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治好疾病,
不难于开方,而难于诊断!
如何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
01
问寒热
原文第7条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即判断疾病阴阳可看是否有发热,有发热多为阳证,无发热多为阴证,故临床诊病先别阴阳,欲别阴阳,先问寒热。
太阳病一般为恶寒发热同时并进。
少阳病的热为往来寒热,恶寒发热的交替出现。
阳明病一般为但热不寒。
三阴病常不发热,但临床上也会有发热的情况,例如在兼表证的时候,像太少两感证“病人反发热,脉沉者”;
还有脏病返腑,如厥阴病出现“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另外还有真寒假热,例如通脉四逆汤证等为假热,故一般来说三阴病是不发热。
以上是大体概括六经病发热的特点。更细致的问诊,如
桂枝汤的发热往往是一种“翕翕发热”即是身披毛衣所感受的热,身体能承受的温热。
阳明病中调胃承气汤证的热则是:“蒸蒸发热”即仿佛如蒸馒头一般的由内往外的发热,表现热比较深。
大承气汤证则为日晡潮热,这种热不是持续的,而是在每天下午3-5点阳明经旺时所出现发热。
(本文出自:李赛美)
太阳病中有提到“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明病中“不恶寒,反发热”,白虎加人参汤“背恶寒,时时恶风”;
附子汤证“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
通脉四逆汤证“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
寒热的症状的描述贯穿了表里,也贯穿了六经病,此为正邪交争的重要表现形式,尤其是发热,预示着患者正气不衰,正气抗邪,正邪交争,临床上多实证,热证。
0
问汗
太阳病中提到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的鉴别,虽然有不少鉴别点,但最重要的鉴别点还当属“有汗与无汗”。
桂枝汤既可以治疗营卫不和的自汗证,也可以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因此桂枝汤既可以止汗,也可以发汗。
值得一提的是桂枝汤发汗还需盖被喝热粥,以助其效。
阳明病的汗为“汗出濈濈然”,是阳明里热迫津外泻。
小柴胡汤证有描述“战汗”
麻黄汤证“红汗”即出血钮血。
少阴病第83条中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指暴汗的蕴遏,出现阳气暴亡,也属于危重症。
《伤寒论》中的汗法也是一大特色,汗法为治法中的一种,主要用于祛邪,而汗出也代表里热实盛而津液未亡,若热太盛灼伤津液,患者表现为无汗出,即转变为无汗的虚症。
因此热盛无汗,或有表郁,或有阴虚。
如原文第条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此为津液不足,不能作汗,阳气蕴遏在肌肤腠理。另如湿热黄疸,原文36条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之。”
即病人汗出不畅,只要表现为“头汗出”,是实邪的蕴遏所致热不能外扬,但是头为诸阳之会,故“但头汗出”,且小便不利,身无汗,湿热无所出,困阻脾胃。
03
问头身
头痛
太阳头痛为后项痛“项背强几几”,“头项强痛而恶寒”。
少阳头痛为偏头痛或头侧痛
阳明头痛为前额痛
厥阴头痛为巅顶头痛
身痛
根据身痛的情况不同,病位和病性是有区别的,如太阳病的身痛,即麻黄汤证。
由于寒气郁表,经气不畅,经脉失养,病人会出现“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痛往往与寒有关,寒盛常伴痛。
桂枝新加汤“脉沉迟,身疼痛”,是为气阴不足,经脉失养所致的疼痛,此处的“脉沉迟”是营血不足。
附子汤证“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此为肾阳虚衰,寒湿凝聚骨节所致。
桂枝汤证“身痛不休者,以桂枝汤小和之”此为下利止,表邪仍在,由于营卫不和,经脉失养导致。
另外还有《伤寒论》中专门论述的风湿病,其中“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的桂枝附子汤证,以及“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的甘草附子汤证。
04
问二便
二便是我们掌握身体寒热虚实的非常重要的体征
如大便干硬,此有血分气分之分,阳明蓄血证中“其人喜忘,必有蓄血”
意为患者健忘,必有瘀血,瘀血阻络此多见于老年患者,肾藏精,上通于脑,因此往往是肾虚血瘀。
原文37条
“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此处的“黑”,如漆,与阳明腑实证的燥屎的“黑”如煤不同。
前者往往是现在的消化道出血,张仲景用抵当汤意在去瘀生新。
因此大便硬有血分与气分之分,气分如承气汤证,血分如抵当汤证。
另外还有便脓血,便脓血有实热也有虚寒,例如原文第58条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及条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因阳明或厥阴的热盛迫血妄行,厥阴病中的热化证,因肝藏血,与血有关的病症很多与厥阴肝有关,厥阴热盛,迫血妄行,血热相争,腐败为脓,湿热,大便黏液比较多,往往鲜红,气味秽臭。
也有虚寒痢,如桃花汤证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虚寒痢色暗,味腥,白多红少。
因此桃花汤证与白头翁汤证均治疗下利脓血,但前者治疗虚寒证,后者治疗实热证,临床还当辨证论治。
文源:医品阁
精彩文章回顾
三大伤寒高手教你如何学伤寒(自学必读)
经方大礼:伤寒病证治法归纳表
“互补对称”读《伤寒》
你是中医说的“丸人”或“散人”吗?(经方)
圆运动经方:一气周流5大方剂(圆运动经方思维)
“经方难用”还是“其效如神”?-黄煌教授总结临证50年来运用经方的特征思维
伤寒治病篇:经方运用手册
打开经方宝库的金钥匙-方证
曹延鸿
经方思维:五苓散问
大搜集:集合现代经方的精辟思维
经方捷诀:什么症状用什么方(指导性极强)
古中医解读:伤寒六经明理寻根篇(附八卦六经解)
学好伤寒论,再问人间病
徐风瑞
《圆运动》教你伤寒学法(理法药法方法)
《伤寒杂病论》学习说明书
新版:重排伤寒论(辨证条文版)
这才是真正的经方解,看看古人解读伤寒方剂(太阳篇)
经方总结大用途:3篇伤寒小结精论(细读)
谁说伤寒不治温病?进来看伤寒温病治法
速查版:伤寒论方(内含图片速查版)
《辅行诀13方》伤寒论的源头
伤寒大礼:伤寒辨证直解
《伤寒论》方证汇总大全集
必保存收藏:伤寒论图解捷悟(附真正的伤寒六经提纲)
《伤寒杂病论》用户说明书(读伤寒前必看的说明书)
看懂此篇,你便掌握了伤寒六经治病的核心
医林高人的伤寒经方语录
湿热治法:经方VS时方
经方合方思维,给你10个案例自己举一反三
从10大体质领悟经方用法,是个不错的途径
用经方的“确认点”在哪里?给你30条自己悟自己延伸
学会用“比较法”来学经方吧(对比思维)
3份经方临证要诀
经方用药30条指征,让你前进30步
经方用药30条指征,让你前进30步
纯经方中医,应该如何开方?(经典思路)
经方标准:17条经方的方与证全罗列
经方现代用法,精华点滴
台湾“经方奇人”张步桃治疗心得,每天门诊人的经验分享
虽是“经方杂谈”,却“杂出精辟”
从最直接的地方,进入伤寒六经
能让你进入思考的“伤寒用药章法”
民间伤寒高手,告诉你如何学习伤寒
辨证精华:伤寒“小便”论
现代文逐条译伤寒
据说……伤寒论来源于《汤液经》?
钱超尘:《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考
有关《汤液经法》、《伤寒论》、《辅行诀》之谜,读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诸位有没有想过,《黄帝内经》里面为什么几乎只讲针灸,而不讲汤液学?
从《汤液经法》学习
要背:伤寒方证对应大集会
伤寒论何止扶阳?补阴更是高明...
14个诀窍帮你学伤寒
学完这篇,就可以入伤寒之门
学完这篇,就可以入伤寒之门
欧阳卫权:什么是《伤寒论》六经实质
钱超尘:《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考
有关《汤液经法》、《伤寒论》、《辅行诀》之谜,读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诸位有没有想过,《黄帝内经》里面为什么几乎只讲针灸,而不讲汤液学?
从《汤液经法》学习
王四进经方讲座-3-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论医道,谈病案,说伤寒
蔡长福
伤寒经方大家的境界是怎样炼成的?(谭杰中,包识生,胡希恕)
中医美容,离不开《伤寒杂病论》
中医为什么那么关心病人的吃饭问题,从《伤寒论》说起
极简伤寒:病机伤寒论(收藏)
抛砖引玉:教你如何读懂伤寒条文
多少人想要:一篇读懂伤寒的奇文!!!
读懂伤寒最后一经:厥阴病病机分析
或必死或可治:伤寒七十二证候(附古医伤寒论见)
为什么中医用《伤寒论》治感冒能够一剂见效
仝小林院士:讲到伤寒经方,我有些看法与教科书不同
民间高手的33个体会(内含六经、阴阳、伤寒经方)
民间高手的33个体会(内含六经、阴阳、伤寒经方)
老海员急病多反复,钟医生妙用伤寒方
柯雪帆
耍玩桂枝汤,让它进里就进里,让它出表就出表(伤寒论经方)
经方大家:直击《伤寒论》中的“方证”
娄绍昆(精华)
记熟有大用:伤寒六经疾病的分类和方子(附伤寒方子归类)
讲讲《伤寒论》的救阴之法(一阴一阳谓之道)
收藏干货:伤寒方证总结图表(附送条伤寒临证精华)
经方源头:掌握最原始的经方(此篇的用药实在强大)
民间高手,把经方讲得如此透彻!
经方高手的六经辨证真传(附阴阳辨证16字诀)
钱超尘:《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考
解开《伤寒论》奥秘的一把金钥匙
来感受一下:经方的魅力(附:民间中医人自学经方之路)
古中医解读:伤寒六经明理寻根篇(附八卦六经解)
一个保姆的经方传奇-小儿夜啼(荐)
经方在儿科夜啼中的应用(小儿夜啼)
经方治疗牛皮癣/银屑病
银屑病等相关疾病,用这首经方治疗,屡试不爽!
飞蚊症,看过来-恢复视力,生吞黑豆有奇效(张步桃)
台湾最负盛名的中医师张步桃养生箴言
张步桃:经方治疗喘证
张步桃:感冒-咳嗽-发烧-失眠-青春痘-晕眩
经方治疗腰痛(腰痛经方)
糖尿病及并发症与经方治疗
中医专家教你常用的0个家庭小药方
经方实战演练(思考每一条的病机原理用药)
令人意想不到的经方变通用法
伤寒药性解,此篇最独、最精、最透
伤寒和温病,这篇文章讲得最全
"伤寒"为万病之源,伤寒方治疗杂症应用指南
万病皆伤寒,伤寒思维你必须掌握[精]
伤寒临床总结(重点是里面的方与证思维)
经方:中医的灵魂
十世遗风:经方的故事(10集全文)[精]
十世家传都没有患者,我依然选择开中医诊所
十世遗风
常用的瘀血经方
倪海厦:红斑狼疮的病因及经方
面瘫不愈寻经方
娄绍昆:经方(结合外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方治疗肩周炎
最全妇科杂病经验方
学用经方的四步阶梯法
王辉武
肥胖根治的方法(减肥经方汇总)[收藏]
李可:经方是破解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倪海厦:感冒八大经方
我常用这10个经方治疗糖尿病
老年人十大经方体质调理[推荐]
看一位民间阿姨这样用经方[快速上手]
经方合方治疗股骨头坏死、哮喘等病
用六经辨证方法指导针灸治疗
“经方玫瑰”与女性体质调理
黄煌教授经方首(背诵版)
经方辨治胃食管反流病
王三虎:喉癌的经方治疗!
癫痫的中医治疗-标本兼顾、二法并用(内附经验方)
怎样学好经方?
"经方难用"还是"其效如神"?-黄煌教授临证50年来思维总结
临床50年运用经方的经验-经方大师传教录
王三虎:我用经方治癌症(附肝癌的调养与中药方)
令人意想不到的经方变通用法
11首由经方+时方化裁的经验方
临床老中医总结的经方应用经验
王四进经方讲座-70-六经治疗方
六经病机解(伤寒直入)
伤寒提炼:表里治病大法
六经病机解(伤寒直入)
伤寒六经症状大全
伤寒绝学:「伤寒论」中三阳三阴的辨证论治与八纲八法!
伤寒六经系统图解[精]
曹灵勇:伤寒入门[精]
诊断用方的另一捷径-《伤寒论》腹诊大全(收藏)
《伤寒论》真谛:病岂能治?要给病找去路
刘希彦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用的81味药
《伤寒论》中记载东汉末年医疗事故频发
伤寒论主要方剂精简版
读懂《伤寒论》之辨寒热
蔡长福: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如何快速入门?
年,73岁郝万山说:我来告诉你怎样学习《伤寒论》!
谈谈《伤寒论》病程日数的辨治意义
《伤寒论》治疗各种感冒发烧的特效药方(收藏)[倪海厦]
《伤寒论》之“性、位、向、量、和”辨证方法
为什么中医用《伤寒论》治感冒能够一剂见效
刘渡舟:《伤寒论》中的七个寒热错杂方
《伤寒论》神志病治疗十法
刘渡舟教授答《伤寒论》有关问题
伤寒绝学:「伤寒论」中三阳三阴的辨证论治与八纲八法!
《伤寒论》11方(按药味数量排序)
喉癌-偶然发现伤寒论中就记载着的有效方剂
老牛关于中医及伤寒论的独特观点
伤寒论方集锦(后附剂量换算)
《伤寒论》中十大调节人体气机的方剂
刘渡舟亲传伤寒论学习的步骤和方法
《伤寒杂病论》的一大特色-有是证,用是方
我们为什么要学《伤寒论》
《伤寒论》治疗各种感冒发烧的特效药方(收藏)
理中汤为伤寒论核心方
李可老中医谈学习《伤寒论》的体会
伤寒论中的十大常用方剂!纯干货速记
《伤寒论便读》:六经病证治纲要!
《伤寒论》教你用粥治病
胡希恕先生一生研究《伤寒论》的总结,精辟!
《伤寒论》背诵条文
都市熊教您5分钟学懂《伤寒论》
解开《伤寒论》奥秘的一把金钥匙
郭生白《伤寒论六经》是本能方法系统
《胡希恕讲伤寒论》胡希恕的六经辨证观
好文共赏!李可老中医谈伤寒论!
张仲景《伤寒论》“五苓散”
《伤寒论》名方-理中丸
伤寒论之真武汤
《伤寒论》“附子汤”
伤寒论“六经气化理论”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