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医院网站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年10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据WHO估算,全球结核潜伏感染人群接近20亿。可见肺结核的防治工作仍是一项艰巨而未完成的任务。
什么是肺结核
①英文名称:pulmonarytuberculosis
②就诊科室:传染科、呼吸内科
③多发群体: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
④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
看完介绍,是不是小伙伴们想更深入了解肺结核呢?此次特别整理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常见的5大诊治误区,供大家参考。
Q1
肺结核是怎么传播的?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唾液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结核菌。大的飞沫很快落到地面,小的飞沫核就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受到感染。通常我们的教室里几十名同学一起上课,宿舍里大家又共同居住在一起,如果房间通风不好,又没有防护措施,很容易引起结核菌感染。
Q2
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①咳嗽、咳痰超过2周,出现咯血或痰里带血丝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
②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Q3
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后该怎么办?
①如果有同学出现上述症状,应该赶快向班主任报告,跟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如果是肺结核,应立即进行治疗。
②那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学就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这些同学不管有没有出现上面那些可疑症状,都要医院/卫生保健室老师的安排,尽快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去进行检查。
Q4
到医院后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①15岁以上的同学主要做胸片检查和痰的检查。
②15岁以下的学生,首先做结核菌素(PPD)试验,如PPD试验强阳性的话,再做胸片检查和痰的检查。
Q5
得了肺结核,应该注意什么?
①被确诊为肺结核的同学,应根据医生的治疗要求坚持服药、定期复查、树立信心,只要认真完成治疗疗程,绝大多数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治愈后就不会有传染性。
②治疗期间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要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如必须去,需佩戴口罩。
病情严重的同学,应按医生开具的休学证明在家休养治疗,医院开具复学证明就可以回校上学啦。
③在治疗期间还需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在饮食方面应以吃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为主,同时还应多吃品种多样的蔬菜、水果,再搭配一些粗粮更好。
如何预防肺结核
学生是感染肺结核的易中招人群,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再加上生活不规律、熬夜、体育锻炼少等因素,导致免疫力下降。此外,学校是典型的人群聚集场所,师生长时间在一起学习和生活,在加上居住条件拥挤、空气不流通,80%以上的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发生在高中和高校。所以我们应注意一下几点,来帮助我们远离肺结核。
①同学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②咳嗽、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不要随地吐痰;
③在校期间要勤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
④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
⑤另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这样就可以打败结核菌了。
即使学校发生肺结核病人,大家也不要恐慌,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
(1)有病的同学尽快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2)教室或宿舍立即进行消毒;
(3)教室或宿舍保持开窗通风;
(4)与肺结核病人密切医院检查,即使检查结果正常,也应继续注意自身是否有咳嗽、咳痰的症状,尤其是这些症状超过2周时,医院就诊,一旦诊断为肺结核,应立即治疗。
肺结核防控宣讲
为加强我校学生防控肺结核工作,针对校园内肺结核传播防患于未然,我校于12月17日下午,在设计学院报告厅举办了肺结核病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讲座《守护健康呼吸,共享健康校园》。
▲活动现场
讲座由后勤保障处卫生所、鼓楼区疾控中心主办,由设计学院、校健康青春红十字协会协办,特邀鼓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传科张洁医生主讲,此外,卫生所所长钱喆也出席了本次讲座。报告厅现场爆满,余名学生聆听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让学生们更加明确的了解了什么是结核病与肺结核病,清晰的意识到肺结核不容小觑,我国仍是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同学们应正确认识肺结核、增强防患意识、做好平时的卫生清洁与防治工作、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控肺结核病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良好社会秩序的维护。
-----健康青春红十字协会-----
采编
饶珈亦、李佩蓉
编辑
张源清、徐宇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