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主任,从医30年,几多辛苦,自己深有体会。从医的前20年里,经常上夜班,长期吃饼干蛋糕充饥,身体早已透支,近10年门诊,有时忙得整个上午都没喝口水。脑力的消耗、劳累及很少的运动,导致身体虚弱。曾因颈源性眩晕住院治疗。但30年的临床实践,使我对慢性病的进展及治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及研究。
治病重要,但好的调养更重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推荐一款既简单又疗效确切的中药茶饮:黄芪山楂饮。
组方:
黄芪20克,山楂10克。用冷开水冲洗后,放入保温杯用沸水毫升冲泡,半小时后即可饮用。服完可再加沸水,共可冲泡两次。
功效:
黄芪能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健脾益肺。山楂健胃消食,尤善消油脂,活血化瘀。两者合用可调节免疫力和脂质代谢,补充脑力及体力。近几年我每日喝黄芪山楂饮一杯,体力已明显好转,特别是用脑过度时可减轻疲劳。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饮用,尤其适宜于久坐久视,脑力体力消耗大,易感冒,脂质代谢异常,脂肪肝等
注意事项:
①宜白天服用,睡前少服。
②不同的季节配伍不同:春夏季节加生姜10克,秋冬季节加枸杞10克。喜欢蜂蜜的人群可以在泡好后加入蜂蜜10克。
③宜保温杯泡服,不宜煎煮,让有效成分慢慢溶解。泡此中药茶饮,关键之处在于闷泡。
④泡好的中药茶饮不宜久放,以免细菌滋生。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利尿、增强免疫力等作用。黄芪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多糖等物质,对于人体有很好的调养作用。黄芪泡水喝,强身健体好处多。药店人这样推荐,保证销量杠杠的。
一、黄芪的功效
1、治疗脾气虚证
常见的脾气虚证主要表现为人体精神倦怠、气短、痰多等等情况。将黄芪和党参、白术、茯苓等等一起煎水服用,能够有效的治疗脾虚的情况。
2、强壮身体
实验证明服用黄芪水体重会增长,体内的白蛋白与血清总蛋白也有明显的增长,有强壮身体的功效。
3、治疗身体困倦、气短
多喝黄芪水,精神会变好,气短的情况也会有所改善。若加适量的防风、生姜等用水煎服,还能够增强身体免疫能力,有效预防感冒;若加适量的浮小麦与麻黄跟,用水煎服,能够治疗盗汗。
4、治疗高血压
喝黄芪水能够起到消除因高血压而水肿的症状,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5、治疗胃炎
有效地治疗胃炎,尿液中蛋白定量也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6、治疗肾小球肾炎
将北黄芪放入开水中冲泡当作茶喝,每天喝一次,二十天为一个疗程,痊愈的效果非常好。
7、治疗银屑病
将黄芪与当归、生地和白蒺藜各三十克,用水煎服两次,每天早晚喝一次,治疗的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8、改善糖尿病浮肿情况
喝黄芪水可改善一般的糖尿病患者出现的浮肿、面色蜡黄的情况,若加上葛根,效果更佳;若有下至溃疡的情况,加上葛根、赤芍、丹参效果更佳。
9、治疗中风后遗症
对于中风后遗留肢体麻木等后遗症的患者,可以适当选择黄芪桂枝五物汤,以缓解下肢麻木的情况。
二、黄芪的食用禁忌
1、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
2、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
3、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4、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唔哩头条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