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诗圣杜甫困守京华之际,生活异常艰辛。一天早晨,杜甫喝下一碗两天前的剩粥,不久便呕吐不止,腹部剧痛。这时,一位白发老翁路过他家门前,向他询问完病情后说道:“你稍待片刻,待老夫采药来为你治疗。”之后采摘了一把长着白色柔毛的野草,将其煎汤让杜甫服下。数日后痊愈。于是,杜甫将此草起名为“白头翁”,以表达对白发老翁的感激。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 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别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猫爪子花等等,分布在中国的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黑龙江等省的山岗、荒坡及田野间。 《唐本草》记载道:“白头翁,其叶似芍药而大,抽一茎,茎头一花,紫色,似木堇花,实大者如鸡子,白毛寸余。正似白头老翁,故名焉。 中医认为,白头翁味苦,性寒,能泻胃与大肠邪热,其根状茎入药,用于治疗痢疾。 由肠胃热毒积滞而引起大便带脓血、血多脓少、腹部疼痛、大便频繁时,可用本品清除大肠邪热,通利大肠积滞。常与黄连、黄柏、秦皮、木香、槟榔、白芍等同用。 此外,白头翁配地榆、槐花炭、黄芩炭、炒槐角等,还可用于因大肠有热而引起的大便、痔疮出血等症。黄连、白头翁均能治疗痢疾,但黄连清热兼能燥湿,对湿热痢效果较好,白头翁主清大肠血热,对热痢下血效果较好。临床应用: 一、白头翁汤(《伤寒论》)主治热毒痢疾。白头翁15g,黄柏12g,黄连6g,秦皮12g。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方中白头翁为君,以其归大肠与肝,味苦性寒,能入血分,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二、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金匮要略》)主治产后热痢。白头翁15g,甘草6g,阿胶6g,秦皮9g,黄连9g,黄柏9g。上药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内服令消尽,分温三服。方中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温馨提示:白头翁虽然对痢疾有良好效果,但若下痢已久,元气已衰,脾胃欠佳者不要使用白头翁,必需用时也要在白头翁汤基础上加入党参、白术。责任编辑:街son素材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