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学反映说,最近晚饭后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雁栖湖校园里散步时,会听到一些奇怪的叫声
一个声音仿佛在叫:
“我要!我要!!我要……”另一个声音仿佛在叫:“光棍好苦,快快割谷,onemorebottle……”然后,好多好奇的同学会跑到树下去看(包括果果),但是眼珠子都瞪出来了,还是啥都没看到(也包括果果),只好悻悻而去。
秒变正经脸,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鸟就是四声杜鹃。
图片来自《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档案四声杜鹃(Cuculusmicropterus)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俗名:布谷鸟子规“micropterus”意为“小翅膀的”,可能指其停歇折翼时次级飞羽长度只有初级飞羽的一半长这一特征。图片来自“鸟网”你没看错,就是这个长得像鸽子的鸟。
由于其独特的四声一度的叫声,即使没看到它真身也能通过声音认出它。杜鹃属的一些鸟类在中国俗称“布谷鸟”,比如大杜鹃(C.canorus)的叫声就是两声一度,听上去和“布谷,布谷”神相似。无论是听成“光棍好苦、快快割谷、onemorebottle”,还是英语里杜鹃属鸟类的俗名cuckoo,中文里杜鹃属鸟类的俗名“布谷”,都是这些鸟类独特叫声的拟声词。在四川、重庆地区,大家叫它“豌豆包谷”,据说在广东大家叫它“家婆打我”,也是因为叫声和当地方言的一些字神相似。
另一种叫成“我要!我要!!我要!!!”的就是噪鹃。
图片来自《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档案噪鹃(Eudynamysscolopacea)鹃形目杜鹃科噪鹃属图片来自“鸟网”
它和杜鹃属鸟类一样有树栖性,生性极其隐蔽,很难见到,但是叫声却独特而响亮,安静的环境下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能听到,这聒噪的鸟儿便背上了噪鹃的名字。说起杜鹃,大家一般不会想到鸟,而是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属植物。关于“杜鹃啼血”有这样一个典故: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会发现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一些植物在花瓣内侧有深红色的斑点,恰似杜鹃鸟啼出的血。
常用作园林绿化的锦绣杜鹃(Rhododendronpulchrum)以后见到杜鹃花时,别可忘了藏在树上大声喊着“快快割谷”的四声杜鹃!
档案喜鹊(Picapica)雀形目鸦科喜鹊属喜鹊作为蓝星人最好的朋友之一,适应性强,分布十分广泛,在校园里也是最常见的鸟类之一,很容易观察到它的身影。如图为国科大雁栖湖西校区大草坪上喜鹊在偷喝水。
图为喜鹊的飞行姿态。黑白色的配色,翅和尾羽带一点蓝绿色金属光泽。胸前黑色的羽毛像是一个围在脖子上的黑色餐巾,随时准备开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不,无枝可依的喜鹊,停到了东校区学生礼堂上。傍晚时,果果常见一群群喜鹊或三两只乌鸦一波一波地在学校上空从南向北飞去。早上日出时分,它们又会从南向北飞回来。
随着天气逐渐热起来,最近校园里也出现了白头鹎(bēi)。
翅橄榄绿色,幼鸟头橄榄色,老鸟的眼睛后方有一片区域有洁白的羽毛,故得俗名“白头翁”。
档案白头鹎(Pycnonotussinensis)雀形目鹎科鹎属俗名:白头翁
白头鹎杂食性,常在树上成群结队吃果子,也会在树冠顶端等待捕食昆虫。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它在水面上方施展“悬停大法”,捕食水面上方的小飞虫。
悬停捕食中的白头鹎
无独有偶,在植物界中也有一个白头翁,它就是毛茛科白头翁属的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它的花把黄紫色的配色发挥到了极致,当看到它的果序的时候,它叫白头翁的原因就不言而喻了:在每一个果实上,宿存不凋落并带有长柔毛的长长的花柱,看上去就像一根根白色的头发,所有头发合在一起组成的果序就像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翁。
我才不会告诉你——这个白头翁在学校周围的山上和长城脚下就有呢!
话说果果有点好奇,用你们家乡话说光棍好苦是什么样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