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有对白头翁

我的小院门口,常年四季放着一盆清水,是给鸟儿准备的。已经坚持了六年多。每天早上上班前,我都要把盆子清洗一遍,换上新水。这已经成了习惯。

鸟儿们也已经习惯了在这喝水。可以很放心地站在盆沿上,细斟慢饮。胆子大的见了来人也不躲避,似乎这就是自己的地盘。

院子里这几年鸟儿太多了,有的能叫上名字,比如麻雀,喜鹊,灰喜鹊,斑鸠,还有几种叫不上名字,比如,头上长着一大块白毛,每天早上立在枝头或者屋檐上叽叽喳喳叫的欢快,清脆悦耳,而且变着花样叫的,毛色有点灰又有点黄的那种鸟,我就叫不上名字。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说就叫它白头翁吧,它就成了白头翁了,也不知是不是。

其中有一对白头翁显然是夫妻俩。每天早上,只要有一只立在枝头喊叫几声,不一会就有另外一只从远处飞来,并立枝头,开始对唱。两只鸟挺胸抬头,你唱我和,情绪高昂,嗓音明亮,情深意浓,不知疲倦。而且不吃不喝,要是没人打搅,一个早上就在欢叫声中过去了。这两只白头翁,去年夏天就开始对我的小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紧紧围绕小院加紧活动。先是在不远的石榴上筑了一个鸟巢,随后每天就在我的小院里出出进进,蹦蹦跳跳。累了,就在盆子里喝水,枝头小憩,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这对夫妻鸟很善鸣。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有时舒缓,有时紧凑。小两口每天大量的时间投入在唱歌方面,乐此不疲,是一对很难得的高音男女生组合,我觉得比黑鸭子组合差不了多少。而且纯属天籁。因为每天免费听它两口子无处不在、不依不饶的演唱,不久,就听懂了其中的意思。

每天早上五点至六点多,是小两口登台亮相时间,站得高,嗓音亮。只有两个短促的音节—几就。声音传得很远。另一种声音是滴溜溜,滴溜溜,可以称之为溜丢。有时声音好像说走-走,那就是夫妻俩互相呼唤。还有一种声音就不那么好听了,就是非常急促的:吱吱吱吱。这是遇到危险了,互相提醒。这种声音主要出现在养育雏鸟的时间。每当遇到小猫和陌生人的时候,就这样猛叫,直到危险消除才停止。所以我后来就能根据它的声音判断出鸟儿的情绪。每当听到它吱吱吱吱叫个不停而且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急促时,我就知道两口子遇到了紧急情况,危险已迫在眉睫,就赶紧出去瞅一瞅,帮助它消除危险。如果是小猫来了,我就要把它撵走。白头翁夫妇一定要跟着我看着我把小猫撵走,这才放心地回到窝里看看儿女。

这两只鸟是去年夏天开始引起我的注意的。它俩去年生了一窝小鸟,鸟窝就在石榴树上。小鸟出窝了,小两口就把鸟窝弃而不用了,所以我没有看到小鸟长得什么样子。冬天小两口不知在哪里安家,只是仍然坚持到我院子里转上几圈。小院里有三颗火棘树,上面挂满了红红的果子,两口子就以它为食,安然地度过了寒冷漫长的冬天。

今年小两口再次在石榴树上扎了个小窝。小窝用塑料布细草结成,看样子很结实。随后两口子就开始出出进进,养儿育女。最近一段时间看见他们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歌也不唱了,嘴里老是叼着各种各样的虫子来来去去,就知道它的孩子开始长大了,食量越来越大了,两口子已经为了孩子的胃口疲于奔命了。但我又无能为力。只是希望孩子快快长大。

今天早上五点多天还未亮,正在熟睡之际,忽然一阵狂风暴雨骤然而至,雷鸣电闪,大雨如注。我醒来已经六点多,站在二楼窗台往院内观看,只见这对小夫妻正在院子里的石桌上扑棱着翅膀,吱吱的叫个不停,听声音很紧张。我顺着白头翁的目光看去,似乎看见茄子苗上有一个灰蒙蒙的什么东西,小两口冲着它叫个不停。我下楼,走到院子里,两口子看见有人,叫的更加急促,甚至冲着我飞过来,似乎要啄我的脑袋。看来她的儿女就在附近,要不然它不会这么紧张的。我踩着雨水,跑到茄子苗跟前,细一看,那片小小的灰蒙蒙的小东西竟然是一只小鸟,我忽然明白了,这就是小夫妻的孩子吧。只见小鸟未曾丰满的羽毛上满是雨水和泥水,正冻的浑身颤抖,缩成一团。我把手伸到它跟前,它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此时白头翁小夫妻竟直接飞到我跟前的树枝上,叫的更加剧烈,似乎害怕我伤害它的孩子。我把小鸟握在手心,从裤兜里掏出餐巾纸,擦拭小鸟身上的雨水,小鸟一动不动,任我摆布。水擦干了,就躺在我的身心,很舒服地迷上眼睛。稚嫩的小黄嘴紧紧闭着,小眼睛滴溜溜乱转,一点也不害怕,而且萌态十足,看得人心疼。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我瞅着它,不忍释手。但架不住它父母叽叽喳喳,吵的心烦。我很能理解那一对夫妇此时此刻的心情,就把小鸟放在最近的一棵树枝上。但小鸟的小爪子一直紧紧抓住我的手心,不愿离开,最后迫于它父母的压力,还是放他而去。

它父母显然轻松了许多,立即飞到小鸟跟前,前后左右围着团团转,脑袋和脑袋蹭了一会,十分亲昵。就在我转身离开的时候,突然发现树根底下还藏着一只小鸟,哆嗦成一团,我赶紧拾起来,又擦洗了半天,和前一只小鸟一起放在树上。老白头翁夫妇这下大喜过望,一家四口站成一排,立在树梢,好奇地望着我,目送我离开。

早上上班时,一直惦记着那两只小鸟。我猜测,今天早上那一顿风狂雨骤,不知怎样吓坏了白头翁一家四口,那两只小鸟一定是从鸟巢里甩出来跌在雨水里的,小鸟一定吓破了胆。

想的时候,我就到百度上查一查,这种鸟到底是什么鸟?试着输入“白头翁”一词,查看图片,嘿,我还真说对了。院子里的小两口和图片上的白头翁一模一样,果然就是白头翁。

白头翁,学名白头鹎(音:bēi)(学名:Pycnonotussinensis,英名:Light-ventedBulbul或Chinesebulbul),又名白头壳仔(台语),是雀形目鹎科小型鸟类,为鸣禽。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冬季北方鸟南迁为候鸟,台湾亚种于台湾为留鸟,平均寿命约10到15年。白头翁常见于东亚,台湾宜兰平原,中国大陆则是在长江南部的大多地区,性活泼,不甚畏人。食昆虫,种子和水果,属杂食性。白头鹎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是农林益鸟之一,值得保护。

看到此处,心中一喜。原来白头翁生活在长江一带,现在竟然现身于运城。小时候常听说白头翁,却无缘相识,没想到现在近在咫尺,可睹可听,成了街坊邻居。我看他每日往来,悠闲自在。或翱翔于蓝天,或静卧于枝头;或高歌吟唱,或低声溜丢;忙则尽心竭力,抚育儿女,闲则游荡四海,极目骋怀。以自由之身,徜徉于四野,叹羡不已。不似我等虽有心而不能言,虽有欲而不能纵。终日为衣食功名,奔波劳碌,自怨自悔却一无所获。不由得叹息一番。

因惦记着小鸟,中午专门回家探望,看见那两只小鸟仍然站在枝头。树叶上散落的阳光撒在小鸟的身上,两只小鸟紧紧地依偎在一起沐浴阳光,闭着眼睛睡觉。不一会,两只大鸟回来了,嘴里叼着虫子,落在枝头,小鸟立即清醒,张大了嘴巴,父母把食物喂进孩子的嘴里。绿叶成荫,凉风细细。

过于温馨的画面,看的人太感动。遂记之。

刘纪昌

如若喜欢谢谢赞赏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
怎么样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tp/31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