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团都关心的6个猪肺炎支原体问题

01这弱毒疫苗免疫效果评估标准?安全性评估标准?

猪肺炎支原体疫苗免疫效果评估不管是灭活疫苗还是活疫苗的金标准都是猪群免疫疫苗后,生长育肥猪在整个生长阶段料肉比(FCR),日增重(ADG)以及猪肺脏病变评分等数据免疫组是否比空白对照组有明显改善[1,2]。之所以采用该标准是因为猪肺炎支原体导致的猪群损失表现就是FCR、ADG及肺脏损伤;支原体的感染不会直接导致猪死亡,无法通过死亡率等指标判断。而通过检查免疫后猪体抗体水平变化及猪群排毒情况,是无法直接判断疫苗的有效性。因为支原体疫苗的保护率与抗体水平不绝对相关,免疫支原体疫苗也无法阻止野毒株感染免疫后的猪[2,3]。

而对于弱毒疫苗评估标准同样也是FCR、ADG及肺脏评分。

制备猪肺炎支原体活疫苗通过气溶胶形式免疫猪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年就有学者研究,但可惜的是当时该方法被证明不能有效保护猪[4]。之所以不能保护,或许因为猪呼吸道具有多重天然免疫屏障(鼻甲骨、粘膜、纤毛、吞噬细胞)。而活疫苗必须被雾化到2-5um才能到达下呼吸道[5]。而雾化的活疫苗即使能够到达下呼吸道,若想达到激发动物体足够的免疫力,就会对猪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6]。因此活疫苗的安全性一直被业界所质疑。而中国研制的弱毒活疫苗曾被证明是能有效减少猪肺脏损伤的[7]。至于活疫苗是否足够安全,还需要更多的现场数据支持。

而评价支原体疫苗的安全性,可通过使用SPF猪对照免疫组与未免疫组猪群的健康状态(应激情况、直肠温度、FCR、ADG、肺脏评分及猪群死亡率等数据);免疫与为免疫组不应有显著差异。此方法适用所有疫苗的安全性评价。

02目前有没有灭活疫苗的检测标准(国家参考,蛋白ug/ml,AMU/ml),检测PCR核酸含量有没有意义?

灭活疫苗检查标准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号公告内容所属,对疫苗进行检测,最终结果疫苗的相对效力应≥1.0。

通过PCR的方法检测支原体灭活疫苗并没有统一标准,因为支原体疫苗是否有效与其是否含有支原体核酸无关,与疫苗含有的保护性蛋白有关[8]。因此不存在通过PCR检测疫苗核酸含量判断疫苗优劣的意义。

03现在流行的不同菌株之间,疫苗是否全部都有交叉保护性?对抗生素的耐药差异又有多少?

猪肺炎支原体不同的分离株之间的确存在毒力差异,并且有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基因或基因组来作区分不同分离株[9,10]。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将表现出不同毒力的分离株完全区分开。因为没有有效的方法将不同的支原体分离株进行区分,所以也没有数据能够指数现有的疫苗是否具有交叉保护性。但令人欣喜的是,商品化的灭活支原体疫苗在众多猪场都表现出非常好的效果[11-13]。

有报道显示,不同的农场分离出来的支原体对会对不同抗生素有不同的敏感性,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联合使用这些抗生素通常都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14]。

更多信息,请参照对问题5的回答。

04针对现在最新的免疫方式(一针,气溶,口服,肺部注射)理论支撑是否完整?

现在有关机体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免疫与保护机制以及肺炎支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都还没有完全搞清楚[15]。很早就有研究表明动物体内支原体抗体水平高低与动物机体免疫支原体感染能力的大小相关性很小,同时支原体抗体在机体免疫支原体过程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如何还现在也都不得而知[3].

由于人们对动物机体是如何在支原体感染过程中启动免疫并最终清除支原体这一过程研究的缺失,现在也无法完全解释疫苗是如何帮助机体减少损伤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通过免疫灭活疫苗是能够激活机体的体液与细胞免疫[16]。而机体清除支原体也必然依赖体液与细胞免疫的联合过程。

而在理论研究并不清晰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疫苗请见对问题1的回答。需要提示的是,绝大多数疫苗保护机体的研究都是在首先有疫苗,后根据疫苗株与野毒株对机体的不同免疫反应进行比较,才确定疫苗起效的作用机制;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05支原体的药物防控效果不佳,体外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是否有意义?

大环内酯类类抗生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强力霉素、土霉素、金霉素)作为治疗包括喘气病在内的多种呼吸道疾病首选药物。当然很多其它抗生素在治疗喘气病上也都取得不错的效果,像林可霉素,泰妙菌素,氟喹诺酮,氟苯尼考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虽然很早就有关于猪肺炎支原体对四环素类抗生素产生抗性的报道[17],近些年来更有报告表明肺炎支原体开始产生对林可霉素、大环内酯类及泰妙菌素都开始产生耐药性[18]。在农场的生产过程中强烈建议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选择几种抗生素联合使用用于预防与治理猪喘气病及其继发感染。如表1所示,不同研究者在采用不同用药方案使用不同的抗生素时表现出不同的效果[14].

表1采用不同抗生素用药方案对猪喘气病的治理效果

用药方案

效果

恩诺沙星5mg/kg,仔猪出生后口服连用三周;断奶转保育后前三周,针剂每三天进行一次注射;转育肥后第一周,针剂每两天注射一次。

临床症状减少

马波沙星3mg/kg,肌注连用三天

直肠温度降低

日增重提高,临床症状减少

金霉素ppm,混饲连用三周

减少临床症状,提高血氧含量

金霉素ppm,混饲连用1、2、3或者4个月

日增重,料肉比以及眼观病变无任何改善

四环素11mg/kg,混饲给育肥猪,连用八天

日增重提高,病残猪比率降低

林可霉素5mg/kg,仔猪出生后1-3日龄以及39-41日龄每天注射一次

日增重提高,料肉比降低,临床症状减少

林可霉素ppm,混饲连用三周

没有明显改善

泰妙菌素ppm,混饲在在生长育肥猪阶段,连用10天

日增重提高,临床症状减少,眼光病变减少,死亡率降低

泰妙菌素30ppm,在猪生长育肥30-70kg阶段,连用8周

日增重提高,料肉比降低,眼光肺脏病变无明显减少

泰妙菌素ppm配合金霉素ppm或单用金霉素ppm,混饲连用七天

泰妙菌素+金霉素组:日增重提高,料肉比降低,眼观肺脏病变无明显减少;单用金霉素组:日增重提高

泰乐菌素4mg/kg或林可霉素5mg/kg,肌注仔猪出生前三天以及断奶后前三天。

泰乐菌素组:日增重有提高;料肉比以及临床症状两组都无明显效果

替米考星ppm,混饲连用9-14天

日增重增加,临床症状减少,继发感染减少

替米考星ppm,混饲断奶后连用三周(35-55日龄)+保育期连用两周(77-98日龄)

日增重,料肉比,仔猪死亡率以及临床病变都有改善

泰妙菌素ppm及金霉素ppm,混饲育肥猪阶段脉冲式给药,每2周添加2天

群体眼观肺脏病变比率降低,个体肺脏病变严重程度没有改善

泰妙菌素30ppm及土霉素ppm,混饲育肥猪阶段脉冲式给药,每周添加2-3天

日增重及料肉比都有改善,肺脏病变比率及严重程度也有改善

泰妙菌毒40ppm及土霉素ppm,混饲育肥阶段脉冲式给药,每周添加2天

日增重及死亡率改善,料肉比及肺脏病变没有改善

泰妙菌素ppm,混饲断奶后连加七天,四月龄连加七天(六月龄连加七天)

日增重提高,死亡率降低,料肉比及肺脏损伤等经济指标也有改善

有策略的抗生素加药的确是有效防控喘气病的方法之一。抗生素的使用与添加往往需要连续进行1-3周,并且最佳的用药时间是在猪群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前的一周。

对于体外进行药敏试验,是生产管理者可以应用的工具。但是支原体的分离培养非常困难,并且分离培养的时间非常漫长,因此当疾病发生试图通过药敏试验找到合适的药物,往往时间上是严重滞后的。当然,每个农场定期进行毒株分离,做药敏试验将结果作为未来用药的指导性意见依然是有效的。需要提示的是,有些药物在体外对支原体有效,但是因为在动物体内不能分布到肺泡,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

06国内外支原体净化的进展如何,特别是大规模猪场有没有成功的案例?

早在年就已经有人成功通过清群的方法使猪群的支原体得到净化,在这些案例中大约有20%猪群又转阳重新感染了支原体[19]。支原体的净化方案并不是什么秘密,有很多大中型的猪场都成功净化了支原体[20-22],甚至在欧洲的丹麦、芬兰及瑞士通过国家计划,将全国的猪肺炎支原体都净化成功了[23]。支原体常用的净化方案有清群、部分清群、封群以及联合使用抗生素[24]。

在进行任何一个疾病的净化方案前都应回答这三个问题:

1.能否有可靠的阴性后备猪的来源?

2.是否能承担净化过程中的成本乃至净化失败的损失?

3.净化成功后是否有条件保持阴性?

本文为科普性文章,涉及动物疾病和治疗方案,应根据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并根据具体情况就医并遵从医嘱。

往期文章推荐

默沙东与您分享: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的故事

默沙东告诉大家:这个冬天有点冷,猪肺炎支原体是如何感染猪只的呢

默沙东与您分享: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控方法

参考文献:

1.Maes,D.,etal.,EffectofvaccinationagainstMycoplasmahyopneumoniaeinpigherdswithanall-in/all-outproductionsystem.Vaccine,.17(9-10):p.-34.

2.Meyns,T.,etal.,ComparisonoftransmissionofMycoplasmahyopneumoniaeinvaccinatedandnon-vaccinatedpopulations.Vaccine,6.24(49-50):p.-6.

3.Djordjevic,S.P.,etal.,SerumandmucosalantibodyresponsesandprotectioninpigsvaccinatedagainstMycoplasmahyopneumoniaewithvaccinescontainingadenaturedmembraneantigenpoolandadjuvant.AustVetJ,.75(7):p.-11.

4.Murphy,D.,etal.,AerosolvaccinationofpigsagainstMycoplasmahyopneumoniaeinfection.AmJVetRes,.54(11):p.-80.

5.Pritchard,J.N.,Theinfluenceoflungdepositiononclinicalresponse.JAerosolMed,1.14Suppl1:p.S19-26.

6.Czaja,T.,etal.,Inductionofenzooticpneumoniainpigsbytheadministrationofanaerosolofinvitro-culturedMycoplasmahyopneumoniae.VetRec,2.(1):p.9-11.

7.沈青春,宁宜宝,and覃青松,猪肺炎支原体的研究进展.中国兽药杂志,3.37(6):p.5.

8.Thacker,E.L.,etal.,Comparisonofantibodyproduction,lymphocytestimulation,andprotectioninducedbyfour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tp/5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