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鸟韵

“啾...啾...”,远远的树梢上传来了小鸟们欢快的鸣叫声,仿佛在说:秋天来了秋天来了。跟往常一样,我端着装有-mm长焦镜头,3.7公斤重的相机,沿着河边熟悉的小路寻找着拍摄目标,感觉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树上的叶子开始变黄了,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被染成了嫩黄间绿的颜色。正在专注寻鸟的我没有心情停下来欣赏初秋的美景,而是顺着鸟鸣的方向,凭着目测和经验在辨别目标发声的位置,很快目标被锁定了。我悄悄地向小鸟站立的那棵大树靠拢,轻轻地,慢慢地,一步,二步,三步......,终于,小鸟们进入了镜头的可摄范围,立刻停下脚步,选好角度,后脚半蹲,举起相机,透过取景窗准确地找到目标,半按快门对焦,看清楚了,是几只白头鹎(bēi)。还等什么,开拍吧,我果断按下了快门,“吱...吱...”,几句清脆而急促的叫声就在快门按下的瞬间响起并渐渐远去,这些警觉性极高的家伙们感觉到了危险,毫不留情的飞走了。唉,林鸟就是这么难拍,不是藏在树林里让你找不着,就是在你找着它的时候飞走,没关系,对于拍鸟来说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忙了许久有些疲惫了,还是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

悠闲地躺在草地上,望着淡蓝淡蓝的天空,去年冬天在这里拍鸟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那是一个没有下雪日子,浏阳河畔寒风凛冽,河边的许多树木被寒冬摘去了最后一片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随着呼呼的北风无序的摇摆,这时候,从远处山林里飞来了一群来河边觅食的小鸟,稀稀散散停落在离我不远的树枝上,吱吱喳喳叫个不停,这些可爱的小家伙转动着它们的小脑袋东张西望,四处寻找着它们的食物,完全忽视了人的存在。由于没有了树叶的遮挡,小鸟们完全裸露在镜头之下,哈哈,真是苍天不负苦心人,天赐的良机终于来了,一阵狂喜之下,按下快门捕捉美景了。

上面枝头上的小鸟就是我在前面提到过的白头鹎,也叫白头翁,白头鹎是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有黄绿色纵纹;爱吃多汁的植物果实,杂食性;喜欢鸣叫,鸣声婉转多变;经常3-5只至10多只小群活动,冬季有时聚集成20-30多只的大群,性格活泼,多在灌木和小树上跳跃,飞翔在相邻树木之间,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

拍下几张照片后,我惊喜的发现,混在这群白头鹎里的居然还有椋(liáng)鸟,椋鸟属雀形目椋鸟科,体长16.5-42公分,嘴微下曲,翼长而尖,腿和脚粗,主要为黑色,有金属光泽。椋鸟是吃昆虫的能手,是害虫的天敌;它们喜欢结群,叫声嘈杂,在飞行或栖息时喋喋不休;椋鸟还是“口技演员”,它们不仅能学其他鸟的叫声,还能模仿青蛙、小马以及汽车喇叭甚至人的声音。现代作家刘白羽先生在作品《樱花》中写到:“有两只椋鸟,那样安闲自得地,在那儿轻轻地踱步。”在湘东地区林鸟大家族里,椋鸟有着比较高的颜值。

当然,小鸟们不是摆拍的模特,不会乖乖地等着你去拍它们,它们生性好动,喜欢嘻戏打闹。别看它们的个头小,飞行的速度可不慢,最值得一提的是它们的飞行姿势很帅气,起飞时能瞬间从树枝上腾空而起,急速飞向高空,瞧瞧,那矫健的身姿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力量;

栖息时,它会用秋风扫落叶般的洪荒之力舞动乌黄发光的翅膀,从高处俯冲下来,快似一道闪电,在降落的一刹那,迅速伸出坚利的双爪准确地抓向枝干,动作干脆利索,一气呵成,没有丝毫闪失,这大鹏展翅的招式简直会帅爆整个朋友圈了。

在这次拍摄中,我尝试着改变把鸟拍实的风格,通过借鉴中国花鸟画写意和水墨画的一些技法,结合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的拍摄手法来突出和表现鸟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生态环境美好的创作主题。

鸟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害虫的公敌,是人类的好朋友,摄影人在拍鸟的同时更要爱鸟护鸟。人、鸟、大自然和谐共处,善莫大焉。

敬请







































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好
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tp/3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