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人的各种ldquo粄rdquo

大家都说:说粄字、吃粄食的人,就是梅州人。

粄是梅州米食中的特色,喜欢吃大米的梅州人,创造了好多让人欲罢不能的诱人米食,这些米食,被梅州人统称为“粄”。这些美味诱人的粄,从种到收到成品,全都出自双手灵巧的梅州女人。粄,是纯良淑德的梅州妇女送给梅州人最珍贵的礼物,也是最能代表梅州的地道风味。

味酵粄

用米浆制成的味酵粄,通体金黄,肉感十足。

刚出锅的味酵粄娴静地躺在小小的圆钵里,不出一声就散发着诱人的风情。想到它那柔韧的口感,香糯的味道再配上甜得独特的红味,不由得流下口水。

炸味酵粄的香味更是让人无法抵挡,即使再上火,也要咬上一口!

味酵粄切条或切块配上香菇瘦肉丁,再撒上一把香葱,就成就了一盘香气十足的快手菜,保证你吃了会上瘾!

荞粄

相比味酵粄,荞粄的造型说土气都不为过,但它土气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咬就会满口溢香的能量。

煎荞粄是要看时令的,也正因为有时令的限制,所以正值出品时间的荞粄特别好吃,哈哈,客家人的嘴是很挑的,时令菜最美味,吃货都知道~

因为要过油锅煎炸,刚刚出锅的荞粄特别香酥,让人欲罢不能!

钵粄

钵粄也叫发粄,是梅州人特有的一种节庆小吃,用米粉浆掺入红色酒糟等佐料,充分发酵倒入小陶钵蒸熟而成。蒸好的钵粄,颜色呈喜庆的红色,且粄面有笑脸般的裂缝,所以,客家人也称它为“笑粄”。

在梅州,一有好事喜事就吃钵粄,过年过节吃钵粄,有喜事降临、发财等寓意。蒸钵粄一定要“笑”,但要把钵粄蒸“笑”,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嘿嘿~

清明粄

在客家地区,每年的清明节,大家都要到野外踏青,趁便采摘些鲜嫩的苎叶、艾叶、白头翁、鱼腥草、鸡屎藤和使君子等青草,用于做青粄,俗称清明粄。

清明粄有一股特有的青草芳香,它性温可驱风祛湿,如加有使君子叶,还可驱除肠道寄生虫,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能,因而又称它为药粄。清明粄最适合清明前后湿度大的季节食用。

萝卜粄

做萝卜粄,选择材料是特别有讲究的,需用到猪肉、虾仁、萝卜丝、胡椒粉、糯米粉、粘米粉等材料。更讲究的还要将鱿鱼切丁爆香,那香味,简直无以言表!

萝卜粄做好后放凉,切厚片,然后煎至两面焦黄,达到外焦里嫩的效果,一口咬下去,萝卜的香味扑面而来!过年的时候,梅州家庭主妇都会自己动手做几盘萝卜粄,一来自己家人享用,二来送给亲戚朋友,年味就这样随着人情往来浓郁了起来。

老鼠粄

两端尖,形似老鼠,梅州人将其称为老鼠粄。老鼠粄的主要原料是粘米,以冷水浸几小时后,捞起滴干后磨成粉,然后用开水拌和,反复揉搓至适度后拧成团,即以特制的“千孔粄擦”架在面上,将粄团压在粄擦上用力来回摩擦,便可擦出每条1-2寸的粄条,掉在锅中,待粄熟浮面时捞起,置冷水中浸泡,冷却后再捞起晾干即可备用。

食用前,煮或炒均可,配上肉碎、葱花、胡椒粉等佐料,更增美味。

甜粄

过年时,梅州不少人家里会蒸甜粄,有“不蒸甜粄不过年”一说。甜粄具有厚、甜、韧的特点。

甜粄的吃法很多,可以切成小块,用油煎至全黄色,外酥内韧,香甜可口,别有风味。或切成小块蒸软吃,也可加姜用水煮,更可直接“冷吃”。

笋粄

笋粄是典型的梅州风味小吃,以薯粉作皮,冬笋粒、鱿鱼、虾仁、香菇、豆腐干、五花鲜肉等为馅料,包裹成形似饺子而大于饺子的“笋粄”,猛火蒸熟,涂抹少许香油即可食用,入口爽滑,味道丰富,口感香糯十足。

笋粄是不少人的心头好,几天不吃想得慌!

捆粄

捆粄是梅州丰顺的特色小吃,是丰顺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

丰顺捆板制作简单快捷、口味丰富、价钱实惠,在丰顺已经成为日常饮食的重要部分!梅城也有不少小店卖捆粄,经常大排长龙,可见客家人对米制品的喜爱!

仙人粄

最后一道,饭后甜点的理想选择,没错,就是传说中的“仙人粄”!

外地的朋友听到仙人粄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但一说仙人粄的别名就恍然大悟了!那就是烧仙草~仙人粄用“仙人草”熬成,是一种清凉饮料,还可以临时充饥。

农历入伏吃“仙人粄”是梅州人的习俗,据说吃了“仙人粄”,整个盛夏都不会长痱子。“仙人粄”有降温解暑之功效,且无受冷患寒之弊。

在“仙人粄”中调入蜂蜜,再洒上点香蕉露,食之清甜爽口,沁人心脾。更有食客说,仙人粄是梅州人特有的黑色而甘甜的哈根达斯!

本文转载自梅州旅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nx/64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