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

栀子

药材名称:栀子

别名:黄栀子、黄果树、山栀子、红枝子。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

采集加工:栀子(除去杂质,碾碎)

炮制:炒栀子(取净栀子,照清炒法炒至黄褐色)

焦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糊色,取出,放凉)

栀子炭(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褐色,但须存性,取出,放凉)

基本特征

★本品为栀子(原变种)灌木;嫩枝常被短毛。叶对生,革质,少为3枚轮生,叶形多样,两面常无毛,上面亮绿,下面色较暗。花芳香,通常单朵生于枝顶;花冠白色或乳黄色,高脚碟状;种子多数,扁,近圆形而稍有棱角,。花期3-7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生于旷野、丘陵、山谷、山坡、溪边的灌丛或林中。

★另一种栀子变种名为白蟾,也原变种不同的是,白蟾花重瓣;因为花大重瓣,美丽,通常作为园林观赏植物。

药理特性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皆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焦栀子)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血,魈血,尿血,崩漏。炮制过后的栀子更偏向于止血。

复方:1.治湿热黄疸:山栀四钱,鸡骨草、田基黄各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

2.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剖),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3.治胃脘火痛,大山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

枇杷栀子方:1.原料:鲜枇杷叶、栀子仁各等份。2.制作:将鲜枇杷叶去叶背之绒毛,研末;栀子仁研末。两末相合备用。3.服法:每次服6克,温酒10毫升送下,每日服3次。4.功效:清热,解毒,凉血。适用于酒糟鼻、毛囊虫皮炎。

药膳食疗

栀子仁粥:取栀子仁3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

1.煮制方法:将栀子仁择净,研为细末;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栀子仁、白糖等,煮至粥熟服食。2.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3.注意事项:

(1).本品不宜久服,以免苦寒伤胃;(2).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选用。

莲心栀子甘草茶

配方:莲子心3克,栀子9克,甘草6克。

制法:以上诸物加入开水浸泡。功效:清心泻火。用法:每天1剂,代茶频饮,可连用3剂。

●以上个别信息资料摘录于《中药大辞典》,《中国药典》《中国植物志》,仅作参考与了解,请在使用前询问医师药师或经验者。

●如你有想了解的中草药及其他植物,请在图文下方留言区留言,小编会收集的你意见噢。

想了解更多中草药知识,长按下面







































专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zz/2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