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形似酒卮ldquo栀子rdquo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5656376.html
花形似酒卮——“栀子”

栀子,又名“卮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木草纲目》曰:“卮子叶如兔耳,厚而深绿,春荣秋瘁。入夏开花,大如酒杯,白瓣黄蕊。随即结实,薄皮细子有须,霜后收之。”此段记录描述了栀子从展叶、开花到结实的各个形态,因其花形似酒卮而命名为栀子花,故果实同名,为栀子。

果实可于霜后采摘,经加工炮制后为药用栀子,呈长椭圆形的干燥果实,表面深红或红黄色,气微,味淡微酸而苦,性苦、寒,归心经、肺经、三焦经。主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属于清热泻火药。

据现代药理实验证明,首先,栀子的水提取液及醇提取液注射家兔,可促进家兔胆汁分泌,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其次,当小白鼠皮下注射栀子流浸膏,则可使自发活动减少,表现出明显的镇静作用,且栀子煎剂和醇提取液均可达到持续性降压的效果;同时,栀子水漫液在体外实验中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起到抗菌抗炎效果;栀子煎剂尚可具有泻下、保护消化系统等功效。

基于以上的药理研究及古代医家对于“卮子”的使用记载,栀子此药,主清热,泻火,凉血。当用于热病发热,心烦不宁等症时,在气分证初期可配合豆豉,如属实热火证可配合黄连;因其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与生地、侧柏叶、丹皮配伍用治血热妄行,与菊花、石决明配伍治目赤肿痛,与黄连、连翘、银花同用治疮疡肿毒,还可用于治热毒、实火引起的吐血、鼻衄、尿血等症;与黄柏、茵陈蒿同用可治湿热郁结所致黄疸;当生栀子研磨后与它药调服,可消肿活络,为民间常用的“吊筋药”。

山栀子,轻清上行,既可泻肺火,又能泻三焦火,还能清心热,故谢师常用山栀子治热病心烦不得眠,身热不扬,易燥易怒,可清气分和血分热,多与豆豉配伍,苦辛相济,透泻郁热,泻不伤正。须注意的是,栀子生用易作吐,故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应慎用,或炒制后用。

图文:YPP

排版:WYG

审核:LHT

“全国名老中医药谢晶日传承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vx/91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