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7.html
rlyl陪你每天认识一个新物种
(总第21篇)
好好学习天天想上
▲白头翁头部特写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鸟纲Aves
目: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鹎科Pycnonotidae
属:鹎属Pycnonotus
种:白头鹎P.sinensis(Gmelin,)
分布:亚洲东部
▲白头翁飞翔物种介绍Introduction
中文名:白头鹎(拼音:báitóubēi);
英文名:Light-ventedBulbul;
学名:Pycnonotussinensis。
白头鹎,又名白头翁,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常成群出现于山区,阔叶林,公园,树林中。性活泼,不甚畏人。属杂食性,食昆虫,种子和水果。白头鹎寿命10-15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白头翁的卵体长:长度17-22厘米
生命:10-15岁
食性:杂食性
繁殖:一窝产卵-4枚
习性:成群活动,性活泼
分布:亚洲东部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白头鹎长度17-22厘米。白头鹎额至头顶纯黑色而富有光泽,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耳羽后部有一白斑,此白环与白斑在黑色的头部均极为醒目,老鸟的枕羽更洁白,所以又叫“白头翁”。背和腰羽大部为灰绿色,翼和尾部稍带黄绿色,颏,喉部白色,胸灰褐色,形成不明显的宽阔胸带,腹部白色或灰白色,杂以黄绿色条纹,上体褐灰或橄榄灰色、具黄绿色羽缘,使上体形成不明显的暗色纵纹。
尾和两翅暗褐色具黄绿色羽缘。虹膜褐色,嘴黑色,脚亦为黑色。幼鸟头灰褐色,背橄榄色,胸部浅灰褐色,腹部及尾下复羽灰白。雄鸟胸部灰色较深,雌鸟浅淡,雄鸟枕部(后头部)白色极为清晰醒目。白头鹎有一种长得和它很像的亲戚,叫“乌头翁”,它只有头顶是黑色的,其余特征都和白头翁很类似,是台湾的特有种。
▲白头翁的腹部生态习性EcologicalHabit
白头鹎常成群出现于山区,阔叶林,公园,树林中。以果树的浆果和种子为主食,并时常飞入果园偷吃果实,偶尔啄食昆虫。春末夏初开始营巢繁殖,白头鹎在进入繁殖期后会聚集在树林上喧叫,常常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群聚的现象,到夏末秋季冬季时就消失了。
▲白头翁静立生长繁殖GrowthandBreed
繁殖期每一对白头翁会建立它们的领域,其范围面积小,巢通常筑在离地面不高的杂木林或树丛上。白头鹎繁殖期在-5月份,一窝产卵-4枚,孵化期14天左右,由雌、雄鸟共同育雏,繁殖季节几乎全以昆虫为食。白头鹎寿命10-15岁。
▲白头翁飞行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白头鹎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北至中国大陆沈阳,南至海南岛,香港,台湾,越南北部,和日本南西群岛(八重山群岛,冲绳等)。台湾亚种为特有亚种。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andTaxonomy
1、白头鹎台湾亚种(学名:PycnonotussinensisformosaeHartert,)。广泛分布于台湾各地(不包括太鲁阁峡谷南部和东南沿海),也是台湾特有亚种。
2、白头鹎海南亚种(学名:Pycnonotussinensishainanus(Swinhoe,))。分布于越南北部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与海南。
、白头鹎指名亚种(学名:Pycnonotussinensissinensis(Gmelin,))。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贵州、安徽、江苏、浙江、陕西、河南、山东、江西、广东、湖北、湖南、福建、广西与海南。
知识Knowledge
白头鹎学名:Pycnonotussinensis,由德国博物学家、植物学家、昆虫学家、爬虫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JohannFriedrichGmelin)于年命名。
▲未成年的白头翁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们无知的像个孩子......????延伸阅读:
安第斯动冠伞鸟(Rupicolaperuvianus)
双角犀鸟(Greathornbill)
rlyl
作为《rlyl的自然世界》常设专栏,每天将为你详细介绍一个动物物种!希望在这里,你能有所收获并感到快乐
From:动物世界
Editor:rlyl
关于rlyl欢迎来到自然爱好者、资深爬虫玩家rlyl的小站,这里每天都有精彩生物资讯更新,还可以随时垂询两栖爬行动物品系分类、饲养繁殖、生活习性、疾病治疗、环境造景、设备器材等一切问题,rlyl也是从新人过来的,知道新手的不易,保证有问必答!
站长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