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朔梅浴花

  四季雨露阳光,催开二十四番花信。如果你到过奉贤,始信这农谚不虚。

  在这片土地上,鲜花衔接了次第的季节。若论主流,探梅,要数星火的四季森林公园;观桃,自然想到光明村的桃林。而在不同的赏花季节里,要数庄行镇的油菜花最出名。

  四月,或阳光煦暖,或柔雨飘飘。微风像打葵扇的祖母,扇起点点油菜花的星火:两朵,三朵,顷刻间蔓延成一大片花的海洋,火的世界。蜜蜂彩蝶来了,观花的人们络绎不绝地来了。

  雨落在小河、沟渠内,激起的是酒窝似的雨花;撑开的朵朵晴雨伞,是流动的伞花;孩子们的笑脸,那是天底下最烂漫的朝花。燕歌,蛙鸣,莺啼,情侣间的喁喁细语,交汇成无形有声的心灵之花。

  其实,这各年龄段的看花人,何尝不是盛开在不同年代的花呢?他们把人事代谢,装点得天衣无缝。

  懵然间我觉得,所有来到这里的人们不是在看花,是沐浴在花海里。

  可不是吗?烂漫季节盛开的,又何止是菜花呢?在农家屋前宅后,在勾芡出水、小荷露尖的河边,梨花白,桃花红,紫云英如挂虹;马兰紫,荼花浓,蒲公英舞天空。还有无数叫不出名姓的花草,也许算不得名贵品种,却用自己的色彩擎起蕾朵向春天张扬姿态,向赏春的人们挥手致意。

  这一切,与火旺的油菜花交相辉映。你能分得清是人在看花,还是花在看人?

  农谚说:不行春风,哪得夏雨?没有春播,何来硕果?适彼十月长假,我们裹挟在络绎的人流间去田间郊游。清风徐起,天高地迥。空蒙的鸽哨滑过明丽的天宇,浮躁的心顿时宁静下来。

  放眼四野,稻浪婆娑。风过处,飘来缕缕稻花乳香。掐一粒青涩的稻谷放在嘴里品咂,温润的乳浆会唤起你童蒙时的记忆,心底油然涌起在母亲怀里的安适感。阳光里,饱绽的棉朵在赭青色枝叶的衬托下,银白而肉感,如襁褓中的婴儿温馨恬静,惹人爱怜。篱笆旁的扁豆花紫了,宅院后的芦菽红了,红扑扑的柿子撩开稠密的枝桠,像刚更事的调皮姑娘朝村口张望。枣树上,白头翁摇响无数铃铛,田埂边的野蓼正等待人们采撷酿酒。

  奉贤世纪森林公园内,一拨花农正栽种菊花、一串红。那曾在田间劳作的粗朴的脸熠熠生辉,戴在他们头上的草帽像一盘盘盛开的向日葵。其中的阿根伯是我同乡,他土实的名字里有一个“根”字。土地征用了,他们也镇保了,但根还在。问他累不累,他说做了一辈子农民,惯了。不种庄稼,骨头像要生锈。揽了份侍弄花草的活,还是与土地打交道,也算老本行,我满足的。

  他问我,看到这里现在多漂亮了吗?春归有蜡梅、绿萼梅、大红梅、玉蝶梅、洒金梅;望夏有红牡丹、绿牡丹、紫牡丹;秋去有雏菊、金鸡菊、波斯菊、野菊;入冬则有乌桕、冬珊瑚、女贞的果实,或深红或青紫,把肃杀的季节打点得活泼泼呢。

  阿根伯目光点燃的无数菊花、一串红、木槿花、葱兰,果然像斑斓的地毯铺展开来,铺往海天相接处,也铺向很多人心里。在奉贤,栽花、培土、浇灌,然后,跃入这无边的花海,洗一场从身体到精神的花浴。

  浴花归来,梦也是香的。

(刊于年4月15日解放日报朝花版)

点击下面链接,可读部分“朝花时文”近期热读文章:

四月老港,上海又一个美好之地的花语和食梦

最后一次上海行,他站在雨里20分钟,挥手……

那个年代的上海服饰之“小脚裤”与“懂经鞋”l管继平

一流作家常读三流作品

刘诚龙

张爱玲最扎心的马路是哪一条?

余文

海棠和紫藤

肖复兴

恰似“无问西东”,少女陈小滢在烽火中写下的一封血书l张昌华

老房子里,闻香而醉

李宗贤

王蒙:中国文化自信,是从善如流的自信

苏东坡的“不随”l刘鹏飞

这是“朝花时文”第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wbb

jfdaily.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tp/6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