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denia
栀子
栀子(学名:GardeniajasminoidesEllis)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含番红花色素苷基,可作黄色染料。
福鼎栀子
栀子,是全国大宗药食两用药材之一,传统产区包括江西、四川、广西和湖南等省份。近些年,福建福鼎地区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黄栀子种植悠久历史,加上持续的科技和政策支持,栀子和栀子衍生产业快速发展,最终成为目前国内栀子第一大产区,形成了良性可持续发展。
①
福鼎栀子栽培历史渊源久远据史料记载,福鼎栀子做为药用的历史长达年。《福宁府志》清乾隆二十七年(年)知府李拔篆卷之十二食货志·物产·药属(~页)中记载:山栀子一作枝子。佛书呼为簷,花开六出,其实七棱,亦名越桃。而在福鼎市贯岭镇分关村,栀子种植历史悠久。下图为坐落在贯岭镇分关村与茗洋村交界内洋自然村的百年栀子老树,有7个分枝、树高2.8米、冠幅近3米,每年挂果达15公斤左右(年,该树被超强台风“桑美”催毁)。
年摄贯岭镇分关村内洋自然村百年老树、分关1号原株。
②
福鼎栀子生态环境优良
栀子的主产地贯岭镇山青水秀、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绿化程度达90%以上;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7℃,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4℃;年平均日照时数累计~h;无霜期d左右,年降水量mm。山地土壤以红壤、黄红壤、粗骨性黄红壤为主,Ⅲ、Ⅳ类地占比较大,自然条件十分适合栀子的生长。福鼎栀子“分关一号”,适应性强,树形好、分枝多、花量大、座果率高、产量高,栀子苷含量高、抗性强、成熟期一致、外观好,耐修剪、寿命长。因而很受福建产区农户欢迎。该种栀子种后第三年进入初产,株产栀子鲜果0.6~1公斤;6年进入盛产,产量逐年提高,栽种8~10年亩产量达~公斤;栀子苷含量5.5~8%;栀子鲜果采收时间“霜降”~“立冬”,海拔较高地区可推迟15~20天。盛产期10年以上,产量下降后经平茬、修剪可恢复旺盛生长。年6月该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经环保监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均达到环境规划要求。当地的水肥气热条件非常适合分关1号栀子的生长发育。初夏,栀子花开如白雪覆盖,香气扑鼻,游人如梭;秋收季节硕果累累,农人遍山一派丰收景象。已成为当地中药生态旅游的一大景观。
③
福鼎现已成为国内栀子原料林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药用栀子产区和栀子果交易集散地。全市栀子种植面积近10万亩,年产鲜果6万吨,年产值1.8亿元,加工企业多家。其中有栀乡之称的贯岭镇栀子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占了全市的三分之二,并相继取得“黄栀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栀子名市”,“栀子文化小镇,”栀子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等称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坚信,福鼎栀子产业未来必将蓬勃发展、大有可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