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观止栀子干姜汤伤寒论

栀子干姜汤《伤寒论》

伤寒,医以丸药[1]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伤寒论:80)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注释:

[1]丸药:是有较强泻下作用的成药。汉代所用攻下丸药有两种剂型,一为苦寒之剂,一为辛热之剂。

栀子干姜汤清上温中。方中药仅二味,栀子苦寒,清泄上焦胸膈之热,除心烦;干姜辛热,温暖中焦脾胃之阳,散寒气。二者相配,一寒一热,苦泄辛开,共奏清上温中之功。上二味药,水煮,去滓,分二次温服。

栀子干姜汤治热郁胸膈,兼中焦虚寒证。症见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

太阳伤寒,本宜汗解,医者用丸药峻下,是为误下。下之后见身热不止,微烦,是表邪内陷化热,热郁胸膈。微烦是虚烦不得眠、心中懊、反复颠倒的轻浅表现。误用苦寒泻下药后,必伤及脾胃阳气,而致中焦虚寒,当见便溏下利、腹满时痛等症。病属热郁胸膈而中焦虚寒,寒热分居,故治以栀子干姜汤清上温中,寒热并用。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1]者,不可与服之。(伤寒论:81)

注释:

[1]旧微溏:指病人旧有大便溏泻之病。栀子汤类方的禁忌证。临证凡用以栀子为主组成的方剂,若病人素体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经常大便溏泻,应慎用或忌用之。因栀子药性苦寒,可清泄三焦之热,主治热证,若阳虚溏泻者,用之必致阳气更衰,使溏泻加剧,故不可与服之。

栀子干姜汤,临证当见自觉心胸中烦闷躁扰,舌尖红,又见脘腹冷痛,饮食减少,或下利,尚可辨为上热中寒证。若上焦热甚者,加连翘、黄芩等;脾虚甚者,合理中汤;胃脘痞满者,加枳实、白术等;气滞甚者,加厚朴、木香等;恶心欲吐者,加半夏、竹茹等。临床用本方加味治疗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炎、慢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口腔溃疡等疾病。

中医讲究个性化治疗,具体病案具体分析,

转载仅供学习参考

阅读是一种修养,分享是一种美德

猜你还喜欢:

栀子厚朴汤栀子豉汤证、栀子甘草豉汤证、栀子生姜豉汤证五苓散五苓散及其临床应用《经方发挥》五苓散

五苓散加滑石治疗口渴案

五苓散治汗证案

五苓散加味治痛风案

猪苓汤

小青龙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栀子厚朴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中医十大类方》苓桂术甘汤你的牙痛老毛病为什么反复发作不除根慢性鼻炎,鼻窦炎经方医案每次祛斑效果不如意,原因在这里喜欢中医请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好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xbscs.com/zyys/2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