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一声辞旧年,欢声笑语迎新年。
今天是大年初一春节,首先小e在此祝大家猪年诸事兴旺,猪年行大运。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各民族过春节都会有它特别的方式,南北方之间也有春节习俗的差异。可是几乎全国人民都有的共同习俗就是“贴对联”。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春联较多用红纸书写,当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千家万户,到处是鲜红的春贴,确实能显出一派盎然春色。
贴春联
春联一般也会根据家庭的职业不同有着不一样的内容。
例如医馆则可为:
上联:白头翁持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此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去母天仙。
在商铺可为:
上联:占天时地利人和;
下联: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在自家门口又可为:
上联:百世岁月当代好;
下联: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除此之外,有些春联也是十分的幽默。可称为段子式的对联如下:
上联:人脑搞不定计算机;
下联:计算机比不上猪脑。
横批:Y2K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肥;
下联:春满乾坤猪满门。
横批:该减肥了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年夜饭
大年三十的晚上,各家各户都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全家欢聚一堂。年夜饭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含着中国的饮食文化、年文化和礼仪文化。
古人在除夕这一天有驱逐恶鬼的说法因此,吃年夜饭也是家人一起驱逐病疫,强身健体的一个意思。后面的演变中,我们知道了除夕围在一起吃年夜饭也有一起守岁的意思。并且,人们喜欢在桌上放置一个“火炉”,“围炉”一词因此而来。
子时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到高潮,各家依次给辈分长者拜年,继而同亲友互相祝贺。除夕当天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能说晦气之语,此外,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
这时,我们也就会发现南北方在度过春节的差异了。
除夕夜的那些事
南方:围炉
在南方有除夕夜围炉的习俗,一家人吃过年夜饭便围炉而坐,嗑着瓜子,看着电视,边吃边聊,述说着一年来的酸甜苦辣。到了初一,南方则多数做年糕和汤圆,年糕谐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汤圆也叫“团子”、“圆子”,取“全家团圆”之意。
北方:守岁
在北方,除夕夜全家人守岁要围坐在一起一边看春晚一边包饺子,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枣子、栗子和肉馅等,一齐包入新年的饺子内。北方讲究初一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饺子的形状颇似元宝,煮熟后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好兆头。
新春活动
北方:吃喝玩乐逛庙会
北方的庙会一般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举行,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现在基本上发展成为过年期间一个主要的吃喝玩乐的场所。
南方:张灯结彩舞龙灯
舞龙灯也是一种庙会的形式,相当于一个流动的庙会,集“舞狮、舞龙、划彩船、跑竹马、踩高跷、鱼灯、蚌壳精”等于一体,一到过年就挨家挨户的舞个遍,也算是比较有意思的春节习俗了。
小e陪大家一起过春节
再一次祝福大家
诸事顺利,珠联璧合
雨润珠圆,朱颜鹤发
朱唇皓齿,青春永驻
同一个节日却有着各种各样的过法,以上则是我对于春节所了解到的。所以小e也想知道各位童鞋们的春节是如何度过的呢?
快快在下方评论区评论吧!!!
往
期
推
荐
知否知否,应是回家过年
这样的农历小年,你几布吉岛?
年开年“我爱你石大”方言表白
扫描下方