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作家第51期散文白头翁糍带

三连一下,春节我们一起防疫

春暖花开时节,田野里的白头翁已长得苍苍茫茫,村妇们在冬天里翘首期盼的白头翁,在正月末就长有约摸一拃高,于是,勤快的村妇们喜上眉梢,不约而同地三人一扎、五人一堆,忙着采摘白头翁,然后满载而归,喜气洋洋地急着要做白头翁糍带。我每年这个时候都饱尝了白头翁糍带,因此与白头翁糍带结下了不解之缘。

家乡人包糍粑有几种做法,其中一种是把蒸熟了的糯米放在木臼里舂,舂粘后放在竹箨里压扁,这是通常所说的糍粑;第二种是用糯米浸水后碾成粉末,搅水成糊状,掰成半个拳头般大小,放上肉馅,然后用芭蕉叶包上蒸熟,这种糍粑叫糍带。白头翁糍带就是用白头翁剁碎捣糊,拧去汁液后,用掉烂了的残渣与糯米搅和,芭蕉叶包上蒸。这就是白头翁糍带。

白头翁糍带柔润味甜,非常好吃。在我的记忆力里,白头翁糍带是我们的充饥的美食,因为我家在集体时候都是有名的超支户,当小学教师的父亲和种地的母亲供养我们兄妹6人,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全靠母亲挣工分分到的口粮,只能糊口半年,而且每年都超支多块钱,要交完超支款才分到口粮,父亲把每月36块钱的工资掰作几分用,都无法交足超支款。眼看着少得可怜的口粮放在仓库里发霉,母亲很痛心,常常在暗地里流泪。眼看就要揭不开锅,母亲只好厚着脸向要好的余粮户求情,向他们对扣,分期分批支付超支款给他们。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得以领到口粮。为了节省粮食,母亲常在春节刚过,就领着我们到田里捡白头翁,用来搅拌做糍带,好让子女充饥;把多拣到的白头翁晒干,藏在阁楼上留着以后做糍带。就这样,白头翁糍带在我们家从不间断,每天上学时,母亲把热乎乎的白头翁糍带往我书包里塞几片,在机场咕噜时它使我看到了希望。当下课钟声在校园里当当地响起时,我第一个动作是偷偷地把手伸进书包,抓紧一片糍带,等待老师一声“下课”口令后,第一个冲出教室,在无人注意时一闪身地躲进无人可见的角落虎咽狼吞起来,然后抹干净嘴巴装模作样回到同学堆里与同学们一起嬉戏。然而说话时嘴里留有的白头翁香味吹向同学们,无意中透露了秘密,久而久之,同学们都知道我又有口福了。在这个时候,同学们吁嘘声跟着四起,一半是取笑一半是羡慕,我常为此一面脸红一面自豪。在半饥不饱的时代,白头翁糍带使我得以果腹,支撑着我有足够的精力学习,并且学习成绩一路领先,我不能不感激白头翁糍带对我的特别恩赐。

其实,不仅是我们贫困家庭这样做,就是当时算是富有的家庭也常去摘白头翁来做白头翁糍带。在乡间流传这样一句话:“白头翁糍带稍差,艾叶糍粑带好吃。”殊不知,白头翁糍带才好吃,艾叶糍带稍差却才是真谛。据老人说,尤其是白头翁拌糯米做成的糍带,柔软且富有韧性,味道鲜美外,还具有治疗腰酸背痛、强身健骨之效,因此受到村民们喜爱。难怪乎村民们对它那样钟情呢。

近年来,村民们吃腻了肉,生活也“返璞归真”了,想吃“野味”,白头翁糍带自然成了人们的美味吃食,一有空,叨念着包白头翁糍带。为了一年四季都有白头翁拌做糍带,村民们把拣到的白头翁晒干收藏好,等到要包糍带时拿出适量的份儿来做,因此春天里的田野上,妇女们拣白头翁成了一幅田园风景美图;无暇拣到白头翁的家庭,便到市场上购买。最近一个集市日,我在宝圩农贸市场上看到几位村妇每人一麻袋的白头翁摆卖,顾客们把她们围得水泄不通,讨价还价声把我吸引过去。我问一位顾客:“一斤卖多少钱?”她吐了吐舌头,伸出三个指头:“三块。”我没想到村前村后的田野上遍布的白头翁,当年吃它还被人取笑,如今还这么值钱。

正月最后一天,家乡人习惯称为“年尾”,家家户户都包糍带,而白头翁糍带是不可缺少的一种。今年的“年尾”,我又一次吃到了白头翁糍带。当我还未剥掉糍带皮,一股馨香先是扑鼻而来,令我思绪万千。面对白头翁糍带,我思绪像断了线的风筝,穿过时间的隧洞,飞到了童年时代,重温童年生活,感受白头翁的恩泽。我真的感谢白头翁,是它给我比别人多了一份不可多得的财富!

END作者简介

李建勤,男,壮族,籍贯广西大新。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崇左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小说、散文和摄影作品散见各级报刊。

END/2/28

主办:大新县作家协会

主编:木力

副主编:婉儿飞歌

征稿范围

各类原创小说、散文、诗歌、随笔、故事、杂谈、优秀学生作文及文艺时讯等。

投稿要求

所有稿件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套改他人文章。投稿前自行审定,杜绝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编辑有权修改稿件,投稿即视为同意修改。投稿时随原稿附上作者个人简历、照片和手机号码。文章标题三号黑体字,内文小四宋体字。

投稿方式

稿件、个人简历和照片一并发至投稿邮箱:dxzj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vx/7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