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预约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1217/8505703.html
北京保利秋拍“中国古董珍玩”专场,推出“百年薪火”专题,甄选近现代名家作品十件,涵盖民国“珠山八友”、“五六七”及当代名家精品。以多种工艺表现手法,多方面诠释陶瓷文化艺术。其中珠山八友王琦降龙布袋图瓷板,创作于一九三二年,充分展示王琦先生出神入化之技艺,采用油画般写实手法,把各种人物肌理刻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粉彩梅兰竹菊四方琮式瓶,由田鹤仙、徐仲南、刘雨岑、张志汤联袂绘制,历时两年完成的扛鼎之作。每位大家个性迥异,完美和谐的统一在一个主题一件作品上,是谓难得。刘仲卿“蝶恋花”粉彩薄胎对碗,为六十年代景德镇市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出品,刘仲卿先生绘制,笔法细腻圆润,色彩清新脱俗,是陶瓷收藏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别外还有田鹤仙山水套板、汪野亭六方梅瓶、王隆夫麻姑寿星瓷瓶等等,在此不一一介绍。诚挚邀请藏家们共聚北京、共赏奇珍,寻得至宝。
△左右滑动浏览全图
段子安?粉彩山水文字瓷板一组四件
L40×16cm.?含框L.5×31.5cm.×4
无底价
段子安,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民国20-40年代左右,又名子清,段澜。斋名碧月居、古月居、古月阁,江西鄱阳人。民国时期著名新粉彩文人瓷画家。绘花鸟人物,尤擅山水。笔意极具元人萧疏空灵之气,设色厚重斑斓,花鸟师宗八大,人物有黄瘿瓢遗风,风格鲜明,笔触怪异。
此山水人物,文人书房逸品,原配老框加漂亮的书法注解一堂四片:
?南华秋水北苑春山;
?树黑深藏雨山青多出云;
?云中山顶常有雨意;
?湖平岸自阔风正走帆船。
瓷画作于辛未年(年),正是作者成熟期风格。古怪幽涩,意境苍凉。山、光秃秃的树,东倒西歪,荒荒凉凉,“墨点无多泪点多”倾诉着作者内心的悲苦。“瓷中八大”,是说他的家国情怀。艺术特点看,山水又吸收了西方油画中光与影的处理,故有“东方莫奈”的美誉。
年代?王隆夫粉彩麻姑寿星图梅瓶
“乾隆年制”款
H35.5cm.
RMB:,-,
王隆夫(-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书院院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年即就职于艺术瓷厂美术研究所。出身于“陶瓷世家”,擅长运用粉彩绘制古代人物画,兼及山水、意笔花鸟。王隆夫的作品熔诗词、绘画、书法、金石于一体,取其情境神韵,笔力刀功。
妙笔神韵——王隆夫之《粉彩麻姑寿星图》梅瓶
梅瓶系宋代“经瓶”,因口径之小仅能插梅枝而得名。其小口、短颈、丰肩、胖腹、圈足的器型特点,自元时起就成为皇家御用贡器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隆夫“因器施画的粉彩《麻姑寿星图》瓶不仅以传统器物绘传统题材,而且予传统拨法中彰显笔墨当随时代的审美旨淮和鲜明的个性风格。此图利用器物的有限展面,通景式构图,刻划麻姑与寿星相约赴会祝寿的场景。麻姑开相俊美,动态优雅,其裙袂头饰,无不以工细之线描、精到之晕染而达到妩媚柔丽的视觉效果。一旁是鹤发童颜的寿翁,手持硕桃与梅花鹿相侍而立,线条流畅而遒劲,敷色秾丽雅致;构图上一松一柏前实后虚却皴擦分明,以枝脉连贯首尾相接,其中一鹤振羽,既延伸了画幅的展面而意蕴丰厚。又于欣赏把玩之时有面面是那观的感觉。那娴熟的行云流水描和飘逸的叶叶相描,挥洒自如,颇有松秀,柔和,文雅的笔墨韵致,令人观后不仅余味醇厚,而且深为王老的艺术造诣所折服。
张志汤?粉彩青绿山水龙耳赏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H39cm.
RMB:,-,
张志汤(-),江西婺源人,八岁时入门学绘瓷画,至南昌后绘彩瓷。后受宫廷画家郎世宁影响,善绘骡马,形态逼真,姿态生动。并汲“南宋宫廷画派”之精华,长工笔山水。当时多与“珠山八友”配制成堂瓷画,是杰出的陶瓷画家之一。曾任职于浮梁陶瓷职业学校、江西省立陶专、景德镇陶瓷学院,年被景德镇市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张氏擅长山水,早年多参照宋元画绘彩瓷,传统笔法技艺夯实、构图谨严。
△左右滑动浏览全图瓷上山水,民国时期绘者芸芸,而最杰出者有三:张志汤、汪野亭、何许人。这三位惊才绝艳,各有千秋,尤以张志汤的画风追清初“四王”,笔法工细颇具韵味。此件拍品造型采用仿古样式,极为稀少,胭脂红描金螭龙双耳挺拔秀丽,瓶口及瓶肩绘制如意云头纹饰,瓶底胭脂红回纹描绘。瓶颈绘制洋花纹饰,枝蔓缠绕,纹样规整有度,整器色泽艳丽匀净,以描金、粉彩装饰。圆鼓腹,造型端庄稳重,瓶身腹部通景以粉彩绘制青绿山水图,小桥流水、乡间人家苍松错落有序,画面构图平正疏朗,世外桃源之幽境,意蕴高远,引人入胜,实属收藏上品。
△左右滑动浏览全图
民国?刘雨岑粉彩富贵白头瓷板
L38×25cm.
RMB:,-,
刘雨岑(-),男,原名“玉成”,后改“雨岑”、“雨诚”,斋名“觉庵”,别号“淡湖鱼”,安徽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人,珠山八友瓷板画大师之一,中国陶瓷美术大师。
作品构图清新明快,用笔生动凝练,为刘雨岑成熟时期大成之作。以粉彩描绘花鸟图,一双白头翁展翅穿梭于紫藤枝间,紫藤藤蔓穿插,似吟似叙,伶俐多姿,灵气十足,翎毛丝滑如绸,眉目精聚传神,仿佛听到它们绘声绘色的鸣叫,细枝与老藤交错缠绕,枝叶疏密有序,翠意盎然,三簇紫藤花垂于藤上,颜色淡紫,粉润可人。对树枝的描绘用笔老辣十足,自由舒展,以兼工带写的技法描绘花卉鸟禽草木,把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追求诗情画意的品位和文化内涵是刘雨岑的创作个性,他的釉上粉彩追求清新、典雅、空灵,使他的花鸟画意境更加深远,趣味昂然。此拍品布局简洁,用笔纤秀,以设色清雅、柔美见长、色调清雅、甜而不腻,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
汪野亭?粉彩江南毓秀六方梅瓶
H17.3cm.
RMB:,-,
汪野亭(—),名平,字鉴,号平山、老平、垂钓子,亦号传芳居士,平山草堂主人,斋名平山草堂,江西乐平人,近代著名绘瓷大家。为瓷都景德镇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珠山八友之一,擅山水。
民国时期,景德镇有八位当时的陶瓷彩绘艺人,分别在人物山水、花鸟虫鱼各持所长,组成了一个代表景德镇当时陶瓷彩绘最具特色,闻名瓷坛的组织“珠山八友”。汪野亭是其中以画山水而见长的代表人物。汪野亭的山水瓷画笔力苍劲洒脱,构图大气磅礴,色彩清新优雅;他早年多临习元王蒙、明沈周、清王原祁之山水笔意,后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是瓷画山水开宗立派的人物。这件《江南毓秀》青绿山水六方瓷瓶,为汪野亭三十年代左右之作品。说起这支六方瓶瓷胎可不一般,它是景德镇著名的陶瓷实业家,吴蔼生先生的作坊所精心制作的瓷胎上品;吴蔼生先生的制瓷是以最精致的原料,最好的工匠,不惜工本,追求最精美的效果。他出品的瓷胎器型高雅得体,胎体通透,胎质细腻洁白,胎釉温润宛如羊脂白玉。为此吴蔼生先生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巨额的财富。当时的蔼生瓷胎是达官显贵追逐的对象,是一般人高攀不起的。六方瓶在陶瓷器型制作中是非常难以成型的,很容易出现开裂和变形,没有特殊技术的师傅是做不出来的。如此贵重的瓷瓶在汪野亭大师的精心设计创作下,一幅磅礴大气,错落有致,清新脱俗的江南山水画跃然于瓷瓶之上。纵观民国时期的陶瓷,如此精美的蔼生胎六方瓶八友作品目前仅此一件。这件作品是陶瓷收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一件稀有精品。
年?刘仲卿粉彩蝶恋花薄胎碗一组二件
D11.9cm.
RMB:,-,
△左右滑动浏览全图景德镇有四大名品,粉彩瓷、青花瓷、玲珑瓷和薄胎瓷。其中薄胎瓷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艺难度最高;手工薄胎的制作非常难,制坯师父要把瓷泥粗坯,用铁刀慢慢修成不到半个豪米的坯体;稍不留神或大意,胎体就会破碎。景德镇那么多利坯师父,能利制薄胎的不会超过三、五个。制好坯体以后还要在坯体内外分别挂上釉,挂釉也非常难,掌握不好釉水也会把胎体溶化。其胎体洁白如玉、薄如纸张、光滑似镜、敲之响声如磬;景德镇瓷器的“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说的就是薄胎瓷。此对《蝶恋花》粉彩薄胎碗,是六十年代景德镇市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出品的,由景德镇市著名陶瓷美术家刘仲卿先生绘制。刘仲卿先生九岁就开始学习瓷器彩绘,青年时期又临摹过故宫博物馆的大量工艺美术作品,粉彩瓷器彩绘技艺如火纯青。他所绘制的作品画风和色彩,都传承于清代雍正年间的粉彩瓷器风格。笔法细腻圆润,色彩清新脱俗,构图布局合理雅致。此对拍品《蝶恋花》薄胎碗,是在胎体不足豪米,洁白如玉的瓷胎上,描绘着两只美丽的蝴蝶,在一丛随风舞动的虞美人花中,翩翩翻飞,形影不离;体现着人们心中恋人之间的情投意合、不离不弃、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该题材正是反应出当时反对包办婚姻,鼓励恋爱自由的婚姻政策。此对薄胎碗是刘仲卿先生的著名作品,多次被当时和往后的有关陶瓷作品书籍刊载和赞誉。这对《蝶恋花》粉彩薄胎瓷碗,有着雍正彩瓷的简洁、细致和典雅高贵的气质。是陶瓷收藏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王琦?粉彩彭祖图瓷板
L25.5×38.9cm.
RMB:,-1,,
题跋:
彭祖古陆终氏第三子也,姓篯名铿,自尧时历夏殷之世,封于大彭,常饮云母,止寿八百岁,丧四十九妻,生五十四子。时在壬申秋月中浣笔,子寿仁兄先生惠存纪念,西昌匋迷散人王琦写于珠山客次。
王琦生于年,卒于年,为民国时期江西景德镇蜚声中外的瓷画团体“珠山八友”之首,其人物绘画简洁大气,惟妙惟肖,传情达意。其作品深得人心,价格不菲,倍受当时达官显贵们的青睐。
这幅《彭祖图》粉彩十二寸瓷板,是王琦先生巅峰时期的作品,王琦运用其独创的粉彩头像表现手法,绘制出彭祖鹤发皓首的寿者颜容,配以赭红色大袍,坐于荒野之大石上,凝视着手中的方籍,前方的空地上执一装着灵芝仙草的竹篮;彭祖似乎还在想添点什么奇珍异草。一幅超凡脱俗,寄情于天地自然的寿者形象脱颖而出。作品的左上角,配以王琦用行草书写的:“彭祖古陆终氏第三子也,姓篯名铿,自尧时历夏殷之世,封于大彭,常饮云母,止寿八百岁,丧四十九妻,生五十四子”的提拔。更是为作品画龙点睛,令人一目了然,深会其意。此《彭祖图》瓷板,是一九三二王琦年为当时的民国政政府要员、广东潮汕名仕吴子寿先生六十大寿而作的。王琦摒弃了以往祝寿多画“麻姑”“寿星”等神话题材;转而采用千古传扬的彭祖故事来表达祝寿之情;似乎让人们更能觉得长寿不是梦想,而是如彭祖那样可以实现的。也使画面更加优雅和贴近生活。让人特别地愿意接受和喜欢。
子寿(-),名观葆,字子寿,广东潮州人,年(清同治二年)生。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在汕头创办《双日画报》、《图画新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中国同盟会潮州交通部部长。后因反对袁世凯,避捕迁居澳门继续进行反袁活动。年,袁世凯死后,重归故里,潜隐家园。曾任岭东自治会会长,汕头市第一届参议会议长,创办《大岭东日报》。晚年致力于教育。年11月11日病逝,终年68年。
民国?田鹤仙、张志汤、徐仲南、刘雨岑粉彩四方梅兰竹菊琮式瓶
H27.5cm.
RMB:1,,-1,,
题识:
?春向群芳顶上来,酒樽一笑为君开。多情独有林和靖,不爱凡花只爱梅。民国二十八年夏月,仿煮石山农之大意,荒园老梅田鹤仙写于珠山古石斋。
?山中无车马,兰花自在开。澹湖渔刘雨岑作于珠山觉盦。
?高节迎风。拟东坡居士笔意。戊寅冬十一月,竹里老人徐仲南写。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星江张志汤写于珠山。
△左右滑动浏览全图
琮式瓶为“蔼生胎”,唇口、短颈、平折肩、四方体长简腹,圈足内收。此件作品由著名珠山八友瓷画大家:田鹤仙、刘雨岺、徐仲南、张志汤联袂绘制而成,历时两年合力完成的扛鼎之作。其梅、兰、竹、菊四时芳卉。又为“岁寒四友”或“四清图”所谓“竹兰梅,相裴回;我姑酌,采菊醉。”此图分别由刘雨岺画兰草。田鹤仙绘梅花,徐仲南写修竹,张志汤作菊花。他们或工笔勾勒,或逸笔挥洒,充分利用器型长幅瓶壁的展面,或写兰芝上下纷披、或壮梅枝左右绽艳;或绘青圲高低曳影,或画菊花内外喷香。尽管每个大家个性迥异,但在此品上却十分和谐地统一在“四时芳卉图”的主题上,是谓难得。
△左右滑动浏览全图
田鹤仙?粉彩青绿山水瓷板一组四件
39×25cm.?含框99×39.7cm.×4
RMB:1,,-1,,
题识:
?草木惊春山靥开?门临溪水小桥回?杖藜闲自教飞鸟莫带尘嚣到此来癸酉冬月鹤仙田青写于珠山
?从来野意无今古?着个闲人境便殊仿白石老人法癸酉除夕前二日鹤仙田青写于珠山(鹤仙)
?白云深处雁行斜?水瘦山癯客路赊?仿石谷子之大意癸酉冬十二月鹤仙田青写于珠山(鹤仙)
?山抹微云树带秋?渔舟一叶趁轻流?夕阳箫鼓知何处怎及烟波伴白头?仿宋人之法鹤仙田青(鹤仙)
钤印:鹤仙
备注:
1.旧金山邦瀚斯,年6月27日,编号8;
2.中国嘉德,年秋拍,编号。
田鹤仙,名青,原名田世青,字鹤仙,号梅华主人、荒园老梅,珠山八友之一。田鹤仙早期作品主攻山水,师从“施雪江”,笔意在董源、巨然之间。作品风格清新,绘画细腻,设色淡雅,意境悠远、空灵,观之令人心旷神怡。后来由于八友配画四条屏、八条屏的商业行为逐渐增多,有些成堂的瓷画作品需要松、竹、梅的配套,因为汪野亭也画山水,因此田鹤仙改绘梅花。其梅花深得元代画家王冕的影响,学得煮石山农胎息,且一枝独秀,其所绘梅花枝干挺拔,疏密有致,深得文人画艺术精髓。迅速形成自己的风格,所绘梅花独步民国瓷画坛。王大凡先生观田鹤仙的山水、梅花作品后,赠有:“山水清辉成一格、梅花做出更无双”的赞誉诗句,可见田鹤仙的艺术成就之高。田鹤仙在建国初期英年早逝,其人品和画品为人所景仰,可谓:“留得清香在人间”。
本场征集到的这套田鹤仙四条屏,原装草花梨配楠木雕花老框、历经百年沧桑、世事变幻,保存至今、品相完美、殊为不易。出自年美国加州邦瀚斯拍卖公司,传承有序。纵观此四幅山水作品,书法筋骨丰润、毫无妩媚之气。山水绘画风格,仿宋人,白石老人,石谷子等诸大师风格,摹古而不泥古,风格清新、格调高雅,实乃不可多得的成套八友殿堂级收藏佳品。
王琦?降龙布袋瓷板一组二件
L81×20cm.?含框96.5×36cm.
RMB:2,,-3,,
题跋:
只知挑耳者,谁识痴聋佛,虽则是非玄,左入而右出。春暮午晴初,布袋放坐余,曾游三界外,倦觉懒腰舒。
珠山八友之灵魂人物,王琦先生的瓷画技艺已然出神入化,特别是一九二八年以后,受扬州八怪黄慎画风的影响,自创粉彩头像画法,其人物绘画技艺更是超凡脱俗。王琦由于早年靠捏面人为生的基础,走街串巷,阅尽世俗男女老幼各种人物的形象面貌;牢牢抓住了各类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情表现模样。他用油画般的写实手法,赭、黑、褐、灰、胭脂红等色彩的合理搭配,再罩上粉彩中的雪白颜料,把各种人物的头像和肌肤表现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用苍劲的笔力,粗实虚细,行云流水般的遒劲而洒脱的线条,把各类人物各种衣饰裙带描绘的合情合理。再用写意风格配以虚实结合、简洁优美的景致,加以行草书法的提拔,使得其作品出类拔萃,意蕴无穷,高雅大方,耐人寻味。这两块一九三二年的王琦先生所画的粉彩人物长条瓷板,正体现出了王琦先生画作的艺术水准。一幅《降龙罗汉》,绘制的是苍松下,古木间,树叶铺就的坐垫上,一位须发虬然、大耳垂肩、肤色深褐、坦胸露肌的罗汉,盘腿而坐,左手执一草梗掏着自己的耳朵,左边眉毛随紧闭的左眼低压,右边的眉毛高挑,眼珠圆睁,呲牙咧嘴,右手垂下紧紧抓住垂于右腿上的衣襟;正沉浸在掏耳朵的痒痒的享受之中。罗汉背倚山石,左边执一捆紫色之布包裹的经书;右前方红色钵盂内,一条赭色苍龙在罗汉不经意间,欲逃出逍遥,却又不得。画面动静相宜,表情丰富,体现出罗汉的超然物外、道法高深的境界。另一幅《布袋罗汉》图所画的是,高山旷野里,一肥头大耳、闯胸露臂的紫衣罗汉,背挨山石,坐在淡黄色布袋上,双臂曲伸,左手握拳,右手五指曲张开掌;昂着头张着嘴巴,眼目微闭,正在伸着懒腰,打着哈欠;一幅悠然自得的样子。而布袋中有一裸身顽童也趁着罗汉放松时,正在使劲地双手撑开布袋,探出双肩和脑袋,想逃出顽劣,无奈也难以得脱。这幅《布袋罗汉》图也运用的是自在与紧张的心情对比,静与动的描绘;传达出罗汉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高深境界,和其道法无边的修行境地。通过欣赏王琦先生的这两瓷板画作,可以看出王琦作品的抒情达意,和其美妙绝伦的画境。这两幅作品更是传达出,大道修行者处处无碍,得大自在。行同恶龙、小人者,必受禁锢、难得逍遥。其作品处处充满着禅意,剖析出生活哲理;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又超然于世俗生活的唯美意境。王琦作品是民国时期至今乃至以后,陶瓷艺术收藏者不可豁缺藏品;其作品的艺术性,随着时间和更多有识之仕的发掘,会越来越高;其作品价值,更会有着不可思议上升空间。
-END-
往期推荐
“凝禧”夜场之鸿禧美术馆、山中商会、玫茵堂诸家藏瓷慈寿凝禧——十面灵璧山居典藏雍正粉彩过枝福寿双全大盘暨盛清宋元珍瓷受天臻百禄瑞果寓三多琳琅入柜—“挹古芳”宫廷艺术专场中国古典家具概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