要沉淀,然后会学到要放下,然后你就会知道你就更认识你自己了。所以在那个时候,我就觉得一个人其实是蛮好的。

那在野外的时候,大家会问我,那怎么办呢,我如果遇不到一个声音怎么办?其实这真的就是野外的一个状况,你知道我们现在科技再怎么样的发达,我们都没有办法打一个手机或者是发一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jx/7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