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卡那霉素的阻断发现茵陈蒿汤保肝的作用

北京哪有看白癜风的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中医药虽以辨证论治和气血阴阳等中医概念解释和指导临床实践,但究其本质,仍然是药物成分与体内靶点的相互作用,因此在目前中西医结合的医疗环境中,中西药合用时发生相互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临床医生应重视这一现象,利用这一崭新的机会,在临床中仔细观察西药与中药同用时的效果,既取长补短,又可加深对中医中药的认识,以期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更好的发挥各自作用。

下面一个案例就是很好的展示,通过卡那霉素对茵陈蒿汤保肝作用的阻断发现茵陈蒿汤的作用机制:

男性,29岁,X年11月就诊

现病史:X年11月初,低热伴小便颜色加深,症状持续数日后自行消失,10余天后患者出现严重乏力,食欲全无,未经治疗,症状逐渐加重,遂于11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提示严重的肝功能损害,有急性肝衰竭风险,医院。

既往史:无肝功能损伤史,X-1年的肝功能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均正常。无长期服药史。有大量饮酒史,15年来每天酒精摄入量超过克。无家族性肝病史。

辅助检查:甲肝、乙肝、丙肝、戊肝、EB病毒、巨细胞病毒均为阴性,自身抗体检查(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均为阴性。

诊断:不明原因急性重症肝炎,酒精性肝病不排除

治疗经过:入院时患者出现1度肝性脑病。上腹部CT平扫见下图a,提示肝萎缩,大量腹水。

针对肝衰竭使用新鲜冷冻血浆输入(FFP)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疗法。为防止肝性脑病加重,自入院起每天服用乳果糖18克和卡那霉素mg,肝性脑病未加重。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很快下降。但凝血酶原时间(PT)未改善,总胆红素仍上升。X+1年1月4日开始服用熊去氧胆酸每天mg。X+1年1月6日开始静脉输注美能每天80ml,并口服茵陈蒿汤颗粒每天7.5g,但PT仍波动在40%-50%,黄疸加重。

考虑卡那霉素对肠道菌群的抑制,可能会对茵陈蒿汤中的栀子苷在肠道内转换成活性成分栀子苷元的过程产生抑制,X+1年1月26日停用卡那霉素。随后总胆红素开始下降,PT逐渐上升,并于X+1年3月6日停用FFP。X+1年4月中旬的上腹部CT平扫见上图(b),提示萎缩的肝脏增大,特别是高密度区。患者X+1年5月31日出院。治疗经过见下图。

讨论:

此例为不明原因急性重症肝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均提示预后很差,现代医学治疗措施已较完备和及时,但收效甚微。

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是《伤寒论》中治疗湿热阳黄的名方,“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现代研究发现,茵陈蒿汤有抑制肝细胞凋亡,促进胆汁酸和胆红素代谢的作用。

对此例患者从中医角度施以茵陈蒿汤,形成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却收效甚微。根据文献报道,茵陈蒿汤的主要成分包括栀子苷(geniposide)、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烯(capillene)、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等。其中栀子苷需要在肠道菌群作用下水解为活性成分栀子苷元,后者具有保肝利胆作用。临床医生猜测是否由于为防治肝性脑病,抑制肠道菌群的卡那霉素阻断了肠道中栀子苷到栀子苷元的转换过程,故停用卡那霉素,随后患者病情的好转证实了这一猜想,提示茵陈蒿汤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栀子苷元。

案例来源:MakotoA,OsamuY,KenichiF,etal.AcaseofsevereacutehepatitisofunknownetiologytreatedwiththeChineseherbalmedicineInchinko-to[J].HepatologyResearch,28():-

小广告一则:大家看了我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tp/5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