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有的人表面上看起来人高马大的,但就是精神不佳,说起话来也有气无力,或者就给人一种底气不足的感觉。尤其是在春节期间亲戚朋友聚在一起,打打牌、喝喝酒...都会引起身体气虚的,尤其是一些男性朋友,因为说话中气不足,被人嘲笑是从宫里出来的!!此时,真的提示你要补气啦!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有一味中药,对于补气十分在行,它就是黄芪。众所周知,黄芪与人参、党参,历来都是补气的佳品,常用黄芪泡水喝,可让人精神焕发、体质变强、气质变好。
在中医学看来,黄芪的功效远不止这些。黄芪性甘,味微温。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可补中益气、强身健体,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有较好的功效。
先来看黄芪补中益气的功效
大家对补中益气汤(丸)应该不太陌生,至少听说过吧,很多中气不足尤其是那些整天精神不振、体倦乏力、有气无力的人,都会吃点儿补中益气丸。这药中就有黄芪。因黄芪还有敛汗固脱的作用,对于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都有一定的功效。
再来看黄芪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方面的作用
因为黄芪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而部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浮肿,这恰巧能用上黄芪的这一功效,不仅能消除水肿,还能降压。糖尿病患者后期,可能出现糖尿病足,甚至会有溃烂,二黄芪本身具有托疮生肌的功效,若配合葛根、赤芍、丹参等,效果更好。
黄芪还是银屑病、鼻炎的克星
黄芪、当归、生地黄、白蒺藜各30g,用水煎服,每天早晚各服一次,对于银屑病有很好的效果。
而黄芪配伍白术与防风,煎水服用,可有效缓解过敏性鼻炎、哮喘、感冒等疾病。
黄芪泡水喝的禁忌
很多人喜欢在日常生活中要黄芪泡水服用,特别是很多女性喜欢将黄芪和红枣、枸杞子一起浸泡,这样不仅能够增强体质,气色也会越来越好。但是每次使用的黄芪量最好不要超过15克,并且分为两三次服用,避免出现过量的情况。如果黄芪使用过量,那么患者就有可能出现头晕、睡眠质量变差以及双颊泛红以及心情烦躁等等情况。
老中医告诉我们,其实黄芪泡水喝并不会产生副作用,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在过量服用之后身体会出现不适的情况呢?这主要就是由于过量的黄芪进入身体之后打破了内环境的平衡状态,这就导致各种身体不适情况的出现。
黄芪服用之后能够很好的改善记忆力退减以及头晕乏力等等情况,但是如果平时过量服用了黄芪水,那么不仅不能够改善头晕眼花的情况,反而会导致病情价值,也就是头晕更加严重,记忆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黄芪属于一种温补性的中药,如果过量服用,身体主要表现为心烦气躁以及脸颊泛红。
虽然我们说想要获得最好的保健效果每天要服用一杯黄芪水,但是这个黄芪水最好能够分为两三次服用,千万别一次性喝完。另外,每次黄芪泡水最好能够控制在15克左右,但是网上有些方子中建议是使用20~30克左右,这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外,黄芪泡水的使用量和煮粥的使用量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泡水那就是上文所说的15克,如果是熬粥,那么最好使用50克左右。事实上,无论你是熬粥还是泡水,黄芪的使用量都是具有明确规定的,千万不要超量哦!
黄芪泡水喝的禁忌人群
黄芪是一种天然的中药材,常见的使用方法就是泡水、熬粥以及煮汤。虽然黄芪和人参的功效是一样的,但是价格相差非常巨大,所以平常人家都喜欢选择黄芪作为日常保健的药材质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黄芪并不适合天天服用,并且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可以喝的。具体如下:
1.如果是属于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的患者,那么千万不要服用黄芪泡水,因为这不仅不能够令身体恢复健康,反而会加重病情。这一类型的患者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就应该将黄连、大黄、败酱草以及栀子一起泡水服用,千万不能够选择黄芪。
2.如果是患有肺结核的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咳血、口干舌燥以及身体发热,那么我们也是不建议单独使用黄芪泡水喝的,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搭配合适的中药。
3.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也是不能够服用黄芪水,否则会对月经还有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感冒发热的患者也别服用黄芪,这不利于身体退烧;
5.怀孕期间的女性服用黄芪也需要特别的注意,因为很有可能导致滑胎,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伤害,特别是孕晚期的准妈妈更是需要特别注意。孕妇如果不小心使用了黄芪,那么有可能导致体内的羊水减少,这样在分娩的时候产程就有可能增加,这增加了胎儿的危险。另外还有研究结果显示,服用黄芪之后会增加染色体畸形以及细胞微核率的增加,对于将来孩子的身体以及智力发育造成损伤,所以正在备孕以及怀孕的女性服用黄芪都需要谨慎。
结语:以上的全部内容就是杏林君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其实生活上很多时候都会用到黄芪这味中药,建议大家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量,不能过量的使用,这样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最后祝愿大家每天生活开开心心。
杏林君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