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阴道炎的治疗用药方案,各国指南的建

妊娠时,女性体内雌、孕激素明显增加,再加上阴道内糖原合成增加、分泌物增多、阴道酸碱度改变以及妊娠期本身免疫抑制等原因,孕期感染阴道炎的几率大大提高。

但是很多孕妈担心孕期用药会对胎儿造成影响,选择忍受。

其实,妊娠期阴道炎除表现为外阴、阴道不适外,还可引起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早产、低体重儿、产褥感染、母婴垂直传播等一系列母儿并发症,故应重视及时治疗。

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假丝酵母菌(念珠菌)属胃肠道和女性下生殖道的正常共栖菌,在妊娠期妇女中检出率约为10%。

研究发现妊娠末期25%~30%的孕妇可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白色念珠菌,其中70%~85%可传染给新生儿。

目前抗真菌治疗主要是针对致病菌的药物治疗,妊娠期用药需特别注意其安全性。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推荐的方案为:

咪康唑mg每日1次、连续3d,或mg每日1次、连续7d;

克霉唑mg1次或mg每日1次、连续10d;

制霉菌素10万单位每日1次、连续10~14d。

其他国内的相关指南指出:

妊娠妇女不能应用口服药治疗,推荐采用局部7d低剂量唑类治疗方案,如咪康唑栓剂~mg或克霉唑片剂mg,每日1次,共7d。

美国CDC《性传播疾病治疗指南》也指出,对于妊娠期妇女,只能给予局部应用唑类治疗7天的给药方案。

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V)

妊娠合并BV的发病率为10%~30%,可直接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包括自然流产、早产、足月前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子宫内膜炎、剖腹产后切口感染及围产儿并发症。

因此,对有症状及无症状的高危孕妇(有胎膜早破、早产史)均应行BV筛查和治疗。

中华医学会《细菌性阴道病诊治指南(草案)》给出的治疗指征为“有症状的患者、妇科和产科手术前患者、无症状孕妇”。

即妊娠期不管有无症状只要诊断明确均需治疗,相应的治疗方案为:

1

首选方案

甲硝唑mg,口服,每日2次,共7d;

2

替换方案

氯洁霉素mg,口服,每日2次,共7d。除此外,尚需要随访治疗效果。

美国CDC年发布《性传播疾病治疗指南》则建议所有有症状的BV均需治疗。

1

首选方案(3种方案可任选其一)

(1)甲硝唑mg,口服,每日2次,共7d;

(2)0.75%的甲硝唑凝胶,5g,阴道用,每日1次,共5d;

(3)2%克林霉素乳膏,5g,睡前阴道用,每日1次,共7d。

2

替换方案(4种方案可任选其一)

(1)替硝唑2g,口服,每日1次,共2d;

(2)替硝唑1g,口服,每日1次,共5d;

(3)克林霉素mg,口服,每日2次,共7d;

(3)克林霉素胶囊mg,睡前阴道用,每日1次,共7d。

加拿大妇产科学会于年8月发布的《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炎的筛查和管理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为:

甲硝唑mg,口服,每日2次,共7d;或克林霉素mg,口服,每日2次,共7d;不推荐局部(阴道)给药。

需要指出的是,妊娠期间是否推荐甲硝唑(替硝唑)治疗一直存在争议。

国内厂家在甲硝唑的说明书中均标注为“妊娠期禁用”。

但其在FDA的药物妊娠分级中为B级,即动物实验证实无害,未经人类早孕期实验证实的药物;新近的相关研究结果也不完全一致。

基于目前国内的医疗环境,为了保护医患双方的权益,最大程度避免纠纷,建议妊娠期应用甲硝唑(替硝唑)需执行知情选择原则。

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

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者可出现白带增多,呈黄绿色或灰黄色,伴有臭味,严重者白带混有血液,还可出现外阴瘙痒、灼热、疼痛、性交痛、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硝基咪唑类是目前已知唯一可有效治疗滴虫感染的药物。

中华医学会给出的治疗方案为:

1

推荐方案

甲硝唑2g,单次顿服;或替硝唑2g,单次顿服;

2

替代方案

甲硝唑mg,口服,每日2次,连服7d。滴虫阴道炎经常合并其他部位的滴虫感染,故不推荐局部用药。

另有研究显示,替硝唑在微生物学治愈和临床症状缓解方面效果相当或优于甲硝唑。

此外,应同时治疗性伴,治愈前禁止性生活。

妊娠合并衣原体性阴道炎

衣原体感染后多数患者无症状,妊娠期感染后常无明显症状,病原体多为沙眼衣原体。

中孕期、多次妊娠及年龄轻是感染衣原体的高危因素。

妊娠期衣原体感染可引起流产、早产、胎膜早破、死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结膜炎、新生儿肺炎甚至新生儿死亡,同时产褥感染和经阴道分娩者子宫内膜炎发生率增高。

故许多学者提出孕妇在孕36周时应常规行沙眼衣原体筛查。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案为:

红霉素mg口服每日4次、7d;

另外也可选择红霉素mg口服每日4次、14d;

或琥珀酸乙酯红霉素mg口服每日4次、7d;

或琥珀酸乙酯红霉素mg口服每日4次、14d;

或阿莫西林mg口服每日3次、7~10d。

妊娠合并支原体感染

妊娠合并支原体感染可通过母婴宫内传播引起胎儿感染、绒毛膜羊膜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流产、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肺炎和产褥感染等。

其中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最常分离和引起母婴感染发病的病原体。

治疗UU感染首选红霉素mg每日4次、连续7~14d;或阿奇霉素0.5g每日1次、连续3d;或罗红霉素mg每日2次、连续7d。

MH感染首选克林霉素0.3g每日3次、连续7~10d。

声明:文章系本平台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当然欢迎您分享到朋友圈!供稿请发送邮箱:diyi_fuchan

ibabygroup.cn来源

妇儿中心

本周精选

长按识别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tp/53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